Stroke:脑卒中治疗后,如果缺血继续进展,预后更差

2021-08-21 Freeman MedSci原创

亚急性缺血性病变的演变与不利的功能结局有关。即使在卒中发病24小时后,大脑的恶化仍在继续,这对功能结局有不利影响

在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中,通过静脉或血管内治疗对闭塞的动脉进行再通,旨在迅速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阻止病变扩大。以往采用CT或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表明,缺血性病变并不稳定,事实上,在治疗后继续发展。

由于各种病理生理过程的串联,如兴奋性毒性、氧化应激、血脑屏障的破坏、微血管损伤和炎症,在最初的缺血性损伤后可能还有持续的损害。然而,亚急性期的治疗后缺血性病变的演变与功能结果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阐明这种关系有助于确定探索以减少再灌注损伤为目标的神经保护性治疗。


藉此,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Praneeta Konduri等人探究: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后24小时至1周的亚急性期的缺血病变演变与90天后的功能结局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评估了成功再通对这种关系的影响。

他们纳入了MR CLEAN试验(荷兰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患者,他们在中风发生24小时和1周后接受了高质量的非对比CT图像。缺血性病变的划分包括梗塞、水肿和出血性转变。

病变演变被定义为1周和24小时非对比CT测量的体积之差。使用未经调整和调整的逻辑回归,来评估病变演变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对基线、临床和影像学参数进行了调整,这些参数在单变量分析中与有利的功能结局相关,定义为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2。进行交互分析以评估成功再通(定义为改良的动脉闭塞病变评分为3分)的影响。

在纳入的226名患者中,69名(31%)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功能结果。病变演变的中位数为22(四分位数范围,10-45)mL。

病变演化与良好的功能结局明显成反比:未经调整的OR为0.76(95%CI,0.66-0.86;每10毫升病变演化;P<0.01),调整后的OR为0.85(95%CI,0.72-0.97;每10毫升病变演化;P=0.03)。

在病变演变和良好功能结局的关系上,成功再通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OR=1.01[95%CI,0.77-1.36];P=0.94)。

这个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发现了 :亚急性缺血性病变的演变与不利的功能结局有关。即使在卒中发病24小时后,大脑的恶化仍在继续,这对功能结局有不利影响。这一发现可能需要在亚急性期进行额外的治疗。


原文出处:
Konduri P, van Voorst H, Bucker A, et al. Posttreatment Ischemic Lesion Evolu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Favorable Function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July 22, 2021. doi:10.1161/STROKEAHA.120.0323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10351, encodeId=e9b71010351be, content=学习到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0822/d15a561e055d4cdf98b4abace82dee37/464d5f63a8dd486ab01049225a87f788.jpg, createdBy=7fa65188499, createdName=14710827m24暂无昵称, createdTime=Sun Aug 22 17:49:08 CST 2021, time=2021-08-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26941, encodeId=aae8102694171, content=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健健, createdTime=Sun Aug 22 02:42:15 CST 2021, time=2021-08-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8-22 14710827m24暂无昵称

    学习到了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10351, encodeId=e9b71010351be, content=学习到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0822/d15a561e055d4cdf98b4abace82dee37/464d5f63a8dd486ab01049225a87f788.jpg, createdBy=7fa65188499, createdName=14710827m24暂无昵称, createdTime=Sun Aug 22 17:49:08 CST 2021, time=2021-08-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26941, encodeId=aae8102694171, content=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健健, createdTime=Sun Aug 22 02:42:15 CST 2021, time=2021-08-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8-22 健健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0

相关资讯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的再灌注损伤

从全球来看,接近1/3的卒中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large artery occlusion,LAO)急性缺血性卒中,其特征为临床症状更加严重、预后更差。5项大型随机试验发现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联合静脉溶栓(IV thrombolysis,IVT)优于单独IVT,因此 EVT 推荐用于 LAO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Stoke:女性 vs. 男性的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差异取决于年龄

与男性相比,女性患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风险总体较低。然而,只有40-80岁人群中观察到女性的风险较低。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女性卒中/TIA风险高于男性,而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卒中/T

Stroke:病灶Flair定量信号强度越高,静脉溶栓的获益越小

高达1/4的卒中患者,因为不知道发病时间而被排除在溶栓以外。随着多模 MRI 和 CTP 的应用,为扩大时间窗或未知时间窗患者的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提供了机会。

Eur Heart J: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加剧脑缺血

A-FABP是脑缺血损伤的关键介导因素,可促进MMP-9介导的BBB破坏。抑制A-FABP是改善IS预后的潜在策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长奈瑟菌血流感染报道1例

长奈瑟菌为奈瑟菌属,革兰阴性球菌,是上呼吸 道正常菌群之一?该菌为条件致病菌,造成感染的情 况少见且相关病例资料少,目前国内仅发现2例长奈 瑟菌感染且均为硝酸盐还原亚种[ 1 -2],因此研究者对 其

Neurology:静脉溶栓发生远隔部位脑出血的原因

尽管增加脑出血(ICH)的风险,但已证实在脑缺血症状发作后的最初4.5小时内IV给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益处。

拓展阅读

轻度中风是否需要溶栓治疗?《柳叶刀》最新研究揭示重要结论

论文指出,这是“首个”评估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发生颅内闭塞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的3期研究。

【综述】磷脂酰丝氨酸对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对磷脂酰丝氨酸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论著】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 rTMS联合RAGT治疗,探索该联合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后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临床效果。

【综述】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该文对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Cell子刊:庞涛/徐晓军/吴晋发现小胶质细胞CMPK2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炎症和脑损伤

该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CMPK2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炎症和脑损伤。

【综述】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代谢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笔者从糖、脂及氨基酸代谢三个方面,对免疫代谢微环境对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2024 ESO指南:脑小血管病—第2部分:腔隙性缺血性卒中

欧洲卒中组织(ESO,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2024-02-22

心房颤动的卒中预防(第1部分)

暂未更新 ·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