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药品审评速度再成“两会”热点

2014-03-09 佚名 生物谷

“我们一个仿制药同时向美国、欧洲进行申报,基本上几年也就批下来了,但在中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申报完成。”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略带抱怨地说。等不起的审批3月6日,一家上市药企董秘在介绍其新药上市情况时表示:“现场检查2月份已经完成了,估计等到今年8月份就能拿到生产批文。”半年,这是一个新药拿到“准生证”之前最后的一段煎熬。按照食药监总局《药品技术审评原则和程序》,技术审

“我们一个仿制药同时向美国、欧洲进行申报,基本上几年也就批下来了,但在中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申报完成。”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略带抱怨地说。

等不起的审批

3月6日,一家上市药企董秘在介绍其新药上市情况时表示:“现场检查2月份已经完成了,估计等到今年8月份就能拿到生产批文。”

半年,这是一个新药拿到“准生证”之前最后的一段煎熬。按照食药监总局《药品技术审评原则和程序》,技术审评完成后,药监部门须开展样品生产现场检查和样品检验工作。一般需要生产三个批次的样品供抽查。这两项检查完成之后,才能和技术审评报告一起完成“三合一”程序,向总局递交申请生产批文。

对企业来说,现场检查和样品生产并不复杂。上述董秘也称:“最快的话两三个月也能完成。”但这次留出6个月的预期,是充分考虑到了“两会”因素和“药监总局领导的工作安排”。

等待,是新药申报企业无奈的选择。在整个新药的报批过程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等待。一个新药从实验室出来到最终走向市场,需要经过3期临床试验,并经历上述“三合一”程序,才能拿到生产批文。虽然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每个环节都规定了具体的时限,如新药临床试验技术审评不得超过90个工作日,新药生产不得超过150个工作日,但这只是计算从开始处理申请材料到最后处理完的时限。什么时候开始处理,就需要等待了。

大量旧品种的申请材料积压,造成了审评缓慢。全国政协委员,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表示:“新药临床审批、新药临床申请、新药上市,每个环节资料的积压量都巨大,完成当前积压的审评任务最多的项目需要50个月。”

这种积压甚至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介绍:“积压的材料已经超过1.4万件。其中不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这些新药上市慢,给企业的回报迟滞,自然导致创新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最有体会。贝达作为国内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企业,研发能力可见一斑。然而让丁列明最头疼的不是开发不出新药,而是审批流程过长。“从实验室到动物实验再到人体试验,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审批流程要多出六七年。”

2012年,国家药监总局审评通过的国产新药临床试验只有61件,仅药品审评中心前主任张培培在内的一年时间里,中心就又堆积了6000多个新药、仿制药申请。企业纷纷将矛头指向审评中心,认为其“不作为”。

2013年7月,药监总局回应部分企业时曾表示:“一直在呼吁增加审评中心的人员编制,但尚未得到批准。”审评中心里也是常年调用卫计委、疾控中心、中医药管理局等兄弟部委的专业人员,但人手还是远远不够。

解决方案难落实

“审评进度慢”已经有诸多讨论。2013年初,外商制药协会执行总裁卓永清公开表示:“中国的药审中心只有120人的编制,远低于美国的2000人和欧盟的4000人,这使得大量生物制药无法快速审批。”

卓的意见代表了一派观点,业内早就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这一观点。全国政协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2013年我提了一个案,要扩大药审中心的人数。现在来看,不可能增加编制。”

另一派认为,增加药品审评收费或许能“激励”审评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任武贤表示:“我们在美国FDA认证新药,你必须交19万美元,还有23万美元的场地费。仿制药审评是5万美元。而中国一个药才2万块钱。”

除了“多给钱”和“加编制”两招之外,张伯礼还提出,用第三方独立评估的方法,让政府来购买服务的方法解决审评通道单一的问题。由于技术审评阶段,药监部门也必须邀请专家来评,最终由药监把关审核。“与其如此,这种模式索性交给第三方。全国专家那么多,新药审评的时候应该放开。”

这些方案仅仅停留在建议阶段,能够落实的寥寥无几。实际上食药监总局对人力资源不足、药品审批权下放、引入第三方等举措很清楚,但目前推进试点的收效却仍待观察。

2012年11月,药监局试点授权广东省药监局先行先试“药品审评审批机制改革”,授权广东省药监局对省内药企提出的新药技术转让进行审批,报总局备案即可。试点的实际效果是:广东省药监局一年共接到了8个药品技术转让申请,总审批时限缩短30-40个工作日。

有业内人士透露,“郑筱萸时代”留给药监总局的阴影到现在也未消散。2005年1-5月,也就是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在任的最后半年,中国共批准仿制药4237个,而2002年全年只有1400多个。涉案的企业一年竟拿到100多个批文。郑筱萸事发后直到2008年,药监局才清理完成前任积压下来的2.4万个申请“遗产”。

药监局的清理方式即打回不受理。与此同时,审评中心被赋予了“控制仿制药数量”的责任。主管部门希望通过延缓审批,逐渐扭转国内药品层次低、仿制药泛滥的现状,再通过新版GMP等技术手段,达到淘汰落后、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目的。

然而,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新药的申请逐渐成为申报材料中的主流,审评中心需要从过去的工作惯性中作出更大转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202, encodeId=68e81e20225, content=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6a81612921, createdName=xiaoai5777, createdTime=Sat Feb 28 08:51:00 CST 2015, time=2015-02-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70421, encodeId=29ad15e0421d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8a18e396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药品审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7396, encryptionId=98a18e3969d, topicName=药品审评)],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33b15654332, createdName=qingrejiedu, createdTime=Tue Mar 11 09:49:00 CST 2014, time=2014-03-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2-28 xiaoai5777

    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202, encodeId=68e81e20225, content=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6a81612921, createdName=xiaoai5777, createdTime=Sat Feb 28 08:51:00 CST 2015, time=2015-02-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70421, encodeId=29ad15e0421d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8a18e396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药品审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7396, encryptionId=98a18e3969d, topicName=药品审评)],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b33b15654332, createdName=qingrejiedu, createdTime=Tue Mar 11 09:49:00 CST 2014, time=2014-03-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两会:中医药立法提案为何一交十年

    到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已经当了两届、十年全国政协委员。十年间,于文明每年都要交同一个提案,那就是关于中医药立法。“有的委员提多了、提烦了,不见改善就不想提了,我要一直提下去。”   在政协委员小组讨论间歇,于文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于文明说,对于中医药立法,虽然年年提,但角度不尽相同,“去年我着重阐述立法的紧迫性、国际形势

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让医生签协议不收红包很可笑

每年两会,教育和医疗问题都备受关注。在很多人眼里,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和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都属于个性派。王树国曾被称作敢于放炮的大学校长;黄洁夫则被很多人评价为“敢说真话”。接受采访时,二人都说到了“体制”这个词,黄洁夫直陈现行个别政策的不合理;王树国也剖析了高校腐败现状的原因。 如果一个医生要不断去宣誓不收红包,这个誓言是无效的,作为医生,我不会签,这

2014年两会代表生物医药提案汇总

2014年3月3日,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行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带着精心准备的提案或建议,参加这场盛宴。这些提案或建议凝聚了委员和代表们的智慧和心血,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它们均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最终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也会对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产生影响。 在这些提案或建议里,与生物医药相关的有哪些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汇总

郑兰荪院士: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 SCI值得推荐

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访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郑兰荪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指出,人民政协常委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力度。 创新如何才能真正驱动发展?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中认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小组讨论的召集人之一,厦门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郑兰荪向《中国科

李斌进一步部署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

2月10日,李斌主任在2014年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传达了2月8日国务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相关防控工作。 李斌主任要求,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和国务院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科学有度、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春季传染病科学防控工作。一要继续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优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