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获世界卒中领域最高成就奖

2022-10-27 网络 网络 发表于威斯康星

10月27日,在第14届世界卒中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获得世界卒中组织(WSO)颁发的世界卒中组织最高成就奖——“主席奖”,成为

10月27日,在第14届世界卒中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获得世界卒中组织(WSO)颁发的世界卒中组织最高成就奖——“主席奖”,成为亚洲国家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人。近年来中国脑血管病领域研究重磅成果频出,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脑血管病研究的重要力量。此次大会也首次设立了“中国论坛”,更多“中国学者”“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亮相。

世界卒中组织“主席奖”旨在表彰在卒中诊疗及科研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引领者,每年在全球卒中研究学者中仅评选出一位获奖者。“作为一名神经病学医生,王拥军教授40年来一直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创立了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CHANCE’方案,开创了缺血性脑血管病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时代;他率先启动了‘CHANCE-2’试验——一项以快速药物基因检测为指导的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研究,为卒中精准临床诊疗与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启动了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利用多组学和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了炎症机制在卒中复发中的作用,并发起了‘CHANCE-3’试验——关于秋水仙碱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世界卒中组织主席马克·费舍尔在颁奖词中说,王拥军和他的团队在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方面做出了众多杰出贡献。

“我想讲一个叫作‘CHANCE’(机会)的故事。过去10多年,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从事一项工作,就是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风险,让患者拥有更多更好的生活下去的‘机会’。”在北京天坛医院的分会场,王拥军和全球同道一起分享自己的研究历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梗”,分为致残性和非致残性两类。对于非致残性的“脑梗”,降低复发是各国科研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科学家们获得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这部分患者发生致残性“脑梗”和复发的风险。科学家们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希望找到一种与阿司匹林作用机制不相关的抗血小板药,通过两种药物联用,进一步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但在随后的三次大规模国际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两种药物联用,明显增加了患者脑出血的风险。

“理论是可行的,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找到两种药物使用的时间、适用的患者和使用的周期相结合的‘甜蜜点’。”王拥军说。基于此,一项名为“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的研究正式启动。

这个复杂的课题名称的英文缩写,恰恰是英文的“机会”——“CHANCE”。

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7月,研究团队从114个国内临床试验点共筛选了5170例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模式,最终发现了这个关键的“甜蜜点”——“轻型卒中”“发病24小时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21天”。经过多个国际大型实验验证,这个方案适用于各类人群。“CHANCE”研究的结果于2013年发布,震动全世界,现在,这个来自中国的方案已经成为全球卒中治疗的“金标准”。

王拥军和团队没有止步,针对氯吡格雷对于某些人群效果不显著的问题,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特别是一个叫“CYP2C19”的基因。中国人群中有58.8%的人存在这个基因功能缺失,远高于欧美国家,这对于中国卒中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研究团队再次“出手”,找到与氯吡格雷疗效相近但不经过“CYP2C19”代谢的药物替格瑞洛,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CHANCE-2”研究。在进行这项研究时,为了解决快速基因筛查的问题,研究团队还“捎带手”发明了一种快速基因检测方法,能够把基因检测时间从传统的抽血需要的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缩短到85分钟。

“CHANCE”研究之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是11%,“CHANCE”方案把这个数字降到8.2%,“CHANCE-2”后进一步降到6%。“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只要复发就是百分之百。”王拥军说,让复发风险低些、再低些,是团队始终追求的目标,现在,“CHANCE-3”研究已经启动,已经有300家医院参与。

“这就是‘CHANCE’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全球的研究者,以及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在发言的最后,王拥军特地留出专门时间表达真挚的感谢。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今年以来,国内研究者已经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5篇重量级文章,这也创造了这一领域年度顶级期刊文章发表的新纪录——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科学家正在为全世界的卒中患者追求更多“好好活下去”的“机会”。

在这次世界卒中大会上,首次专门为中国学者开设了论坛——由中国卒中学会和世界卒中组织共同组织的“CSA&WSO联合论坛”,届时,将有来自中国的学者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CHANCE’研究为中国开展脑血管病研究打开了一扇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脑血管病研究的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研究者加入到脑血管病研究的队伍中来,与其他国家的同行加强交流,共同为推进人类大脑健康努力。”马克·费舍尔说。

关于王拥军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发现了脑血管病复发的关键分子机制,开创了短程双通道双效应脑血管病联合治疗方法(简称CHANCE),改写了全球脑血管病指南,使患者复发风险下降32%;发现了影响CHANCE新方法的药物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方案,使复发风险再下降20%;他揭示了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机制,研发了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治疗药物,并实现产业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JAMA、BMJ、Circul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设计和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大型临床研究在顶级医学杂志NEJM 占同期发表脑血管病研究论著总数的30%。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96587, encodeId=f6c4209658e3e, content=卒中需要加大防控力量,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a5281475204, createdName=delianjihui, createdTime=Fri Oct 28 01:09:57 CST 2022, time=2022-10-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96586, encodeId=d0512096586fb, content=祝贺王院长,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a5281475204, createdName=delianjihui, createdTime=Fri Oct 28 01:09:22 CST 2022, time=2022-10-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2-10-28 delianjihui

    卒中需要加大防控力量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96587, encodeId=f6c4209658e3e, content=卒中需要加大防控力量,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a5281475204, createdName=delianjihui, createdTime=Fri Oct 28 01:09:57 CST 2022, time=2022-10-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96586, encodeId=d0512096586fb, content=祝贺王院长,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a5281475204, createdName=delianjihui, createdTime=Fri Oct 28 01:09:22 CST 2022, time=2022-10-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2-10-28 delianjihui

    祝贺王院长

    0

相关资讯

王拥军:2019年脑血管病领域重要的十大临床研究进展

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详细介绍了2019年脑血管病领域重要的十大临床研究进展,本文简要节选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卒中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中国仍是重灾区 以上3个研究同时指出,中国仍然是全球脑血管病的重灾区。尽管从1990年到2016年,年龄调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年龄调整的发病率下降缓慢,提示卒中负担仍然很高。未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应该分别统计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

基于中医“痰瘀理论”,龙华医院王拥军、梁倩倩研究团队首先提出淋巴系统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首先提出淋巴系统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潜在靶点,揭示硬脑膜淋巴系统在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红细胞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王拥军等多名医学大咖有望入选中科院院士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获悉,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81位,名单已于8月1日在该院网站公布。根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的梳理,今年中科院公布的181名初步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29人、化学部28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地学部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6人、技术科学部39人。各学部候选人所占比例,与上一次增选即2017年的基本持平,当时的初步候

王拥军教授:从临床医生到临床科学家的关键几步

有人把医生依照能力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合格的临床医生、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和卓越的临床科学家,可见临床科学家应该是很多医生努力的终极目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及其团队连续六年是国际卒中领域顶级杂志《stroke》收录论文最多的单中心,他们的临床研究质量和数量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近日,他领衔打造了临床科学家训练营,旨在培训临床医生获得更高的临床科研能力。对于

CSA&TISC 2022:王拥军教授谈「临床医学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卒中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 2022)于8月5—7日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隆重召开。在8月5日的「CSA卒中综合培训Ⅰ」论坛上,正式启动了

eClinicalMedicine: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提出缺血性卒中精准表型

该研究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在全国性卒中队列中发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首次探索性地利用生物标志物构建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精准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