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南医大生殖医学研究发现雄性生育能力的关键

2022-12-15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雄性生殖细胞特化的核糖体,该核糖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蛋白共翻译折叠功能。

12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家豪教授、郭雪江教授团队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研究员、江涛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雄性生殖细胞特化核糖体调控雄性生育能力》(A male germ cell-specific ribosome controls male fertility)的学术论文。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高度精密的分子机器。其主要作用是将信使RNA (mRNA)翻译成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即将遗传密码转换为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以往,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核糖体就是均质的“翻译机器”,它对mRNA进行无差异的识别和翻译,合成机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真核生物中,核糖体具有异质性。目前,人们对核糖体异质性的精确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核糖体异质性结构基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空缺,这需要对核糖体进行系统的结构—功能联合分析。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翻译是否由特定的核糖体完成。

2022年12月14日,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郭雪江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共同通讯在Nature 发表题为“A male germ-cell-specific ribosome controls male fertility”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种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核糖体,能够控制雄性生育能力。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专门的新生多肽出口通道的核糖体——RibosomeST,它与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RPL39L组装在一起,RPL39L是核心核糖体(RibosomeCore)蛋白RPL39的副产物。

图2 研究成果(图源:Nature)

核糖体ST敲除导致男性不育

小鼠核糖体缺失导致精子形成缺陷,导致生育能力大大降低。研究人员对小鼠肾脏和睾丸核糖体的单颗粒冷冻电镜结构进行了比较,表明与RibosomeCore相比,RibosomeST具有不同大小和电荷态的核糖体多肽出口通道。核糖体主要共转录调节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子集的折叠,这对精子的形成至关重要。此外,该研究发现RibosomeST的特殊功能不能被RibosomeCore替代。综上所述,这种精子特异性核糖体的鉴定将极大地扩展人们对核糖体功能和哺乳动物蛋白质表达模式的组织特异性调控的理解。

核糖体为直接20~30nm的近球体,在细胞的高分辨成像中,可以看到核糖体的广泛分别(图3)。在快速增殖的细胞中,核糖体占有的物质、能量比例更高,组织细胞发生发展、决定细胞命运。特殊的核糖体能够产生特殊的蛋白组,从而决定细胞的功能和命运,是近年来的重要命题,对理解细胞功能的主要载体-蛋白质的产生,是追根溯源的问题:核糖体如何决定蛋白组。

图3 (A)冷冻电子显微镜呈现的不同细胞原位状态下的核糖体。(B)聚焦离子束显微镜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细胞成分(图源:[2])

在雄性生殖细胞中,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39,在精子发生的减数分裂后会发生转移并使用L39L的形式在核糖体上。该研究发现L39是核糖体大亚基新生肽链通道上的重要成分,L39L替换L39后,这个通道可以变宽很多,有利于精子成熟中大量正电蛋白的产生。那么核糖体L39如何决定精子生殖蛋白组?

研究人员通过L39L型核糖体(RibosomeST)和普通L39型核糖体(Ribosome)的超分辨cryo-EM结构解析,发现核糖体大亚基新生肽链通道上的重要成分,L39L替换L39后,这个通道可以变宽很多,有利于精子成熟中大量正电蛋白的产生。

图4 精子发生中的特殊核糖体-ribosomeST, 由L39L(右图,红色蛋白)替换普通的L39(右图,紫色蛋白),导致核糖体新生肽链通道变宽,有助于精子发生中大量带正电新生肽链的产生

这是南京医科大学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研究,这标志着我校生殖医学科研团队在雄性生殖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原始出处:

Li, H., Huo, Y., He, X. et al. A male germ-cell-specific ribosome controls male fertility.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508-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巨噬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靶向治疗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下一个前沿,阐明其相互作用模式将有助于对免疫抑制性TME形成更全面的认识,避免免疫反弹,减少肿瘤免疫逃避,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学会这个「肿瘤研究」方法,你将离国自然更近一步!

今天为大家解析一篇发表在Cell Death and Disea.(9.69分)的文章,探究诱导肿瘤衰老的新策略。

这波「真实世界研究」热一定要赶上!学会这两个方法=研究成功了一半(纯干货)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掀起一波“热潮”,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将目光投向了「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各国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持。

改变供体肾脏血型!英国研究取得进展

先前研究显示,人体肠道内产生的一种酶可去除红细胞上的相关抗原,将原有血液“转化”为O型血。

新研究:细菌膜纳米肿瘤疫苗研究获进展

利用杂合膜纳米技术,将细菌内膜与肿瘤细胞膜融合覆盖在纳米载体表面,构建了针对自身肿瘤抗原的杂合膜纳米肿瘤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