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蓝柯等发现卡波氏肉瘤病毒致瘤的新机制

2014-02-21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蓝柯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atency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 of 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 Promotes Angiogenesis through Targeting Notch Signaling Effector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蓝柯研究组的研究论文Latency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 of 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 Promotes Angiogenesis through Targeting Notch Signaling Effector Hey1(《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潜伏态核抗原靶向Notch信号通路效应分子Hey1促进血管生成》)。【原文下载

卡波氏肉瘤(KSHV)是一种致瘤性疱疹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并促进宿主细胞的恶性转化。病毒蛋白能够直接调控宿主细胞的某些信号通路,与其中的关键分子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形成过程。研究组在前期工作中发现KSHV LANA蛋白通过稳定宿主细胞Notch分子,促进KSHV相关肿瘤细胞的增殖 (Lan, et al. PNAS 2007),但是其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仍未完全阐明。根据文献报道,Notch下游关键效应分子Hey1在哺乳动物血管生成和发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KS(卡波氏肉瘤)典型的病理学表现之一即为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和红细胞渗透。血管增生和炎症是促使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并最终导致KS发生的关键步骤,因此Hey1在KSHV致瘤机制中的功能值得进一步阐明。

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并深度测序分析新疆经典型KS患者的病灶和近旁标本,证实Hey1、HeyL和Dll4等Notch通路成员在肿瘤标本中显著上调。在功能实验中,Hey1表现出显著的促血管增生和促细胞迁移的作用,同时发现病毒蛋白LANA通过抑制Hey1的泛素化降解而使其稳定存在,由此增加细胞内Hey1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LANA通过“劫持”Hey1的促血管生成和促细胞迁移作用,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此项研究为发展以Notch信号通路为靶标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线索。

该项研究在蓝柯的指导下,与新疆医科大学教授温浩合作,由博士后王星和研究组其他成员共用完成。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和赛诺菲-安万特人才奖励基金等经费的支持。

原始出处

Wang X1, He Z, Xia T, Li X, Liang D, Lin X, Wen H, Lan K.Latency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 of 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 Promotes Angiogenesis through Targeting Notch Signaling Effector Hey1.Cancer Res. 2014 Feb 12.【原文下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科学家揭示富含纤维食物预防糖尿病、肥胖症的机制

科学家已经知道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保护机体免受肥胖和糖尿病的困扰,但是其生物学机制是未知的。近日法国-瑞典科学家团队成功的揭示了该机制,该过程包括肠道菌群和两顿饭之间肠道产生葡萄糖的能力。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Cell杂志上。 多数水果和蔬菜富含可发酵纤维。该纤维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但是却可以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如丙酸盐或丁酸盐。而这些短链脂肪酸可以被人吸收利用。 之前有研究称,食用富

J Virol: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获突破

1月13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蓝柯课题组在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上。 在乙肝慢性感染过程中,针对病毒特异的效应细胞通常处于耐受或耗竭状态,主动免疫能够暂时性激活效应T细胞,但特异性免疫和免疫记忆反应很快恢复到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的免疫耐受状态。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外源性抗原T细胞应答的免疫治疗概念,设计构建了一种重组乙肝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研究策略

对miRNA这一“富矿”的开发吸引了许多目光,也引起了不少生命科学工作者对ncRNA的兴趣。“小”RNA的研究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大”RNA的世界里,又有什么宝藏呢?众所周知,lncRNA淘金热,也来了。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指的是长度超过200nt的RNA分子。它们不编码蛋白,位于细胞核或胞质内。lncRNA最开始在一项

Oncogene:刘思金等环境肿瘤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课题组在环境肿瘤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Nature出版集团的Oncogene上(Oncogen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9 December 2013;doi:10.1038/onc.2013.505)。 该研究组前期的研究工作证实,多氯联苯(PCBs)的长期低剂量暴露蓄积可激活

Int J Obesity:发现非裔女性比白人女性代谢慢 减肥更困难

根据一项研究显示,非裔女性代谢率比白人女性低,必须吃得更少、动得更多,才能减肥有成。 报道称,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就39名非裔女性与66名白人女性,体重变化所做的研究,刊登在《国际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在这项为期6个月的研究中,105名体重过重的女性被严格限制摄取卡路里,持续不懈地运动,结

吴志英:只为当个更好的医生

吴志英,上海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她致力于神经遗传病和运动神经障碍病的研究和治疗。2012年底当选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个子不高,纤细秀气,平和文静。论五官外表,吴志英大概并不算是“美女”;但不脂不粉的她, 讲述起自己的研究课题、人生故事时,脸颊微微泛红,无框近视镜后的眼睛直视着你——坦然的眼神与纯净的笑容,自有一种拨动人心的力量,能让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