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丈二:S-1+DTX治疗腹膜播散胃癌

2014-07-03 勤文 报道 医学论坛网

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北山丈二(Joji Kitayama)教授 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来自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北山丈二教授就分享了他们胃癌腹膜播散治疗的研究成果。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正式发表的ACTS-GC研究结果显示,Ⅱ-Ⅲ期的胃癌患者经D2根治术后S-1辅助治


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北山丈二(Joji Kitayama)教授

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来自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北山丈二教授就分享了他们胃癌腹膜播散治疗的研究成果。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正式发表的ACTS-GC研究结果显示,Ⅱ-Ⅲ期的胃癌患者经D2根治术后S-1辅助治疗1年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2008年《柳叶刀肿瘤》上发表的SPIRITS研究结果显示,S-1联合顺铂治疗无法切除或复发性胃癌患者的疗效显著,中位总生存达到13个月(S-1单药组为11个月)。而出现腹膜播散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很差。

2009年Imazawa等人的研究显示,腹膜转移胃癌患者接受5-FU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可达9个月。2010年Glehen等的研究探索了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和(或)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疗效,16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达到了10个月。

来自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北山丈二(Joji Kitayama)教授做了一些腹膜转移治疗方面的动物模型探索,应用腺病毒将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基因Flt-1转染至小鼠腹膜间皮细胞,研究结果显示:转染了Flt1-1的小鼠体腔腹腔转移瘤(MKN45细胞模拟)显著减少,在腹腔内反复灌注少量抗肿瘤药物或对胃癌腹膜转移有效。

静脉注射(IV)多西紫杉醇(DTX)后药物主要分布于肿瘤内部组织,且药物浓度较低;腹腔灌注(IP)DTX,药物分布于肿瘤周边,灌注后药物浓度可以维持72小时以上。通过二者结合,让药物作用肿瘤内外,双向治疗。DTX+S-1是目前日本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线方案。

在北山丈二教授团队的Ⅰ期研究中,他们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了腹腔灌注DTX,药物推荐剂量是20mg/m2。因此,他们治疗晚期胃癌的流程是腹腔镜腹腔探查→双向治疗→二次腹腔探查→(转移灶退缩或消失)手术治疗→双向治疗。经双向治疗,患者的膈顶、道格拉斯窝、脂肪等器官和组织的腹膜转移灶消失,伴卵巢转移的患者癌灶缩小,伴肠梗阻的患者症状减轻。

术前腹腔DTX灌注前、后对比图1

2009年日本的Ishigami等在《肿瘤学年鉴》上发表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腹膜内置入输注泵进行DTX腹膜内灌注化疗,同时联合DTX+S-1常规化疗治疗腹膜转移胃癌患者,患者1年生存率达到78%,中位生存时间达到了一年半以上(580天)。如果腹膜转移治疗的效果好,可以对原发病灶进行切除,患者将获得更好的预后。在北山丈二教授的Ⅱ期研究中,纳入了100例患者,其中P3期72例,恶性腹水64例。经治疗,患者的1年生存率达到80%,中位生存期为23.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死亡。62例经腹腔灌注化疗后有效行手术,中位化疗周期是3个,76%的患者达到R0切除,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4.5个月(未手术23个月);恶性腹水患者经治疗腹水消退,50%以上得以手术,中位生存时间为26.4个月(恶性腹水19个月)。

对于恶性腹水的晚期胃癌患者,仅单纯抽出腹水往往并未提高其生存,北山丈二教授采用CART(cell-free and coucetrated ascites Reinfusion therapy)系统,将腹水抽出过滤再回输给患者。研究显示,患者经过CATR治疗,腹水减少、体重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尿量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死亡且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CART系统演示图

目前北山丈二教授团队的S-1+DTX对比S-1+CDDP的Ⅲ期研究正在进行中,去年11月份完成了患者的入组,随访和相关分析目前正在进行中,得出的研究结果势必对未来胃癌腹膜播散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77838, encodeId=7a2314e78380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44315e85c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785, encryptionId=944315e85c0, topicName=S-1)],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a6477383481, createdName=ms3117646317107274, createdTime=Sat Jul 05 06:02:00 CST 2014, time=2014-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23737, encodeId=5d5d1623e37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6ba85645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腹膜#</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645, encryptionId=16ba8564526, topicName=腹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93e220615097, createdName=xuyong530, createdTime=Sat Jul 05 06:02:00 CST 2014, time=2014-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77838, encodeId=7a2314e78380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44315e85c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785, encryptionId=944315e85c0, topicName=S-1)],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a6477383481, createdName=ms3117646317107274, createdTime=Sat Jul 05 06:02:00 CST 2014, time=2014-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23737, encodeId=5d5d1623e37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6ba85645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腹膜#</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645, encryptionId=16ba8564526, topicName=腹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93e220615097, createdName=xuyong530, createdTime=Sat Jul 05 06:02:00 CST 2014, time=2014-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7-05 xuyong530

相关资讯

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在京开幕

为及时总结胃癌">胃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胃癌诊治水平的整体提升,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于今日(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英国、日本、巴西、韩国等地的1000多名专业工作者共同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胃癌防治领域这一年度学术盛会。 开幕式现场 孙燕院士作开

Ann Oncol:PAQR3下调与胃癌进展、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浙江省肿瘤医院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尔基体上的特异蛋白PAQR3可能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者选择了300例胃癌患者及其癌旁组织(PCHNT),同时提取mRNA和蛋白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PAQR3往往呈现下调的趋势,无论在在mRNA和蛋白水平皆如此(均P < 0.0001)。PAQR3表达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P < 0.0001)、肿瘤大小(

腹腔细胞学阳性胃癌患者应该进行手术前诱导化疗

发生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然而,腹腔细胞学阳性为远处转移的唯一证据患者的生存率一直都优于发生明显腹膜扩散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术前化疗后实施手术或可实现R0切除。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清除后R0切除的临床意义。采用一个前瞻性研究数据库进行该回顾性研究,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鉴别出53例胃癌患者,这些患者经分期腹腔镜检查评估腹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但无其他远端转移

沈琳:关注腹膜播胃癌患者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 沈琳教授 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做了“关注腹膜播散胃癌”的报告。在国外,腹腔广泛播散转移的原发癌往往是卵巢癌,而我国以胃癌居多。胃癌是中国的高发癌,中国胃癌患者又以晚期患者居多。腹膜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40%-50%的进展期

Bruno:胃癌的微创外科治疗

第九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 第11届世界胃癌大会(IGCC2015)的大会主席、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Bruno Zilberstein 教授介绍了巴西的胃癌微创外科治疗。在西方国家,初诊胃癌患者多为进展期胃癌,而在东方国家,50%左右的初诊患者为早期胃癌。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行之有效的手段,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目的是在于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或姑息治疗。自Goh等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辅助胃切除

Gastric Cancer:S-1联合多西他赛用于III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II期可行性研究

背景:S-1辅助化疗是日本II/ III期胃癌">胃癌患者标准治疗。已有研究表明S-1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反应率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达到56%和14.3个月。之前的II期研究(OGSG0604)——S-1联合多西他赛治疗4个周期——也表现出良好的可行性(78.8%)。本项Ⅱ期研究的目的是在评估S-1联合多西他赛用于III期胃癌D2切除术后辅助化疗6个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