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绘制出有史以来最为详细的人类抗体产生图谱

2016-08-08 佚名 生物谷

当病毒和细菌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发起反击。B细胞涌入受影响的区域,释放寻求摧毁这些入侵者的抗体分子。这种抗体库的特色是存在许多种特定类型的抗体:一些抗体包裹入侵的病原体,或者阻断它们侵入健康的细胞,而其他的抗体产生能够加快愈合过程的炎症。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绘制出人体如何产生每种抗体类型的图谱,从中揭示出多种多样的产生抗体的B细胞起源自相同的祖先。相关研究

当病毒和细菌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发起反击。B细胞涌入受影响的区域,释放寻求摧毁这些入侵者的抗体分子。这种抗体库的特色是存在许多种特定类型的抗体:一些抗体包裹入侵的病原体,或者阻断它们侵入健康的细胞,而其他的抗体产生能够加快愈合过程的炎症。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绘制出人体如何产生每种抗体类型的图谱,从中揭示出多种多样的产生抗体的B细胞起源自相同的祖先。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8月2日发表在eLif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ineage tracing of human B cells reveals the in vivo landscape of human antibody class switching”。

论文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研究生Felix Horns问道,“我们如何制造所有保护我们的抗体?我们所做的是就是对它们进行测定。”

论文通信作者、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教授Stephen Quake认为对人体的自然防御系统进行全面概述将能够让人们开发出新的疗法来治疗一系列免疫疾病。

Quake说,“这种图谱将有助我们理解在免疫疾病中是什么发生差错。因此,我们可能能够破解过敏症等问题。”

构建B细胞家族树

为了绘制它们的图谱,研究人员提取出来自22名年轻的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样品中的B细胞。利用一台能够读出组成细胞遗传密码的单个核苷酸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器,他们构建出血液样品中所有B细胞的抗体产生基因文库。

他们通过计算B细胞中抗体产生基因产生的突变数量追踪了这些细胞的谱系,发现较晚世代的B细胞具有更多的基因突变。他们也寻找B细胞转换它们产生的抗体类型的证据。这种抗体类型转换过程允许免疫系统定制它对到来的威胁作出的反应。

Horns说,“每个B细胞开始作为单个细胞制造某种类型的抗体。如果它保护你,那么它增殖和产生后代细胞。”

利用多种分析技术,研究人员能够鉴定出多种类型的抗体。在研究人员分析的B细胞中,大约四分之三的B细胞产生IgM抗体类型。Horns说,IgM是“产生的所有抗体的缺省类型。当因遭受免疫挑战而被激活时,它们经历类型转换。”

一大部分产生IgM的B细胞转换为产生IgG抗体类型的B细胞,其中IgG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病毒对抗者。这些B细胞能够产生4种IgG亚型,每种亚型具有特定的抗病毒性质。

较小部分产生IgM的B细胞接着产生IgA抗体,这种抗体抵抗入侵的细菌,也有助消化道中“有益的”细菌保持健康的平衡。

最小数量产生IgM的B细胞切换产生IgE抗体类型,这种抗体触发体内炎症产生,而且如果它变得太活跃时,能够产生过敏反应。

B细胞转换它们产生的抗体类型抵抗疾病

Horns对抗体类型转换过程的认知可能导致人们针对免疫疾病开发出众多新的治疗方法。在高免疫球蛋白M综合症等罕见疾病中,病人的B细胞不能够切换产生的抗体类型,因而这些人容易遭受一系列感染。再比如,过敏症病人产生过敏原特异性的IgE抗体,从而导致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

一些医生已尝试过“蠕虫疗法(helminthic therapy)”等方法,其中蠕虫疗法涉及让寄生性蠕虫感染病人,从而调整人体的抗体产生。Horns预想一个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法:设计模拟控制抗体类型转换过程的信号分子的药物。

他说,“你能够将这种蠕虫比喻为一种非常钝的工具,但是你也能够将一种设计的药物比喻为一把手术刀。”

作为下一步,Horns计划对患上免疫疾病的病人的抗体产生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这些病人的抗体产生与健康人的抗体产生存在哪些差异将是开发恢复体内最佳抗体平衡的药物疗法的关键一步。

Horns说,“想象一下我们发现有人不能够制造某种类型的抗体,或者低速率地制造它。我们能够诱导这些人的B细胞转换产生特定的抗体类型从而修复这种抗体缺乏症。”

原始出处

Felix Horns, Christopher Vollmers, Derek Croote, Sally F Mackey, Gary E Swan, Cornelia L Dekker, Mark M Davis, Stephen R Quake.Lineage tracing of human B cells reveals the in vivo landscape of human antibody class switching.eLife.201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68465, encodeId=add620684655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937108821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Lif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82, encryptionId=59371088215, topicName=Lif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fc8528, createdName=clmlylxy, createdTime=Thu May 25 16:46:00 CST 2017, time=2017-05-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72965, encodeId=afb019e29658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2d566e3a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Lif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73, encryptionId=72d566e3a6, topicName=eLif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thirdqq.qlogo.cn/qqapp/1103841572/C2EFD5CFB07FE291138AD4FD0C98E3DE/100, createdBy=e3d52500031, createdName=膀胱癌, createdTime=Fri Oct 21 02:46:00 CST 2016, time=2016-10-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5-25 clmlylxy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68465, encodeId=add620684655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937108821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Lif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82, encryptionId=59371088215, topicName=Lif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fc8528, createdName=clmlylxy, createdTime=Thu May 25 16:46:00 CST 2017, time=2017-05-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72965, encodeId=afb019e29658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2d566e3a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Lif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73, encryptionId=72d566e3a6, topicName=eLif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thirdqq.qlogo.cn/qqapp/1103841572/C2EFD5CFB07FE291138AD4FD0C98E3DE/100, createdBy=e3d52500031, createdName=膀胱癌, createdTime=Fri Oct 21 02:46:00 CST 2016, time=2016-10-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10-21 膀胱癌

相关资讯

Nature:揭示抗体进入神经系统控制病毒感染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解决了免疫系统的一个谜团---抗体如何进入神经系统控制病毒感染。他们的发现可能对预防和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与寨卡病毒相关联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产生影响。

STM:HIV的“大智慧”——借助免疫耐受阻碍广泛中和抗体形成

免疫系统会妨碍HIV疫苗发挥作用,使其无法诱导产生对抗HIV感染的抗体,最近来自美国杜克人类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或可帮助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新方式。 人们对广泛中和抗体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小鼠和猴为研究模型,找到了阻碍广泛中和抗体产生的障碍所在。他们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抗体替代途径,同样具备保护性抗体的中和能力,这为避开免疫系统应答,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潜在方法。 文章作者

Nature:CD4细胞帮助病毒中和抗体进入神经组织

血液中循环流动的抗体能够进入大部分组织对病原体进行清除。而“免疫豁免“的组织与器官,比如大脑与外周神经系统,则会通过血-脑屏障以及血-神经屏障阻止抗体的进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抗体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进入这些组织器官内部发挥免疫效应。为了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Akiko Iwasaki课题组利用生殖期孢疹病毒(HSV)感染模型进行了试验,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杂

Science: 直击潜伏HIV的新型抗体

“HIV阳性”,是一个谁也不愿意听到、等同于死亡判决的结果。不过,真的是如此吗?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抗病毒疗法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当将多种可抑制艾滋病毒复制的药物组合起来的“鸡尾酒”疗法问世后,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已经开始逐渐变化。如果病情能够得到长期有效控制,艾滋病或许可成为一种慢性疾病,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感染后仍能存活至少几十年。这在如今已不是神话。广谱中和性的HIV抗体药物是近年来的另一

Science:华人科学家发现HIV新位点 推动疫苗进展

原题:美国科学家取得艾滋病毒研究重要进展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当地时间12日宣布,该院科学家针对艾滋病毒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艾滋病毒上发现了一个新的位点,该发现为艾滋疫苗的探索和研究打开了一条新的路径。 这一研究成果已于12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下属疫苗研究中心的3位华人科学家,分别是孔瑞、许凯和周同庆,他们的研究方向包括抗体和疫苗

抗体埋下“祸根”:缺乏验证导致实验无法重复

James Anderson主要研究上皮细胞如何被束缚在一起。在其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国立心脏、肺部和血液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这位细胞生物学家使用抗体标记了他和同事正在寻找的蛋白质,但前提是他们确定使用合适的抗体进行标记。如果没有这些基线信息,整个实验将无法复制。科学家在用抗体进行实验。图片来源:Cell Signaling“不仅是你从供应商那里购买的蛋白质能变化,实验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