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分型、症状、检查及诊断和治疗

2023-07-02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迫,继而引发相应临床表现,都可称为椎管狭窄症。其中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最常见。

脊柱是支撑颈部和躯干的中轴骨,主要作用是容纳并保护脊髓和神经根,其中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神经根从脊髓发出,经椎间孔穿出脊柱,形成神经丛和周围神经。

椎管位于脊柱内,由椎骨的椎孔、椎间盘和韧带环形围成,包含及保护脊髓、马尾神经及相关供应营养的动静脉。

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迫,继而引发相应临床表现,都可称为椎管狭窄症。其中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症最常见。

图片

今日重点讲解腰椎椎管狭窄症

一、流行病学

有报道显示,腰椎管狭窄患病平均年龄为66岁,且年龄的增长是患病人数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7%~8%,而且腰椎管狭窄(LSS)的发生率是颈椎管狭窄的 4 倍,每10万人中有约 5 例 LSS 的患者。因下腰痛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多达14% 存在椎管狭窄。

图片

二、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椎管矢状径变小,脊髓、脊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引发一系列神经症状。

2.退行性变化

这种病因比较多见,退变发生的时间、程度,因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生活习惯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3.创伤性

遭遇外伤时,破坏了椎管的骨性、纤维性结构,使得骨折块凸向椎管,从而引发脊髓神经受压迫的临床表现。

4.医源性损伤

主要因手术引起,如手术创伤,手术瘢痕、粘连压迫脊髓,椎板切除范围过大,造成椎体不稳,引起继发性、创伤性结构改变等。

图片

5.其他椎弓峡部裂并椎体滑脱等所致的椎管狭窄

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6.其他

如感染、肿瘤、脊柱侧后凸畸形等。

三、分型

1.根据病因学分型,可分为:

  • 发育性腰椎管狭窄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 混合性腰椎管狭窄

2.LEE等将腰椎管狭窄分为:

  • 中央型椎管狭窄

  • 神经根型椎管狭窄

此种分类方法对手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SIMOTAS等将此病分为:

  • 典型腰椎管狭窄

  • 复杂型腰椎管狭窄

并以此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

图片

4.近年来,根据 MRI 横截面 T2WI 影像,马尾神经束在硬膜囊中的分布和硬膜外脂肪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分类:

  • A 型:

    A1 型:马尾神经束均分布在硬膜的后部,但所占面积少于1/2。

    A2 型:马尾神经束在后脑膜的后部,呈马蹄状分布。

    A3 型:马尾神经束在硬膜囊的后侧,占硬膜囊的1/2。

    A4 型:马尾神经束在硬膜囊的中部,占了很大的面积。

  • B 型:马尾神经占全部硬膜囊,但仍可见神经束分布。

  • C 型:硬膜囊腔呈均匀的灰色信号,不能区分脊髓液和神经束,但在硬膜囊后部的椎管腔中仍可看到脂肪信号。

  • D 型:在硬膜囊中呈均匀的灰色信号,而在背侧则没有明显的脂肪信号。

CT 可将腰椎管狭窄分为4 种类型:

  • 中央型腰椎管狭窄,前后径≤12mm、横径<16mm、椎管狭窄程度大于30%;

  • 侧隐窝狭窄,前、后直径小于3.0mm;

  • 神经根管狭窄,该部位严重狭窄,压迫移位神经根,导致相关的症状;

  • 混合型是指同时存在以上类型狭窄 2 种或 3 种的病变

图片

四、症状

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功能障碍,包括间歇性跛行、坐骨神经痛等,严重者出现马尾综合征。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所具有的症状,多数患者先有反复的腰痛,此后出现腿痛。

2.坐骨神经痛

疼痛多为逐渐发生,具有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向足背部放射。

图片

3.马尾综合征

椎管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 (马尾神经是指在脊髓圆锥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急性发病时应作为急症手术的指征。

4.神经源性间歇性玻行

为腰椎管狭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现一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麻木、疼痛、酸胀、无力等感觉,休息后可有所减轻,骑自行车运动不受影响。

图片

体征

主要是马尾神经受压而出现的多个节段损伤。主要表现为下肢、臀部和会阴部的感觉减少,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肌腱反射下降。

图片

五、影响学检查

1.腰椎X线片

判断腰椎有无骨质增生和侧突、腰椎前突是否存在、侧方是否有滑移、腰椎矢状面或侧方滑脱;

2.腰椎CT检查

观察腰椎有无峡部裂、骨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滑移程度、有无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

3.核磁共振

观察腰椎椎间盘有无退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程度来自于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肥厚,核磁共振可以看到椎体变化。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应将病史、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其中临床表现是基本的诊断手段。

若仅是单纯的影像学上的狭窄,不能称为 LSS,而只是腰椎管狭窄。如果伴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例如间歇性跛行,则可被称为 LSS。

图片

腰椎狭窄症的诊断流程

鉴别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脊髓空洞症

  • 周围神经炎

  • 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

七、治疗

1.基础干预

基础干预以卧床休息、理疗和自主腰背肌锻炼等为主。

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无菌性炎症反应、消除充血、水肿、增大椎管体积、减轻神经压力和缓解肌肉痉挛等症状。

图片

腰椎狭窄症的治疗流程

2.药物治疗

降钙素可通过降低血管内血液流动,降低马尾神经血液循环,进而有效地改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神经症状。

建议在入院早期应用加巴喷丁等神经源性止痛药,但由于疗效的不确定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使用。

3.封闭治疗

推荐影像引导下行硬膜外注射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精准性。

在影像引导下,经椎间孔行类固醇多部位注射能缓解患者的下肢疼痛或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维持疗效3~36个月

4.手术

手术方案是对责任节段进行彻底减压,解除局部压迫,同时保证脊柱的稳定性。

图片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有限减压手术上,既能消除临床症状,又能减少创伤,避免术后脊柱不稳定。

其中椎间孔镜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椎间孔镜的适应证也从软性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了对 LSS 的治疗。应用微创内镜技术治疗 LSS,尤其是侧隐窝狭窄症,疗效良好。

5.中医疗法

包括中药、针灸、手法等。

八、康复注意事项

1.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

2.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的强度,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和肌肉的保护。

图片

九、预防

1.生活方面 

  • 生活要有规律;

  •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胸怀豁达,精神乐观;

  • 居住应避潮湿,防冷暗,通风透光;

  • 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调摄;

  • 女士尽量不穿高跟鞋。

2.工作方面 

  • 从事坐位工作的人,对腰部损伤最大,可定时做抱膝动作,以减少腰部劳损。

  • 以保持脊柱略微向前屈曲的体位为佳,尽量避免向后仰伸的动作。

  • 写字台以临窗、可使双眼平视为理想。

  • 头颈部亦不宜过度前屈。

图片

3.体育锻炼 

腰背部的适当锻炼和按摩,如仰卧起坐等。每次10~15遍,3~5min,2~3次/d。

养成打太极拳或练气功的习惯,增强体质。

4.既病防变

如果患者已经患病,注意不要使其加重,比如定期复查、针对性的治疗原发病或者是避免诱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45992, encodeId=5b6a214599259, content=保护腰椎,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v1.0.0/img/user_icon.png, createdBy=07fd5571566, createdName=ms8000001177721332, createdTime=Sun Jul 02 21:51:12 CST 2023, time=2023-07-02, status=1, ipAttribution=河南省)]
    2023-07-02 ms8000001177721332 来自河南省

    保护腰椎

    0

相关资讯

Radiology:人工智能,使自动检测和分类MRI腰椎中央管、侧隐窝、神经孔狭窄成为可能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多数LSS患者表现为下背部疼痛,这也是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

退变性滑脱椎管狭窄:微创减压融合vs传统PLIF

    随着微创理念在骨科领域的不断深入,退变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临床报道不断增多。传统意义上,退变性椎体滑脱所致的腰椎管狭窄症可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手术治疗,但这类疾病采用微创经皮椎管减压后外侧融合手术(MIS-PLF)治疗较之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如何,尚无临床报道。&nbs

BJJ:腰椎管狭窄症内固定融合并不比单纯减压疗效更好

腰椎管狭窄症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很常见,也是脊柱外科选择手术治疗最常见的疾病。大量研究显示,对于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往往可以获得比非手术治疗更好的疗效。而加压后是否会继发脊柱不稳,则是长期以来持续争论的问题。 有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减压范围与术后脊柱不稳存在相关性,减压不融合有继发脊柱滑脱的风险。有学者认为术后继发不稳会明显影响最终的临床结果,同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有研究主张在

Spine:单节段腰椎狭窄棘突撑开更佳距离8mm

在临床上,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以及臀部、大腿、小腿的无力和不适,在行走或后伸后加重,另一临床特点是鞍区(会阴部)感觉异常和大小便功能异常,均是因腰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神经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原文下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棘突间撑开器已经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而棘突间内固定器的根据设计可分为静态的棘突内固定器

Spine:撑开式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调查人员发现使用同种异体骨块增强进行撑开式椎板成形术和层间腰椎融合术 可能是侵入性更小的替代治疗方式。 “这项研究显示了卓越的临床结果和一个可接受的影像融合成功率。”作者写道。 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来自两个地点的37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这些患者为L1-2和L4-5之间的单级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伴有神经源性跛行。患者均行撑开椎板成形椎管减压和层间腰椎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