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共济失调具体讲解

2023-11-04 共济失调丨多系统萎缩 共济失调丨多系统萎缩 发表于加利福尼亚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s)是一组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病理损害主要在脊髓后束、脊髓小脑束、后根及脊神经根大脑皮质及齿状核、脑干橄榄核、基底节、丘脑和下丘脑,晚期锥体束变性。大多数病例有明显遗传家族史。根据受损部位不同,通常分为脊髓型、脊髓小脑型和小脑型三种主要类型,具体内容很多,各种病变的组合和过渡型较多。兹列举各型的典型代表分述如下。

(一)脊髓型

1、起病年龄在5~18岁,两性无差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共济失调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2、病理改变主要在脊髓后束、脊髓小脑束。

3、先下肢行走不稳,呈共济失调步态。进而上肢动作笨拙不准,出现意向性震颤

4、说话缓慢,口齿不清,呈暴发性或吟诗样言语。

5、快复轮替及指鼻试验不能正确完成。四肢肌张力降低,肌力差,严重病例行走困难。

6、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常减退或消失,膝踝反射亦多减退或消失,病理征常呈阳性。水平或垂直眼震常见。

7、少数病人可出现视神经萎缩,眼外肌瘫痪伴复视、耳聋或迷路反应丧失。个别可见痴呆或癫痫发作。

8、大多数病人有骨骼畸形,如弓形足、脊柱侧弯、隐性脊柱裂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及ECG异常亦很常见。

(二)脊髓小脑型

1、起病年龄在20-55岁之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病理改变以小脑皮质、白质、桥脑、延髓及脊髓为主。

3、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时出现病理征。

4、上肢动作笨拙,有意向性震颤。可有眼球运动障碍,眼震,构音及吞咽困难。

5、无弓形足及心脏异常。

(三)小脑型

1、有遗传性和散发性型,此型较少见,近年来归属于多系统萎缩范畴)两种类型。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常在成年以后起病,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2、病理改变主要在橄榄核、桥脑底核、小脑半球、大脑皮质、基底节、红核、黑质及脑干脑神经核。

3、缓慢起病的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出现步态不稳、平衡失调、运动缓慢笨拙不协调、言语含糊不清、肌张力减退或增高。

4、累及基底节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

5、植物神经功能衰竭,如头晕、直立性低血压、阳萎、腹泻常见。

6、少数病例可有痴呆表现。

7、CT可发现小脑、脑干萎缩、桥池、小脑延髓池及第四脑室扩大。

遗传性共济失调以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根据共济失调,参考发病年龄,伴随神经症状等做出诊断。

(一)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

1、一般在5-18岁慢性起病,逐渐加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与躯干性共济失调,位置觉与震动觉减退或消失,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骨骼畸形如弓足、脊柱侧突或后突,心脏肥大及心电图改变。少数有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等。

3、辅助检查

(1)脊柱检查可见畸型。

(2)CT或MRI检查可见脊髓变细、萎缩,小脑脑干不同程度萎缩。

(3)血清、周围血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中检测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

(二)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1、大多在20-55岁之间缓慢起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主要症状为缓慢进展的步态不稳,走路易跌倒,两手逐渐出现运动笨拙、意向性震颤而不能完成精细动作。构音障碍,语音音节断续,顿挫而呈暴发性。查体见两下肢肌张力增多、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

3、本病进展缓慢,常不危及生命。

4、CT或MRI检查,可见小脑和脑干萎缩。

图片

(三)橄榄一桥脑一小脑萎缩

1、本病于成年后起病,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

2、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平衡障碍、动作不灵活、构音不清、吞咽困难、眼球震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征,有时有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面具脸等症状。

3、本病进展缓慢,一般在起病后5-10年内正常活动受到影响,需要他人帮助,少数急性进展的病人可在数月之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