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的肌肉紧张,不是焦虑症,而是罕见病,医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2024-05-20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青年型帕金森病一般指发病年龄晩于20岁但早于40岁的帕金森病,呈现“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症状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和误诊”、“更容易出现运动并发症”等特点。

26岁的方女士得了一种怪病,2019年11月开始出现左下肢乏力,休息后缓解,但是晚上左就会有种无处安放的感觉,让她难以入睡。方女士曾在当地就诊,经过相关药物治疗后,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2021年11月起左腿开始站立不稳,总是处于紧绷状态,无法放松,开车时左腿会不自觉的绷紧。202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全身肌肉紧张,紧张时左下肢抖动,并逐渐出现走路拖沓,行走缓慢。在这段时间,随着症状持续加重,方女士一直持续在中医、西医就诊,均考虑为焦虑症,服用药物后症状也没有改善。

2023年12月,方女士来到某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并进行了查体,结合方女士多年检查资料,并完善基因检测等检查,诊断为一种运动障碍疾病——早发型帕金森病。经给予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药物治疗后,方女士的不适症状基本消除,回归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青年人也会的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生活中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常常拥有明显的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症状。根据发病年龄早晚,可将帕金森病分为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onset Parkinson's disease,LOPD)。根据发病年龄,EOPD可进一步分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juvenile parkinsonism,JP)和青年型帕金森病(young onset Parkinson's disease,YOPD):JP是指发病年龄<21岁的EOPD,而YOPD是指发病年龄≥21岁的EOPD。

青年型帕金森病一般指发病年龄晩于20岁但早于40岁的帕金森病,呈现“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症状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和误诊”、“更容易出现运动并发症”等特点。早发型帕金森病较少见,占5%~10%,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病情进展缓慢,易出现运动并发症,晚期丧失工作能力及致残。

帕金森会遗传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形死亡过程。也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帕金森病,或者自身免疫系统失调,也会引起帕金森病。

YOPD患者中有更高的遗传倾向,家族史在YOPD患者中更为常见。此外,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如PARK2、PARK6、PARK7等,与YOPD有关。目前已发现几种家族性致病的基因(如 SNCA、PARK2、PARK7、PINK1 等),但其实绝大多数帕金森氏征病例并非直接遗传。

临床表现不同

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基本特征是运动迟缓,表现为肢体动作的速度变慢和幅度变小,患者表情呆板、行走小步及行走时上肢无摆动,肌肉发僵,放松时肢体出现震颤。患者还出现姿势平衡障碍,往往头颈及躯干前屈,肘部不自觉地弯曲,中晚期易跌跤。可有晨轻暮重、睡眠休息后减轻现象。EOPD的首发症状以运动迟缓多见,也可首见肌张力障碍。

EOPD区别于LOPD的临床特征表现为:

①病程:发病年龄早,病程长,进展慢,

②表现:EOPD与遗传有关,而LOPD与遗传相关性少。震颤幅度小、频率快,经典的"搓丸样"震颤少见。临床异质性大,症状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和误诊。

③药物反应:EOPD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不典型症状起病多,认知障碍发生少。EOPD对震颤药物治疗反应好。

诊断

早发型帕金森病黑质超声、基因检测等辅助检查对疾病诊断有重要帮助。帕金森病可按照国际诊断标准来确定诊断。如果患者的起病年龄在40~50岁前就可以诊断为早发型帕金森病,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进一步明确突变的基因,遗传相关的早发型帕金森病至少有19种基因突变。这些突变涉及多个基因,包括但不限于PARK2(PRKN)、PARK6(PINK1)、PARK7(DJ-1)、LRRK2、GBA和VPS35。

治疗

治疗原则是通过改善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辅导。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效果较好,一线首选治疗药物有复发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及金刚烷胺。由于早发型帕金森病对左旋多巴敏感,发生运动并发症更早更严重,初始治疗大多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药物。金刚烷胺适合以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还可降低经济负担。若震颤较突出,可以选择盐酸苯海索等抗胆碱能药。对于伴有认知损害者可以首选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为减少药物副作用,目前也主张根据病情需要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若患者有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强迫行为等还可能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而晚发型或有伴智能减退的患者药物治疗有所不同。晚发型(≥ 65 岁)或有伴智能减退的患者因年龄大,神经变性重,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多,首选补充多巴胺的药物复方左旋多巴。随着症状的加重,疗效减退时可添加DR激动剂、MAO-B抑制剂或COMT抑制剂治疗。尽量不应用苯海索,尤其老年男性患者,因有较多副作用,除非有严重震颤,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2.手术治疗

病程较长,且经过最佳药物治疗,出现疗效减退或运动并发症者,可考虑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语言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太极拳、快步走等锻炼,对改善症状、提高平衡能力、延缓病情发展等均有好处。

4.心理辅导

若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况,可以进行心理疏导。

参考资料

[1]早发型帕金森病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陈慧敏 , 李芳菲 , 冯涛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8): 729-731.

[2] 早发型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20(02): 109-116.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 53(12): 973-986.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83-29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699, encodeId=043c22056994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9bb11466e6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早发型帕金森病#</a> <a href='/topic/show?id=f5a51146681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OP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668, encryptionId=f5a511466815, topicName=EOPD), TopicDto(id=114667, encryptionId=09bb11466e64, topicName=早发型帕金森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20 15:46:09 CST 2024, time=2024-05-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