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实现人类晶状体原位再生

2016-03-15 刘奕志等 《自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1日发布消息称,刘奕志教授团队经过18年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了干细胞修复组织器官的新方向。这篇原创论文于2016年3月9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刘奕志介绍,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新的尾巴,而人的实体组织器官的缺失后无法再生,只能用异体组织器官或就像假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1日发布消息称,刘奕志教授团队经过18年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了干细胞修复组织器官的新方向。这篇原创论文于2016年3月9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刘奕志介绍,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新的尾巴,而人的实体组织器官的缺失后无法再生,只能用异体组织器官或就像假肢一样的人工器官替代,但异体器官存在免疫排斥,人工器官则缺乏生物活性。

治疗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人工器官,处在发育期的婴幼儿并不宜用。“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器官功能再生带来了希望。”刘奕志说,他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体内源性干细胞实现晶状体原位再生,这项技术可应用于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

刘奕志介绍,他们创建了一种超微创白内障术式,将病变组织清除,保护利于细胞生长的基底膜和再生微环境,在新西兰兔和食蟹猴中首次成功原位长出透明晶状体。在临床试验中12名2岁以内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接受了这种新术式,术后再生出功能性晶状体,后发障发生率大幅降低,临床试验证实了新术式在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奕志展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体病变组织器官经手术切除后,也能利用自身干细胞重新长出一个健康的组织器官。

原始出处:

Lin H, Ouyang H, Zhu J, Huang S, Liu Z, Chen S, Cao G, Li G, Signer RA, Xu Y, Chung C, Zhang Y, Lin D, Patel S, Wu F, Cai H, Hou J, Wen C, Jafari M, Liu X, Luo L, Zhu J, Qiu A, Hou R, Chen B, Chen J, Granet D, Heichel C, Shang F, Li X, Krawczyk M, Skowronska-Krawczyk D, Wang Y, Shi W, Chen D, Zhong Z, Zhong S, Zhang L, Chen S, Morrison SJ, Maas RL, Zhang K, Liu Y. Lens regeneration using endogenous stem cells with gain of visual function. Nature. 2016 Mar 17;531(7594):323-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80962, encodeId=32aa18809623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2112532d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a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32, encryptionId=3b2112532d8, topicName=Na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2e6f107, createdName=liye789132251, createdTime=Tue Apr 05 23:12:00 CST 2016, time=2016-04-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4-05 liye789132251

相关资讯

科学家研发出干细胞治疗白内障新方法

一项微创手术疗法可治疗白内障,该疗法可通过使用动物自身干细胞,治疗这一引发全球失明的首要病因。这项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的研究成果表示,重建动物幼崽和人类婴儿的晶体,可改善其愈后状况,与当前的标准疗法相比还能减少并发症。 当前对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移除浑浊的晶状体后,重新植入人工晶体。虽然这种手术在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婴儿中很普遍 ,但该方法仍须在晶体囊上做一个较大的切口,所以有发炎风险

Nature:白内障治疗或告别手术时代,用眼药水即可

白内障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模糊了世界各地数百万计患者的双眼。在美国,40岁以上的人中几乎超过17.2%患有白内障。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的方法是手术,有时需要更换晶状体。然而,7月2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一个科学家团队和眼科医生们通过在狗中检测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发现,含有类固醇的滴眼液能够提高患有白内障狗的晶状体透明度。尽管科学家们还不能完全解释白内障是如何形成的,但是他们知道患者

手术医师的目标:白内障术后无散光并保持屈光状态稳定

随着白内障手术和屈光手术结合日益紧密,为了使患者术后脱镜并拥有优异的视力,我们将更关注角膜散光的处理。我们的目的是获得无散光的屈光状态(可能与标准角膜曲率计不会完全吻合),并希望这种屈光状态能持续稳定多年。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眼科专家们最近的研究对达到以上目的,并优化白内障术后屈光效果起到了指导作用。角膜散光随时间变化一个10年前曾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再次回到诊室复诊,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远视力呈逐年下降的

FDA建议:未成年人请勿使用室内日光浴设备

美国监管机构提出,18岁以上的成人应限制使用室内日光浴产品(如室内日光浴床)。该提案目前正在协商和讨论中。如果最后得以施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不得使用室内日光浴设备。且FDA正在探究提高室内日光浴设备的安全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还希望制造商做更多的安全设备以保护成人皮肤,避免其晒黑。室内日光浴设备会增加民众暴露于紫外线(UV)的风险,民众眼睛受伤、皮肤损伤和皮肤癌症包括黑色素瘤(最

Nature:羊毛甾醇(Lanosterol)滴眼液可能用于白内障的治疗

在Nature杂志上,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一个研究表明,一种含有羊毛甾醇的溶液是如何通过滴眼液的形式减轻狗的白内障症状的。晶状体大部分是由晶状体球蛋白组成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焦点和保持视野清晰。但是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相关的作用原理。当晶状体蛋白的结构被破坏后,它们凝结呈块状,使晶状体混浊,因此导致患者出现白内障。晶状体富含一种微粒叫羊毛甾醇(羊毛甾醇由羊毛甾醇合成酶合成),这种微

体力活动或能减少白内障发病风险

长期的总的体力活动水平,特别是某些特殊类型的活动,能减少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风险,相关研究发布在最新一期ophthalmology上。 总共有52660人(年龄从45岁-83岁)完成了问卷调查,作为两个大型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的一部分,该调查的目的是评价体力活动与白内障的关系。在随访的12年间,11580人发生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在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响之后(比如水果和蔬菜摄入,抗氧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