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Radiol:双能CT碘密度值在肺癌穿刺活检中的作用及价值

2023-10-03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许多研究表明,在TTLB前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扫描、弥散加权和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MRI)等先进的影像学方法以区分存活的肿瘤组织与坏死、纤维化组织和其他无效组织的区域。

众所周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需要分子和免疫组化分析才能进行。理想的分子检测样本需要至少60mm2的肿瘤组织和20%的肿瘤细胞含量的小型活检标本免疫组化分析也需要足够的肿瘤细胞。经皮CT引导下的经胸肺活检(TTLB)是获取肺癌患者组织标本的一种成熟方法。TTLB标本可用于肺癌诊断、组织学亚型分类以及分子和免疫组化分析。

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报告指出,TTLB的平均组织充分率为1.5%。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分析中表现出平均89.3%的组织充分率。虽然TTLB标本的分子分析充分率很高,但其中仍有约10.7%的标本不足以进行分子分析,而这89.3%的标本是否符合分子分析20%的肿瘤细胞含量的标准要求也是未知数。更新后的肺癌分子检测指南建议,小型活检标本中的肿瘤细胞含量应至少为20%,这为临床上提供了一个评估标准。如果我们能够确定肺癌中肿瘤细胞含量超过20%的区域,然后进行TTLB,从理论上讲分子分析的组织充分率可以达到100%。

许多研究表明,在TTLB前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扫描、弥散加权和动态对比磁共振成像(MRI)等先进的影像学方法以区分存活的肿瘤组织与坏死、纤维化组织和其他无效组织的区域。然而,PET/CT存在部分体积效应,可使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在肿瘤内的高代谢区混合。虽然MRI可以发现肿瘤内细胞丰富的区域,但不能提供理想的成像质量来评估肺癌周围的细节因此限制了手术前穿刺路径的设计。现阶段双能量CT的进展使得评估肿瘤内的异质性成为可能,包括在肺、肝和肾肿瘤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日,发表在Eur J Radiol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使用双层光谱探测器CT(SDCT)成像来识别肺癌肿瘤中至少有20%的肿瘤细胞含量的区域的可行性,以协助介入放射科医生在TTLB期间的工作。

项前瞻性研究招募了疑似肺癌患者。有41名患者入选以确定高肿瘤细胞比例区域(HTPR),然后又有15名患者入选以验证HTPR的准确性。在这41名患者中,根据碘密度(IoD)值对疑似肿瘤细胞比例高或低的区域进行穿刺,分别进行活检。评估了82个标本的肿瘤细胞比例,并根据20%的阈值将其分为高和低肿瘤细胞比例。分析了光谱参数的性能,以区分HTPR(肿瘤细胞比例≥20%)和低肿瘤细胞比例区域(LTPR)。用最佳光谱参数的截止值来前瞻性地指导15个病例的HTPR活检,以进一步验证计算准确率。

在识别HTPR方面,光谱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T均P<0.05)。动脉期(AP)截值为0.59 mg/mL的IoD在识别HTPR方面表现良好(特异性:97.10 %)。应用于15个病例进行验证,准确率为100%。


 患者,男性,72岁,经病理诊断为腺癌。A-D是CT常规图像、CT40keV图像、IoD图像和动脉期的IoD/Zeff融合图像。E和G分别是HTS和LTS的穿刺图像。F和H分别是HTS和LTS的活检标本的HE染色全景图像。从IoD图像可以看出,病变周边区域的IoD值为0.99mg/mL,被定为HTS,病变中心区域的IoD值为0.01mg/mL,被定为LTS。HTS和LTS活检标本的肿瘤细胞比例分别为65 %和5 %

本项研究表明,光谱CT参数可用于对识别肺癌中至少有20%肿瘤细胞含量的区域进行活检指导。

原始出处:

Yaqiong Ma,Shenglin Li,Gang Huang,et al.Role of iodine density value on dual-energy CT for detection of high tumor cell proportion region in lung cancer during CT-guided transthoracic biopsy.DOI:10.1016/j.ejrad.2023.11068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WCLC 2023:十大肺癌新药数据呈现,包括EGFR,MET,ROS1,KRAS,HER2五大靶点

在这篇总结当中提到的5个靶点:EGFR、KRAS、MET、ROS1和HER2,覆盖了大约8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Cancer Cell:首次阐明真菌促进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

该项研究成果将极大推动基于靶向真菌的肺癌个体化靶向-免疫治疗新策略,填补真菌和肺癌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空白。

BMC Pulm Med: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

甲状腺功能减退在遗传上与肺癌有保护性因果关系。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肺腺癌和肺鳞癌都有保护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其潜在的机制。

Eur J Radiol:多发性原发肺癌和肺内转移的CT放射组学无创鉴别

放射组学特征通常包含临床图像的一阶、二阶和高阶统计量,从而评估与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有关的肿瘤内异质性。

重磅综述:肺癌的这种“治愈性”手段,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发表重磅综述,总结了早期肺癌免疫治疗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