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与长期死亡率

2024-05-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目前可获得的所有PMI国际定义都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后一种关联的程度根据每个定义的敏感性和预后相关性而变化。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MI)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常见的并发症。在一些研究中,PMI的临床影响受到质疑,这些研究产生了相互矛盾的结果。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并广泛用于临床试验的PMI有三种主要定义,即心肌梗死通用定义(UDMI)、学术研究联盟(ARC)-2定义和心血管血管造影与干预学会(SCAI)定义,每种定义在用于确定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和阈值以及心肌缺血的支持证据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每个定义的敏感性和预测能力,因此,医务人员质疑在临床实践中应该首选哪一个。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对当前高质量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利用荟萃分析方法报告每种定义的相对发生率和预后疗效。

研究人员系统地检索了报告调整效应估计的研究。该分析的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作为次要结局。根据生物标志物升高而没有进一步心肌缺血证据(“辅助标准”)定义PMI的研究被纳入并报告为“类似定义”。该分析的数据以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汇总。

该荟萃分析共纳入了19项研究,109568例患者。PMI的发生率在UDMI、ARC-2和SCAI定义中逐渐降低。所有PMI定义都与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UDMI:风险比(HR)为1.61, 95%可信区间(CI)为1.32-1.97;I2为34%;ARC-2:HR为2.07, 95%CI为1.40-3.08, I2%;SCAI: HR为3.24, 95%CI为2.36-4.44, I2为78%]。在PMI定义中包括辅助标准与UDMI中增加的预后表现相关,但在SCAI定义中则没有。在评估了主要的异质性来源后,数据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目前可获得的所有PMI国际定义都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后一种关联的程度根据每个定义的敏感性和预后相关性而变化。

原始出处:

Luca Paolucci.et al.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long-term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4.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266/766712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4861, encodeId=adc02204861d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447e83873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a> <a href='/topic/show?id=2e539e0159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长期死亡率#</a> <a href='/topic/show?id=5a41114500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围手术期心肌梗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500, encryptionId=5a41114500aa, topicName=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TopicDto(id=78387, encryptionId=3447e83873c, topicName=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TopicDto(id=97015, encryptionId=2e539e01596, topicName=长期死亡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15 17:13:40 CST 2024, time=2024-05-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智慧融合,从“心”开始!带你全面了解PCI术后心脏康复的中西医结合之策

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发布了《202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专家共识》,为冠状动脉PCI术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提供了指导方案。

JAHA:术前因素预测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记忆衰退

在这项具有高特异性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术前因素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的晚期记忆衰退。

Can J Cardiol: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因素

LM 病变或最后未闭导管、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贫血和肾功能衰竭等具体特征,以及低 SBP 和 NYHA-4,有助于风险分层和考虑应用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GW-ICC 2023:CTO病变PCI术前病变特征的评估

在第34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中,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魁教授对《CTO病变PCI术前病变特征的评估》进行了精彩分享,本文梳理重点内容,以分享各位同道。

Eur Heart J: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吸烟与心血管预后的关系

在接受PCI的患者中,吸烟与较高的不良后果风险相关。PCI术后PYS<20的戒烟者与非吸烟者的风险相当。

BJH: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反应性高的患者的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抗血栓药物的更佳管理 (OPTIMA)-2试验

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患者中,高治疗血小板反应性 (HOPR) 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国外一研究团队在BJH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抗血栓药物的最佳管理 (OPTIMA)-2试验。

Circulation:高出血风险(HBR)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长期预后

高出血风险(HBR)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长期预后尚无明确相关数据。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植入钴铬涂层支架的HBR患者的长期不良事件。

JAHA:黑人和白人成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黑人和白人患者出院后双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出血的风险无显著差异。两组出血风险评分相似。

Circula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到底该持续多久?

迄今为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最佳持续时间仍不确定。本研究比较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采用短期(<6个月)DAPT后接阿司匹林或P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R-ZES在ST-Elevation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solute-STEMI试验

本研究旨在评估DAPT-STEMI试验(NCT01459627)中入组患者使用第二代Resolute™佐他林洗脱支架(R-ZES)进行初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的安全性和疗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