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放疗,你不可不直面这 3 个问题

2016-07-20 肿瘤时间 肿瘤时间

放疗是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 40 年,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全乳放疗的局部复发率已经从 10% 降到 2%。全乳切除术后放疗可以使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5 年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到原来的 1/3~1/4。 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症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首次放疗应在术后 4~6 周内,切口愈合后开始放疗。可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技术。全乳照射剂量

放疗是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 40 年,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全乳放疗的局部复发率已经从 10% 降到 2%。全乳切除术后放疗可以使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5 年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到原来的 1/3~1/4。

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症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首次放疗应在术后 4~6 周内,切口愈合后开始放疗。可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技术。全乳照射剂量 45~50 Gy,1.8~2 Gy/次,5 次/周。全乳照射结束后,一般需要瘤床区补量 10~16 Gy,5~8 次。

在无淋巴引流区照射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大分割」方案,即 2.66 Gy,16 次,总剂量 42.5 Gy,或其他等效生物剂量的分割方式。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具有下列高危预后因素之一,  需术后放疗:

(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 ≥ 5 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
(2)淋巴结转移 ≥ 4 个。
(3)淋巴结转移 1~3 个的 T1/T2 患者, 其中包含至少下列一项因素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放疗更有意义:年龄 ≤ 40 岁,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10 个时转移比例 >20%,激素受体阴性,HER-2/neu 过表达等。

胸壁和锁骨上是最常见(80%)的复发部位,是术后放疗的主要靶区;T3N0 患者可以考虑单纯胸壁照射术后辅助放疗,常规剂量为 50 Gy/5 周/25 次,对于高度怀疑有残留的区域可局部加量至 60~66 Gy。

在乳腺癌临床实践中考虑放疗时不得不直面 3 个问题:放疗是否适合所有保乳术患者?哪些患者适用大分割放疗?哪些患者需区域淋巴结照射?下面一起来讨论下。

>> 1. 哪些保乳术后患者可减免放疗?

上面提到,放疗虽然可降低乳腺癌复发率和死亡率,但在很多亚组分析中,放疗的获益其实很小。因此,如何确定放疗的适用人群非常重要。

纳入 636 例患者随访 12.6 年的 CALGB 9343 研究证实,70 岁及以上、病理 Ⅰ 期、激素受体阳性、切缘阴性的患者绝对复发率低,全乳放疗后乳房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消退缓慢,可以考虑单纯内分泌治疗而不行放疗。在该研究中,远端转移发生率为 5%,这些很可能均是 Luminal A 型。

根据 PRIMEⅡ的研究结果,65 岁及以上、肿块最大直径 ≤ 3 cm、激素受体阳性,可接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减免术后放疗。

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应该在分子分型和传统预后因素整合的基础上,筛选到能够安全避免放疗的患者。目前多个研究正招募 ER 阳性/HER2 阴性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可能还存在其他类型保乳术患者无需进行放疗,但是目前,研究证实的还只是上述患者类型。

>> 2. 哪些患者适用大分割放疗?

相较于常规放疗,大分割放疗有许多益处,比如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使放疗更简便经济。但大分割化疗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纳入 4451 例患者随访近 10 年的 START 研究显示,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大分割放疗更加安全有效、远端转移率低、正常组织损伤小、总生存率高。

基于 START 研究结果,大分割放疗得到极大应用。但是,大剂量淋巴结照射及其可能影响上臂丛神经,临床实践中还是要严格限制大分割放疗的适用人群。

目前尚不清楚该研究结果是个例还是具有普遍性,相关评估研究正在英国和丹麦进行,预期在未来几年就会公布结果。如果结果有异,这对大分割放疗来说是致命一击。

>> 3. 哪些患者需区域淋巴结放疗?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争议较大,尚无专家共识。

ACOSOG Z11 研究表明, ≤ 3 个腋窝前哨淋巴结阳性 I~II 期乳腺癌患者全乳放疗术后,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前哨淋巴结清扫生存无差异。

MA20 研究和 EORTC 研究均证实了中等复发风险患者通过区域淋巴结放疗可以显著改善 10 年无病生存率。

依据 MA20 研究结果,新鲜出炉的 2016 年 NCCN 指南 V1 中,区域淋巴结放疗适应 IIB 推荐分别上升为对腋窝淋巴结阳性 ≥ 4 个的 I 类推荐及 1~3 个的 IIA 类推荐。

虽然指南有这种推荐的改变,但是实际上腋窝淋巴结阳性 ≥ 4 个的患者,既往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结果显示内乳区阳性的比例也只有 30%~40% 左右,若要作为 I 类推荐进行内乳区放疗,也就意味着 60%~70% 患者可能被过度放疗。

区域淋巴结放疗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同时也有不良反应。在 MA20 研究中,2~3 级上淋巴水肿、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增加,而且放疗剂量的增加会损害肺和心脏,这可能诱发其他肿瘤。

区域淋巴结放疗适应证的关注重点在于综合考虑 Z-11 和 MA20 的结果,平衡区域淋巴结放疗的获益与不良反应。

推荐对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内乳淋巴结有无转移,以此来指导个体化的内乳区放疗,而不推荐对所有腋窝淋巴结阳性 ≥ 4 个患者进行放疗。

术后放疗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2005 后 EBCTCG 开展的两项荟萃分析证实,乳房全切术或保乳术后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

MA20 研究表明全乳照射+区域淋巴结照射并未改善淋巴结阳性或高危淋巴结阴性行保乳术或辅助全身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但可明显降低复发和远端转移风险。

2008 年~2011 年,波士顿 DanaFarber 肿瘤中心的 Jay Harris 教授等证实乳腺癌局部复发主要与肿瘤亚型、 HER2 状态、年龄有关,而与治疗方法、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无显著相关。如,三阴性乳腺癌 5 年局部复发率为 6%,而 Luminal A 型乳腺癌仅 1%;年轻患者较年长患者的复发风险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80927, encodeId=d566208092ef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26661066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术后放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066, encryptionId=22666106671, topicName=术后放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eaf430, createdName=bsmagic9132, createdTime=Sat Nov 19 05:09:00 CST 2016, time=2016-11-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94042, encodeId=5b6d940428a, content=值得研究,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GdN1x8J6HqtUI2Gpibk3sfIIBhZchAhjoiaCQlficdtQTnEqYncy3GVEMPIOJwD7t0mO2KfYGMgkIg/0, createdBy=86081727811, createdName=4546wk, createdTime=Thu Jul 21 12:43:00 CST 2016, time=2016-07-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80927, encodeId=d566208092ef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26661066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术后放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066, encryptionId=22666106671, topicName=术后放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eaf430, createdName=bsmagic9132, createdTime=Sat Nov 19 05:09:00 CST 2016, time=2016-11-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94042, encodeId=5b6d940428a, content=值得研究,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GdN1x8J6HqtUI2Gpibk3sfIIBhZchAhjoiaCQlficdtQTnEqYncy3GVEMPIOJwD7t0mO2KfYGMgkIg/0, createdBy=86081727811, createdName=4546wk, createdTime=Thu Jul 21 12:43:00 CST 2016, time=2016-07-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7-21 4546wk

    值得研究

    0

相关资讯

Oncogene:乳腺癌诊断新靶点

乳腺癌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类型,每年乳腺癌患者病情恶化的比例达到30%。周所周知,肿瘤细胞的微环境对于其扩散与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的基质中含有很多细胞与非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在肿瘤发育的过程中,肿瘤基质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癌化特性起到一定的影响,并最终促进其扩散。免疫细胞能够第一时间识别癌变的细胞并进行杀伤,但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逃脱免疫杀伤甚至调节免疫细胞的活

国际乳腺癌筛查指南的争议引发的思考

张保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2015年和2016年陆续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专家组对全球乳腺癌筛查提出的指导性意见,美国癌症学会(ACS)乳腺癌筛查指南更新版及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最新的乳腺癌筛查指南;对乳房X线筛查的认识和建议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际权威机构在乳房X线筛查指南及推荐上的主要分歧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出现意见分歧

ACS子刊:啤酒花提取物有望治疗乳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NIH植物性膳食补充剂研究中心(UIC/NIH Center for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发现富集的啤酒花提取物激活乳腺细胞中的一种化学解毒途径,从而可能能够有助预防乳腺癌。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7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协会(ACS)子刊Chemical Research

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会导致乳腺癌复发?!

吃和癌症的关系其实不小,讲吃什么防癌、生癌之后怎么吃的文章都挺多。但是,什么时候该吃,对癌症的病情发展也很重要! JAMA肿瘤分刊就登了这么一个相当有用的研究——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情况可是极为不妙的。 怎么就不妙了? 这项研究是一个收入患者样本量2413人的队列研究,针对研究对象的追踪随访平均时长为7.3年,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4年。 所有的研究

JAMA:体外受精后卵巢刺激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由于有限的跟进,以前的研究对于体外受精(IVF)治疗后乳腺癌发病风险尚无定论。原始出处:Alexandra W. van den Belt-Dusebout,Mandy Spaan,Cornelis B. Lambalk,et al.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Long-term Risk of Breast Cancer,

CMAJ: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因素有哪些?

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几个影响乳腺癌手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风险因素,其中包括年龄较小、放疗、腋窝淋巴结清扫等,研究结果发表在CMAJ。 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是83%左右。但是,25%-60%的妇女接受肿瘤切除术后发展为慢性疼痛。有哪些因素导致患者出息持续性的疼痛呢?为了深入探究导致患者手术后出现慢性疼痛的相关因素,来自加拿大、中国、巴西、西班牙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对关于乳腺癌的30个研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