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忽高忽低,越量越高,小心有焦虑症

2017-10-11 李青 医疗圈那点事

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患者,血压忽高忽低,几分钟内就明显的波动,而且越量越高,速效降压也降不下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说一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焦虑症。



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患者,血压忽高忽低,几分钟内就明显的波动,而且越量越高,速效降压也降不下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说一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焦虑症。

上周,我们收治了一个患者,是一个朋友的长辈。朋友说他的这个长辈高血压、心脏病很重,看了许多地方都看不好。

患者是个60多岁的阿姨,自述“心脏病”好几年了,经常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心慌气短,出虚汗,头晕脑胀。总之,“心脏病”一发作全身哪都不舒服,曾经许多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大问题。高血压病史3年,平时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大多数情况控制的还可以,130/80mmHg上下。但“心脏病”发作时血压忽高忽低,波动非常大,而且血压越量越高。这不,前两天又发作了,血压最高达190/100mmHg,口服2片心痛定,几分钟降不下来,又口服2片,过了几分钟还是降不下来,还口服2片。半个小时内共口服8片心痛定、10粒速效救心丸和8粒复方丹参片,血压才勉强降到150mmHg。

普通高血压患者口服2片心痛定,血压都可能降的很低,短时间内口服8片心痛定,前所未闻,我估计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所以表示不相信,她的儿子证实她说的都是真的。

根据患者的描述:血压忽高忽低,发作时心慌气短,紧张出虚汗等,我们曾经怀疑她可能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但经过详细检查,排除了这个疾病。

结果详细的检查,发现她视网膜动脉硬化,双侧颈动脉硬化,但都不严重,没有肾动脉硬化,脑CT也未见异常。冠脉CTA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较轻,不需要支架治疗。从这些检查结果分析,她不应该有那么严重的心脏症状。

刚入院时我就发现,她的症状特别多,但以前的检查并没有发现大问题。而且她严重失眠,家人也说她太操心,总担心家人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当初我就怀疑她可能有焦虑症,等身体检查做完后,我们给她做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53分(>29分为严重焦虑);抑郁自评表,评分为75分(>53分可诊断为有抑郁倾向,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果不其然,她原来患是带抑郁情绪的焦虑症,忽高忽低的血压,是焦虑发作的表现,或者说是焦虑性高血压。

我给她换用络活喜治疗,重点使用第三代β受体阻断剂阿尔马尔,同时合用最新的抗焦虑药坦度螺酮(希德)和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用药第二天,睡眠即明显好转,血压、情绪稳定。远期效果如果,还有待于观察。

焦虑性高血压,兼有焦虑症和高血压两者的表现。

焦虑症的表现

1、焦虑症的精神症状:严重的失眠,紧张,坐卧不宁;没有事实根据、莫名其妙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总是担心亲近的人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2、焦虑症的躯体症状: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比如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人说,这是患者用躯体症状去表达心理问题。真正的躯体疾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有时候二者很难区别,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确定或排除是否有躯体疾病的存在。不过,焦虑症躯体症状总的特点是,症状很丰富,但缺乏相应的解剖和生理基础;主观感觉很严重,但客观指标和体征却很轻或阴性。

高血压的特点:

1、血压受情绪影响,“白大衣血压”现象明显,见到医生,血压明显升高。

2、血压越量越高,无论是自己测量还是医生测量,只要知道血压高,便紧张的越量越高。

3、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很大。发作时往往伴有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表现,和嗜铬细胞瘤——一种肾上腺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非常相似,有时候被误诊,需要详细的检查、鉴别。

4、地平类、沙坦类、普利类、利尿剂等降压药降压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发作时,这些降压药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就像我介绍的患者,对普通高血压而言已经中毒剂量的硝苯地平,对她却丝毫没有作用。但是,β受体阻断剂却有奇效。

焦虑性高血压的治疗,当然也是抗焦虑和抗高血压联合治疗。

1、抗焦虑治疗:传统的安定类抗焦虑药,抗焦虑效果较好,但有耐药性和成瘾性,所以较少使用。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抑郁药比如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治疗焦虑症,疗效肯定。现在一种新的抗焦虑药坦度螺酮(希德)上市,抗焦虑效果好,而且没有成瘾性,可与以上的抑郁药联合使用。

2、降压药:首选β受体阻断剂,比如第二代的倍他乐克、康欣等,第三代的阿罗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等还兼有α受体的阻断作用,当然更好。第一代的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建议不要使用。

同时,可以联合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或地平类的降压药。硝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等第一、第二代的地平类降压药,因为有引起反射性的交感神经兴奋等副作用,不建议使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HA新闻:运动和饮食不是控制血压重要的指标

如何控制血压,医生给出的建议可能是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和减少饮酒等。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高血压科学年会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这几个选择都不对。 答案是:若想一生都不得高血压,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健康的体重! 从1985年开始,研究人员对18-30岁间4630名年轻人进行了25年的跟踪,至少测量了8次血压,也记录了其他行为。 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1)健康体重,体重指数小

Plos Med:自我监控血压可达到的降血压效果。

自我监控血压(BP)似乎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BP,但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如何有效的落实,此外,尚不清楚哪一个群体会获益最大。现研究人员进行单一患者数据(IPD)的Meta分析来协助更好的了解自我监控血压对于降BP和控制高血压的效果。

JAMA:个体化血压控制可降低大手术后器官衰竭风险

研究认为,个体化的术后血压控制可以降低大手术后患者器官衰竭风险

量血压,你是“左手派”还是“右手派”?

“左手”派认为左手臂离心脏近一些,越靠近心脏测量地越准确,所以要测量左手臂。 “右手”派认为一般情况下,右侧的血压往往稍高于左侧,所以应测量右手臂。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上的建议:正常人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两者相差5-10 mmHg,这是血管解剖生理决定的。因为右肱动脉来自于头臂干的分支,左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都来自于主动脉,而头臂干是

Eur Heart J.: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与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研究。

卒中后高血压与短期预后差有关,但结果是相互矛盾的。本研究中,研究者的目标是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与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

Am J Clin Nutr:补充镁可降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或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患者血压

补充镁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重大意义。2017年9月,发表在《Am J Clin Nutr》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补充镁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或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患者的血压(BP)影响。结果表明,补充镁显着降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或其他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患者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