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 Diabetol: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2023-04-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与住院死亡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所有STEMI患者中,无论有无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都应被视为高危预后标志物。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也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用增加和药物治疗的广泛标准化有助于大幅降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死亡率,但住院和长期死亡率仍然高得惊人,在4-12%之间。应激性高血糖症是危重病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在与疾病相关的应激下,血糖水平出现短暂性升高。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和内分泌学会的临床指南,应激性高血糖定义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140 mg/dl (7.8mmol/L)。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近日,心血管代谢疾病领域权威杂志Cardiovasc Diabetol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定义的应激性高血糖指标,如入院血糖(ABG)、空腹血糖(FBS)、应激性高血糖比(SH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诊断为STE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相关性。

该研究共招募了1099名被诊断为STEMI的患者,他们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接受了PCI。这项研究的主要结局是住院死亡和全因死亡率。

应激性高血糖与较高的住院死亡发生率相关(ABG的OR为1.2795%CI为1.19-1.36;FBS的OR为:1.25,95%CI为1.16-1.35;SHR1的OR为1.61,95%CI为1.21-2.14;SHR2的OR为1.57,95%CI为1.22-2.01;SHR3的OR为1.59,95%CI为1.24-2.05)和全因死亡率(ABG的HR为1.10,95%CI为1.07-1.14;FBS的HR为1.12,95CI为1.07-1.17;SHR1的HR为:1.19,95%CI为1.03-1.39;SHR2的HR为1.28,95%CI为1.14-1.44;在校正缺血时间、年龄、性别、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DM)、吸烟史、慢性肾病(CKD)、既往冠状动脉疾病(CAD)、心房颤动(AF)、心力衰竭(HF)、中风、癌症、罪魁血管、多支血管疾病后,SHR3的HR为1.29,95%CI为1.14-1.45)。这些关联表现为非线性的J型模式,其中当ABG和FBS水平超过5mmol/L时,风险显著增加。此外,SHR的拐点估计为1.2。

由此可见,在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与住院死亡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所有STEMI患者中,无论有无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都应被视为高危预后标志物。

原始出处:

Qu-Cheng Wei.et al.Association of stress hyperglycemia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cohort study.Cardiovasc Diabetol.2023.https://cardiab.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33-023-01807-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神经肽Y水平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关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外周静脉和冠状静脉窦NPY水平与微血管功能和梗死面积相关。外周静脉NPY水平与随后的心衰发展或死亡率相关,因此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预后标志。

JACC: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院内心脏骤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很低,但与高死亡率相关

EHJ-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再论STEMI患者的“血脂悖论”,基于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的发现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多,急性心肌梗死(MI)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控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成为当下治疗热点。

European Radiology:CMR肺动脉转运时间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价值

最近,一项针对已知或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大型研究发现,转诊进行灌注式心脏磁共振(CMR)成像的患者在静止状态下的pTT与非致命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之间存在关联,且不受常规风险参数影响。

Stroke:年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全身炎症的影响

在两个队列中,老年患者在前48小时内具有较高的IL-6和sTFN-RI水平,这与较低的淋巴细胞计数和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