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治疗性疫苗完成Ⅰ期临床

2013-11-20 谭德军 健康报

记者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的EB病毒与鼻咽癌研究40周年庆祝大会上了解到,用于鼻咽癌治疗和预防的疫苗正在广西开展临床试验,其中治疗性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广西是鼻咽癌高发区,个别地区发病率高达50/10万。1973年,曾毅院士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成立EB病毒与鼻咽癌研究组,将研究重点放在分离EB病毒和建立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记者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的EB病毒与鼻咽癌研究40周年庆祝大会上了解到,用于鼻咽癌治疗和预防的疫苗正在广西开展临床试验,其中治疗性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广西是鼻咽癌高发区,个别地区发病率高达50/10万。1973年,曾毅院士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成立EB病毒与鼻咽癌研究组,将研究重点放在分离EB病毒和建立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广西鼻咽癌防治研究协作组。

据介绍,40年来,协作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国内率先利用腺病毒做载体,构建了治疗性重组腺病毒5型EB病毒潜伏膜抗原2疫苗。该疫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了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目前已经完成,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首次在世界上论证了鼻咽癌具有遗传易感性;在世界上首次进行了“EB病毒VCA-IgA抗体血清学方法鼻咽癌普查和长期追踪”研究,论证了EB病毒VCA-IgA抗体血清学方法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价值,该方法目前仍然是鼻咽癌筛查的首选和主要方法,在全球得到推广应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52700, encodeId=85591652e001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b011018e0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期临床#</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187, encryptionId=5b011018e07, topicName=I期临床)],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c1f24335670, createdName=医生2402, createdTime=Thu Oct 09 17:02:00 CST 2014, time=2014-10-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Radiother Oncol: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较好

  本文在鼻咽癌患者中,比较传统二维放疗和调强放疗的临床有效性和治疗对患者的毒性反应。由Gang Peng等进行的研究发表在Radiother Oncol 9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在2003年7月至2008年10月中,共有616名I期至IVb期无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他们被随机分入二维传统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前组纳入了310名患者,后组纳入了306名患者。研究者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急性和晚

Ann Oncol:中山大学谢芳云发现鼻咽癌行新辅助化疗在生存率方面优于辅助化疗

在2013年4月23日在线出版的《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我国中山大学谢芳云教授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荟萃分析方法,对新辅助化疗(NACT)及辅助化疗(AC)在鼻咽癌(NP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了论证。 该研究对电子数据库及稿件进行了全面搜索,以从符合条件的研究中获取适用于荟萃分析的相关RCT数据。研究人员通过

HIF-1α和GLUT-1可判断鼻咽癌疗效

  最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放疗科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检测鼻咽癌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第4期《中国癌症杂志》。   该研究旨在

Ann Oncol:中山大学张力发现放疗结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结局较好

在2013年5月9日在线出版的《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刊登了我国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力教授等人的一项临床III期研究结果。根据结果,放疗(RT)结合奥沙利铂疗法可增加局部晚期鼻咽癌(NPC)晚期患者在2年时的生存率。该文则对该疗法的长期疗效及晚期毒副作用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对115例局部复发的非角化性/未

JNCI:吸烟影响鼻咽癌发病及诱导EB病毒活动

本研究未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点为广东省,血清EB病毒抗体对抗原裂解期水平增高是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重要预测指标。包括吸烟在内的术中生活因素皆为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者入组的患者为1316名男性患者和1571名对照受试者,以确定鼻咽癌的潜在发病危险因素和诱导EB病毒活动的因素。同时从鼻咽癌的第二高发区和低危发病区分别入组两组独立的健康男性受试者,受试者人数分别为1657人和1961人。他们的数据也

JCO:PET/CT检查可发现远端转移鼻咽癌

我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接受常规检查的鼻咽癌(NPC)患者相比,接受PET/CT检查可以发现更多选段转移的鼻咽癌病例。获益最大的患者为N2-3期疾病和EBV DNA≥ 4000拷贝数/ml的病人群体。相关论文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原文下载】 该前瞻性研究连续招募NPC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PET/CT、常规检查(CWU)和血清EBV DNA定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