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遗传对重度抑郁症异质性的影响

2023-09-19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中的亚组的差异遗传性和部分不同遗传成分的发现为MDD的遗传异质性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为MDD临床亚组提供了更深入的病因学理解。

当谈到重度抑郁症(MDD)时,它被认为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异质性指的是该疾病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虽然我们可以使用标准分类系统来描述和诊断MDD,但这只是对该疾病的症状异质性的一种表征。这意味着不同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标准分类学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和症状组合来诊断和分类疾病的系统。对于MDD,标准分类学可能考虑患者是否有抑郁情绪、失去兴趣或愉悦感、睡眠问题、食欲变更、精力不足、注意力困难、自杀念头等症状。然而,尽管标准分类学可以提供一种诊断框架,但它并不完全反映MDD的病因异质性。

病因异质性是指导致MDD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在不同患者之间的多样性。尽管我们知道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如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但这些因素在不同患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MDD的发病机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导致不同的病因路径。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 MDD 的病因异质性中的遗传特征。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利用瑞典150万人患者登记数据进行调查,并选择了46255名被专家诊断为重度抑郁症(MDD)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深入了解MDD的异质性,研究团队根据临床和心理社会特征定义了九个比较组,并将这些组织成了十八个亚组,这些亚组基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复发性、合并症、自杀倾向、损伤、残疾、住院治疗和诊断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为了研究MDD亚组的遗传力和亚组之间的遗传相关性,研究团队采用了基于兄弟姐妹的设计和经典的定量遗传模型。基于兄弟姐妹的设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遗传因素在MDD发病中的作用,通过比较患者与其兄弟姐妹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来确定遗传贡献的程度。定量遗传模型则是一种用于估计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表型(如MDD)变异的方法。

通过应用这些方法,研究团队能够量化不同MDD亚组的遗传力,即遗传因素在特定亚组中对患病风险的贡献程度。此外,他们还能够评估不同亚组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即不同亚组之间遗传因素的共享程度。这些数据提供了关于MDD异质性的更深入的了解,揭示了不同亚组之间遗传因素的差异和相似性。

FIGURE 1. Heritability and within-comparison genetic correlation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subgroups

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各亚组的遗传力估计范围为 30.5% 至 58.3%。残疾人和青年发病亚组的遗传力 (55.1%–58.3%) 显着高于整个 MDD 样本 (45.3%, 95% CI=43.0–47.5),单次发作 MDD 且无精神合并症的亚组表现出显着较高的遗传力 (55.1%–58.3%)。较低的估计 (30.5%–34.4%)。比较组内亚组之间的遗传相关性估计范围为 0.33 至 0.90。九个遗传相关性中有七个显着小于 1,表明潜在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这些结果与之前使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的工作基本一致。

FIGURE 2.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correlations estimated from Swedish pedigree data and UK Biobank genotype data

总的来说,本研究中的亚组的差异遗传性和部分不同遗传成分的发现为MDD的遗传异质性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为MDD临床亚组提供了更深入的病因学理解。

原始出处:

Nguyen, T.-D., Kowalec, K., Pasman, J., Larsson, H., Lichtenstein, P., Dalman, C., … Lu, Y. (2023).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Evidence From a Sibling-Based Design Using Swedish National Regis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22090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双相情感障碍、MDD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率及其与QOL的关系分析!

由此可见,在中国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烟人数要比MMD更常见。但是所有疾病的抽烟人数是要低于在其他大多数国家所报道的数值。

HUMAN BRAIN MAPPING: 疾病的持续时间影响MDD网络模式

疾病的持续时间似乎对网络模式有影响。MDD患者的网络异常可能因MDD临床亚组的异质性而模糊或隐藏。脑可塑性可能会对病程相对较短的患者出现的异常网络模式产生恢复效应,因为在MDDL中异常可能会消失

JAMA PSYCHIATRY: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与大麻使用障碍的共病情况

研究结果证实了CUD的家族聚集性。患有BP-II的亲属中CUD的风险增加,表明CUD可能与BP-II有共同的基础病症。

Psychiatry Research:重度抑郁症患者认知表现的纵向变化模式

急性发作期的 MDD 患者存在认知异质性。 fMDD 患者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认知亚型,即认知功能保留亚型和认知功能受损亚型。

Nat Commun:重度抑郁症中皮质结构差异与细胞类型特异性的转录特征相关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的精神疾病,通常最先发生于青春期。

JAMA Psychiatry:肠道微生物与脂质代谢在重度抑郁症中的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MDD患者代谢异常的特征,并提供了肠道微生物群与MDD之间的关联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