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女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2023-09-0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CHA2DS2-VASc评分中,女性被赋予1分,因为女性与房颤患者较高的卒中风险相关。老年和心血管疾病可能部分解释了女性房颤患者较高的卒中发生率。

CHA2DS2-VASc评分中,女性被赋予1分,因为女性与房颤患者较高的卒中风险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女性是房颤相关卒中的危险调节因素,而不是房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人员之前报道过,在年龄<75岁且没有其他CHA2DS2 - VASc因素的人群中,女性与卒中风险增加无关。相反,患有房颤的女性在年龄较大或CHA2DS2-VASc评分较高时卒中风险高于男性。在调整其他CHA2DS2-VASc因素后,女性与房颤患者较高的卒中发生率相关。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描述年龄和心血管疾病的性别差异,以探究它们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关系。

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使用了2007年至2019年期间安大略省诊断为房颤且年龄≥66岁的管理数据集。在2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采用病因特异性风险回归来估计与女性相关的卒中的校正风险比(HR)。模型1包括了CHA2DS2-VASc因素,年龄模型分别为66-74岁和≥75岁。模型2将年龄作为一个连续变量,并包含一个年龄-性别交互项。模型3进一步解释了心血管疾病的多发病和标志物。

该队列共纳入了354254名房颤患者(中位年龄为78岁,49.2%为女性)。女性更有可能在急诊科得到诊断,而接受心脏病专家评估、他汀类药物或LDL-C检测的可能性更小,女性的LDL-C水平高于男性。在模型1中,卒中与女性相关的校正HR为1.27(95%置信区间为1.21-1.32)。模型2显示了显著的年龄-性别相互作用,即女性仅与>70岁时卒中风险增加相关。调整心血管护理和多病标志物后,HR进一步降低,因此女性与≤80岁时卒中风险增加无关。

由此可见,老年和心血管疾病可能部分解释了女性房颤患者较高的卒中发生率。

原始出处:

Hifza Buhari,et al.Stroke risk in women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3.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urheartj/ehad508/7248635?redirectedFrom=fulltex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房颤如何分类?有哪些典型心电图表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金标准,本文总结了房颤的分类及心电图表现。

Eur Heart J:房颤诊断后病因特异性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房颤诊断后的死亡率和住院率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对于了解当前房颤治疗的成功或失败至关重要。房颤诊断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住院率下降,而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上升。

房颤的综合管理策略,看“ABC”方案!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房颤管理指南》指出,房颤综合管理适合所有房颤患者,并提出了简易的实施路径——房颤优化医疗方案。

Stroke:房颤患者卒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指标和临床因素

在房颤患者中,一个结合基线MRI白质病变体积和选定血液标志物的模型对剩余卒中风险提供了新的见解,尽管口服抗凝剂的患者比例很高。这可能与制定进一步的预防措施有关。

JAHA:绝经后妇女失眠、应激事件和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与房颤的关系

在绝经后妇女中,两组社会心理应激源被发现与房颤的发生有显著关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