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3:2023 ESC心内膜炎管理指南

2023-08-2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荷兰阿姆斯特丹——2022年8月25日:第71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重磅公布了《2023 ESC心内膜炎指南》,并在《欧洲心脏杂志》(

Image

荷兰阿姆斯特丹——2022年8月25日:第71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重磅公布了《2023 ESC心内膜炎指南》,并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在线发布。指南指出,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异常等一些特殊的心脏疾病或需要起搏器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牙齿和皮肤卫生,以帮助预防罕见但可能致命的心内膜炎和瓣膜感染。

预防罕见但可能致命的心内膜炎和瓣膜感染。 指南工作组主席、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Michael Borger教授表示:“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疾病,可以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症状,因此可能难以诊断,因此,患者教育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有瓣膜性心脏病或曾接受过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和识别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的感染,最常见的是心脏瓣膜。它发生在细菌或真菌进入血液时,例如通过皮肤感染,牙科手术和外科手术。症状包括发烧、盗汗、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咳嗽、头晕和晕厥。感染可导致瓣膜破坏、脓肿以及形成微生物和细胞簇,这些微生物和细胞可以分裂成较小的部分,流向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栓塞,也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和卒中。 全世界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近14例新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超过66,000例患者因此死亡。“死亡率极高,因此高危患者的预防策略至关重要,”指南特别工作组主席、西班牙巴达洛纳德国Trias i Pujol大学医院的Victoria Delgado博士说。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可导致心脏内膜和心脏瓣膜的感染。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发烧、盗汗、体重减轻、咳嗽、头晕和晕厥等,可能导致瓣膜破坏、脓肿以及形成微生物和细胞簇,从而流向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栓塞,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和卒中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异常等一些特殊的心脏疾病或需要起搏器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牙齿和皮肤卫生。

此外,在进行口腔或牙科手术时,建议在手术前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在那些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中。 抗生素预防的主要目标是口腔链球菌。然而,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和口腔卫生状况的不理想,口腔链球菌中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和增强令人担忧。因此,需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并避免自我用药。

该指南还为中高危患者推荐了以下的预防措施:

  1. 每天两次牙齿清洁。
  2. 每年进行两次专业的牙齿清洁(对于高危患者)或每年一次(对于中危患者)。
  3. 如果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发烧,应该咨询全科医生。
  4. 严格执行皮肤卫生护理。
  5. 对慢性皮肤病进行积极治疗。
  6. 定期进行伤口消毒。

同时,指南不鼓励进行身体打孔和纹身。

指南还针对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推荐。诊断是基于临床怀疑、血培养和影像学结果。超声心动图是一线影像技术,新的诊断标准包括其他影像技术的发现。当感染波及自体心脏瓣膜、人工心脏瓣膜和植入心脏装置(如起搏器和除颤器)时,新增了有关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核成像和磁共振成像以及新型诊断算法的推荐。

心内膜炎治疗的目的是治愈感染并保持心脏瓣膜功能。该指南建议将从血培养中确定的合适的抗生素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持续治疗时间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心力衰竭或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需要手术清除感染物质并引流脓肿,并防止栓塞。由于生存率的提高,手术时机整体应该较此前推荐的时间更早。

心内膜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卒中。关于卒中患者手术时机的决定必须平衡手术过程中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与延迟手术治疗的风险。新的推荐是对栓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紧急心脏瓣膜手术,但延迟出血性卒中患者的手术。此外,血栓切除术(通过导管抽吸血栓)可以考虑在特定的卒中患者中进行。

在指南中,新增了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和共同决策。Borger教授说:“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治疗时间长,可能会使患者和家属情绪困扰。患者必须处于护理的中心,才能取得最佳的身心效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23:口服降阶抗生素治疗心内膜炎的长期疗效(POETry研究)

据Mia Pries-Heje教授在ESC 2023-LBS2专场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将POET试验的治疗方案应用到真实临床实践中是可行的,安全且能够有效缩短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

JACC: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9.5%,8年累积发生率为16.9% ,每100人·年的年化发生率为2.2%

五部新指南亮相ESC,要点一文总结!

本文介绍了五部指南的关键要点!

人感染猪链球菌导致心内膜炎1例

作为检验科的微生物实验室,传统的培养技术不能丢,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是医生手中的指挥棒,检验与临床需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临床医生需要检验结果的支持和鉴别,才能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疾病。

认识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少量存在人体液中,在感染性疾病中不同程度的升高。

J INTERN MED: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微生物病因学分析

在世界范围内,人工心脏瓣膜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主动脉瓣疾病中,较年轻的患者通常采用机械心脏瓣膜,而较年长的患者通常采用生物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