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 点击跳转

JCC: 与戒断治疗相比,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继续使用抗TNF药物并不划算

JCC: 与戒断治疗相比,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继续使用抗TNF药物并不划算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TNF)治疗占与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的医疗保健支出的31%。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停用抗TNF可以减少副作用和感染,同时减少医疗成本支出。

MedSci原创 - 克罗恩病,生物制剂,溃疡性结肠炎 - 2020-11-22

NEJM:青少年皮肌炎钙化病-病例报道

NEJM:青少年皮肌炎钙化病-病例报道

考虑到患者顽固性青少年皮肌炎和严重的钙化病,开始使用单抗、沙度胺和氢氧化铝治疗。治疗后两个月,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皮疹褪色有所改善。

MedSci原创 - 青少年,皮肌炎,钙化病 - 2019-10-17

Aliment Pharm Therap: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托法替布vs生物制剂

Aliment Pharm Therap: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托法替布vs生物制剂

发表于《Aliment Pharmacol Ther》上的一项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对托法替布和生物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进行了比较性评估。

环球医学网 - 中度,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托法替布,生物制剂 - 2018-03-07

IBD: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使用激素和生物制剂的注意事项

IBD: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使用激素和生物制剂的注意事项

皮质类固醇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可能会限制全身激素的使用。口服或者是局部使用第二代皮质类固醇和生物治疗是目前IBD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篇文章进行了皮质类固醇和生物制剂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分析。

MedSci原创 - Corticosteroids,Biologic,Therapies,ulcerative,colitis - 2017-10-16

怀孕和哺乳期抗风湿病药物的使用建议权威发布

怀孕和哺乳期抗风湿病药物的使用建议权威发布

近日,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对孕前、孕期和哺乳期使用抗风湿病药物,给出了4条总体原则和11条具体建议。

药师360 - 抗风湿病药物,孕期,哺乳期 - 2016-06-20

生物制剂DMARDs治疗方案的常见临床问题

生物制剂DMARDs治疗方案的常见临床问题

生物制剂DMARDs治疗方案的常见临床问题

生物制剂Biotech -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 2022-09-07

2019 ASH指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019 ASH指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皮质类固醇类药物,IV免疫球蛋白,抗-D免疫球蛋白,单抗,脾切除以及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网络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2019-12-09

DCR: 克罗恩病肠切除吻合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DCR: 克罗恩病肠切除吻合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克罗恩病患者术后易发生腹内感染性并发症,会大幅增加医疗开支和延长住院时间,本项研究旨在探究肠道切除和克罗恩病原发性吻合术后腹内脓毒症并发症的预测模型。

MedSci原创 - 克罗恩病,吻合术 - 2020-04-19

西安杨森旗下类克为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生物制剂新选择

西安杨森旗下类克为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生物制剂新选择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类克®(REMICADE®),即注射用西单抗,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有医学禁忌的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年患者,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

网络 - 西安杨森,溃疡性结肠炎 - 2019-02-18

IBD:药物治疗监测可提高小儿克罗恩病患者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的保留率

IBD:药物治疗监测可提高小儿克罗恩病患者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的保留率

近年来,抗肿瘤坏死因子α(anti-TNFα)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已被广泛使用。本项研究旨在研究其对克罗恩病(CD)小儿患者长期药物保留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MedSci原创 - 克罗恩病,抗肿瘤坏死因子 - 2020-08-03

Ann Rheum Dis:传统DMARD联用泼尼松龙诱导缓解有效且可达5年

芬兰学者研究发现,联用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和泼尼松龙可使大多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达到诱导缓解和最大程度地抑制影像学进展,这些效果可达5年;起始治疗时加用西单抗6个月并不进一步改善上述结果

中国医学论坛报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传统DMARD,联用泼尼松龙,诱导缓解,有效达5年 - 2014-11-05

BMJ(评述):许多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会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尽管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会使临床医生感到担忧,但Hay[1]等认为该发现并不重要并且通常不需要治疗。本文作者也认同此观点。下面将对Hay等的研究(Hay D, Hill M, Littlewood T. Neutropenia in primary care. BMJ 2014;349:g5340.)进行评论。由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风湿性病人中很常见。我们承认在社区医疗中这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

MedSci原创 - 风湿性疾病,抗风湿药物,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2014-11-07

JAMA Dermatol:生物制剂可减少银屑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进展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Humira (阿达木单抗, AbbVie)、Enbre

MedSci原创 - 冠状动脉疾病,生物制剂,银屑病 - 2016-07-15

TNF抑制剂致皮肤癌及感染风险增高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具备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源性炎性介质,其既参与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的发生,又有抗感染和抗癌的作用。近10年来,临床已将能阻断或下调TNF炎症反应活性的抑制剂(TNFi),如TNF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斑块型银屑病以及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多种炎性疾病。   然而,随着TNFi应用的增多及疗程

TNF抑制剂,皮肤癌,感染 - 2011-12-07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病率、致病机制和预防

对于要经历化疗的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来说,HBV在免疫抑制的肿瘤病人中的重激活是一个临床难题。因为HBV的重激活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而且会中断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来自意大利贝尔加莫的肿瘤学和血液学中心的M. Mandalà教授对免疫抑制的肿瘤病人中HBV的再激活的发病率,致病机制以及临床处理进行了综述。该综述还评价了主要的预防措施的意义。该综述发表在2013年7月的Criti

丁香园 - 乙肝病毒,发病率,致病机制,预防 - 2014-02-1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