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EGFR信号转导通路 点击跳转

【盘点】2017年9月21日刊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7年9月21日刊Blood研究精选

2017年9月21日刊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7-09-28

PNAS:昼夜节律影响肝脏中代谢产物

PNAS:昼夜节律影响肝脏中代谢产物

通过分析肝脏中数百种代谢产物,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表观遗传学与代谢中心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昼夜节律即我们自己的身体时钟,能极大地控制我们机体的关键构件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血脂等的产生。 他们确定了600多种肝脏来源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是由代谢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对维持和促进细胞的健康和成长很重要。这些代谢物中约60%被认为是内源性生物钟依赖性的,以往认为只有约15%由生物钟调控。 24小时的昼夜节律

MedSci原创 - 昼夜节律,肝脏,糖尿病 - 2012-03-23

Nature:抑制大肠杆菌毒性的“秘密武器”已揭秘,新的抗生素还会远吗?

Nature:抑制大肠杆菌毒性的“秘密武器”已揭秘,新的抗生素还会远吗?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寄生菌,是否致病主要看大肠杆菌的类型。从结构上来说,大肠杆菌具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膜:内膜和外膜。内膜是磷脂双分子层,而外膜是不对称的,单层磷脂形成内表面,脂多糖(LPS)衬

生物探索 - 大肠杆菌毒性 - 2020-08-14

Nat Genet :BAHCC1蛋白介导基因沉默和癌症发生的机制

Nat Genet :BAHCC1蛋白介导基因沉默和癌症发生的机制

研究人员对BAHCC1的兴趣最初来自与癌症(尤其是白血病)的联系。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和骨髓的癌症。美国癌症协会估计,今年美国将有超过60000人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该疾病将导致23000多人死亡。

Bio生物世界 - 癌症,基因沉默,发生机制 - 2020-11-05

刘颖团队利用CRISPR筛选,鉴定mTORC1感应氨基酸的调控蛋白ILF3

刘颖团队利用CRISPR筛选,鉴定mTORC1感应氨基酸的调控蛋白ILF3

该研究通过全基因组CRISPR筛选鉴定了mTORC1感应氨基酸过程中的调控蛋白,并解析了其中一个新的调控蛋白ILF3调控mTORC1的分子机制,为mTORC1感知氨基酸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支持。

“生物世界”公众号 - CRISPR筛选,ILF3 - 2023-04-11

Sci Trans Med:厉害了,中国科学家在ICU杀手脓毒症上取得重大突破,每年数千万患者或因此受益

Sci Trans Med:厉害了,中国科学家在ICU杀手脓毒症上取得重大突破,每年数千万患者或因此受益

2017年10月19日,《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唐道林博士课题组联合陆军军医大学蒋建新教授课题组的一项重磅研究成果!

奇点网 - 脓毒血症,败血症,ALK,免疫 - 2017-10-21

Cell Mol Immunol:杜昌升教授研究组发现G蛋白Gαq参与调控多发性硬化症发生

Cell Mol Immunol:杜昌升教授研究组发现G蛋白Gαq参与调控多发性硬化症发生

近日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CMI)杂志在线发表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杜昌升教授、交大医学院刘俊岭教授、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谢欣教授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Deficiency of G protein Gαq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impaired DC-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G蛋白,Gαq,多发性硬化症 - 2017-04-21

CELL:线粒体过度激活导致社会行为障碍

CELL:线粒体过度激活导致社会行为障碍

社交障碍经常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递质改变有关。虽然线粒体功能对大脑的平衡至关重要,但线粒体功能的损伤是否会导致社会行为障碍仍是未知数。

MedSci原创 - 线粒体,精神分裂症,自闭症,GABA - 2020-05-17

【盘点】近期肾癌研究进展(二)

【盘点】近期肾癌研究进展(二)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肾腺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据调查,肾细胞癌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

MedSci原创 - 肾癌 - 2020-12-30

Development Cell:乳腺癌细胞利用外囊泡“对话”挟持正常细胞

Development Cell:乳腺癌细胞利用外囊泡“对话”挟持正常细胞

导言:乳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侵袭性癌症类型。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显著,这主要得益于早期发现以及治疗方式的改善。然而,乳腺癌细胞究竟是如何侵袭周围正常细胞

转化医学网 - 乳腺癌 - 2020-08-18

J Invest Dermatol:NF-κB1通过诱导Vγ4+Vδ4+γδT17细胞参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J Invest Dermatol:NF-κB1通过诱导Vγ4+Vδ4+γδT17细胞参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

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自身抗原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Nf-kb1通过促进Vγ4+Vδ4+γδT17细胞的增殖,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MedSci原创 - 银屑病,过敏与免疫反应,NF-κB1,Vγ4+Vδ4+γδT17 - 2021-12-23

Adv Healthc Mater:新型原位免疫刺激策略可协同增强PDT的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的纳米颗粒,将PDT,抗氧信号转导和CpG佐剂结合起来作为原位肿瘤疫苗,以增强PDT后的宿主抗癌反应。

网络 - 2019-11-25

CSMO 2014:张国君教授谈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机制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其有效性通常受到耐药的制约,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修饰剂(SERMs)类他莫昔芬的耐药可能有许多信号分子途径参与其中,ER功能相关的分子信号传导途径及其辅助因子的相互作用

医学论坛网 - 乳腺癌,内分泌,耐药 - 2014-07-21

征文内容

(一)肿瘤基础医学1、病毒与肿瘤2、肿瘤相关抗原与蛋白组学3、肿瘤功能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易感基因)与药物基因组学4、细胞凋亡与细胞分化5、细胞周期调控与信号转导6、肿瘤细胞外基质与转移7、肿瘤微环境与血管形成

会议 - 2009-05-06

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药效存在中西差异

  癌症至今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健康杀手。肺癌,更是杀手中的“大哥大”,它每年要夺去60万中国人的生命。据统计,平均每隔30秒钟,我国就有1个人死于肺癌。   经过多年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及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发现了中国人身上特有的肺癌驱动基因,并基于上千例的临床试验,证明了靶向药物“易瑞沙”对东亚人种的特殊有效性,为中国乃至世界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在

南方日报 - 肺癌,靶向药物,个性化治疗 - 2013-05-2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