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会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2017-09-05 佚名; 生物谷

根据最近发表在《The BMJ》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接受教育会降低人们患心脏病的风险。根据研究者们的说法,这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越久,那么患冠心病的风险将会降低。虽然此前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受教育与冠心病发生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这一联系或多或少受到了其它因素,例如饮食以及体育锻炼等的影响。因此,此前我们一直不清楚是否一个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会影响其心脏病发生的风险。&nbsp

根据最近发表在《The BMJ》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接受教育会降低人们患心脏病的风险。根据研究者们的说法,这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越久,那么患冠心病的风险将会降低。

虽然此前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受教育与冠心病发生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这一联系或多或少受到了其它因素,例如饮食以及体育锻炼等的影响。因此,此前我们一直不清楚是否一个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会影响其心脏病发生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相关性的本质,来自伦敦学院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们分析了教育是否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风险因子。通过对543733名志愿者进行遗传分析,作者们发现了162个与受教育时间有关的基因。由于该手段利用了遗传信息,因此避免了观察性试验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这一结果也更好地说明了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

结果显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久,那么患冠心病的风险也就会越低。特别地,接受3.6年的教育(相当于大学本科的时间)会降低三分之一患冠心病的风险。对于接受教育时间较长的人群来说,其遗传偏好性会往低吸烟概率、低BMI指数等方向发展。而作者认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冠心病的发生。

当然,这一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没有完全地解释遗传差异是如何改变受教育时间的。但大量的样本数量以及遗传随机性的控制避免了很多混杂因素的存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人造肉——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新福音

我们对红肉的欲望似乎永不满足,这对健康和地球都不好。不过,具有可持续性的“代肉”正跃跃欲试,不过真的有人愿意尝试这种新型“肉食”吗?

ESC 2017:空气温度是心脏病发作的外部诱因

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28万名患者进行了长达16年的研究表明:空气温度是心脏病发作的外部诱因。调查结果于8月28日在ESC(EuropeanSociety of Cardiology)大会上公布。

JACC-Cardiovasc imag:冠状动脉钙化是确定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的“风向标”

近些年来,心血管疾病不断增加,由于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也不再少数。近期,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找到了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近日发表于《JACC:心血管成像》杂志上的文章指出,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指标,那就是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冠状动脉钙化通常被视为一种“不良”的现象,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了疾病的预后效果。

BMJ:教育水平的增加与心脏疾病风险降低有关

英国医学期刊上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教育水平的增加与心脏疾病风险降低有关。研究者称,这些调查结果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证据,即人们在教育中花费的年数增加,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会降低。

单身汪目瞪口呆 婚姻有助提高心脏病发作存活率

英国阿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婚姻是心脏病发作后能否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响有着相关重要风险因素的患者的存活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和方案是什么?

68岁男性患者20年反复咳嗽咳痰,后伴喘憋,加重1月余。入院时病情重,无法行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室充盈异常,故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伴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患者19天后好转出院。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治疗方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