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否有义务响应飞机上的医疗援助?

2017-09-16 佚名 生物探索

作为一名医生是否有义务响应飞机上的医疗援助?这是一篇由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的一名医生以第一人称发表的探讨性文章,发表在9月12日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1. 作者提出医生有没有义务参与空中医疗援助的问题据估计,与地面专家沟通的飞行医疗紧急情况发生率约为600次航班中的一次。这还是对所有飞行中医疗紧急情况的最低估计。文章开头作者就回顾了自己在医生生涯中飞机上给予的医护支援。这种情况发生

作为一名医生是否有义务响应飞机上的医疗援助?这是一篇由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的一名医生以第一人称发表的探讨性文章,发表在9月12日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

1. 作者提出医生有没有义务参与空中医疗援助的问题

据估计,与地面专家沟通的飞行医疗紧急情况发生率约为600次航班中的一次。这还是对所有飞行中医疗紧急情况的最低估计。文章开头作者就回顾了自己在医生生涯中飞机上给予的医护支援。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繁性和措手不及让作者思考医生的义务问题。

作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义务回应?他在文章中指出除非有先前的医患关系,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生没有法律援助的义务。不过在许多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医生确实有法律责任来回应。在美国,应对紧急情况者受到法律保护,但严重过失或故意伤害除外。

但是成为医生是不是就有道德上的责任来回应呢?作者认为这个义务也可能受制于他的纪律或最近的经验,也会受到紧急情况的特殊影响。在封闭的航空客舱,运用医疗专业知识更受限制。作者就有没有责任平时就为有可能的紧急情况做准备?和非医务人员的乘客的责任是什么?也都提出了问题。

2. 对参与空中医疗援助该怎么做给出个人观点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医学院院长的作者提供了自己个人的一些观点。作者认为即使他已经远离了长期照顾病人的直接责任,他也是有义务对飞行中医疗紧急情况下的援助请求做出回应的。即使只有他一个人提供帮助,挺身而出是最好的榜样,其他人也会主动。

当遇到不能处理的情况或需要帮助,应该向乘务员宣布医疗救助的需要。如果有一个以上的医学专业人士做出回应,作者认为重要的是要迅速评估他们的凭据和推断的能力,允许最有能力的人负责救助。

虽然在空中的急救护理规范上是有改进的空间,作者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是保证机组人员能处理较小的医疗问题;根据协议,在合格的乘客帮助下对严重的医疗问题进行处理。作者告诉大家商业航空公司都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医疗包,其中包含静脉注射设备、呼吸囊和一些药物。最放心的是知识上面,可以通过机组人员与地面上的急救医生通话。

3. 此文对于我国“压力山大”的医生们也是很好的参考

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大家都思考或顾虑的问题引起医务人员共鸣,然后以自己为例告诉年轻医生在医疗条件有限的飞机上面对紧急问题应该怎么办。是一篇很有正能量的观点性文章。虽然我国有很多医患问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不过从网络上,比如“知乎”的专题讨论:“作为医生,在飞机、火车等旅途中听见广播里说有一名旅客需要诊治,会怎么做?”来看参加过医疗紧急救援的医生的感觉很多都是“压力山大”。作为小编对医生点赞的同时,为医生推出这篇文章,文中对年轻医生该如何看待紧急救援和如何做都给出了很好的意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而优则仕有几分可能?

近几年,台湾地区的政界出现了一个现象:多位重量级政府官员都曾为医生。在人们的印象中,身穿白大褂、手握手术刀有点刻板的医生们和西装革履、高谈阔论的政客们似乎并不是一类人。医生跨界从政是台湾独有的现象还是医而优则仕有天然的优势?

一起恶性伤医事件:开水淋医生!

今天早上,在湖南一公立医院发生一起伤医事件

取消晋升职务职称7年,医生抄袭论文被严惩!

震惊中国学术界的“施普林格撤稿事件”有了后续。

危急时刻他们出手相助,河南这3名医护人员共获两万奖励

在郑州地铁上,一名男孩突然吐血,同车医生刘垒冲上前抢救;在成都开往郑州的火车上,一名老人突发急症,两名护士先后跑过去参与救治。近日,本报报道的这两组医护人员,分别收到了万元公益奖励。日前,郑州第七人民医院(郑州七院)急诊科医生刘垒和护士卢静如救人的事迹,引起公众关注。然而,在火车上参与救人的另一名护士,只知道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上班,却没有姓名,所以一时难以找到(详见本报8月19日AⅠ·05版《危急时

十佳住培基地出炉!学员待遇哪家强?

9月10日,教师节。9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100位“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同时公布的,还有十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称住培)基地负责人。相信这份名单会对医生选择培训基地有参考价值。

抑郁症产妇顺产异常焦躁 医生跪地全程紧握其手陪产

为了安抚抑郁症产妇情绪,医生跪地全程握着产妇的手陪产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产妇成功顺产一名健康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