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科学家首次使用智能手机远程治疗糖尿病

2017-04-28 林小春 新华社

中国与瑞士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集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智能诊疗新系统,通过动物实验首次实现用智能手机超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该治疗方法降血糖效果见效非常快。

中国与瑞士科学家26日宣布,他们开发了一种集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智能诊疗新系统,通过动物实验首次实现用智能手机超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

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负责研究的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海峰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首先人工设计合成一种定制化细胞,能在远红光照射下分泌降血糖药物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样肽;然后,结合合成生物学与光遗传学多种技术,设计开发了由血糖仪、智能控制器和智能手机三部分组成的诊疗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小鼠的血糖值由血糖仪读取获得后,通过蓝牙等方式传送至智能手机进行分析,当血糖值高于预先设定安全血糖阈值时,智能手机将给类似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器发送命令,后者将通过电磁场作用打开预先移植在小鼠体内含有定制化细胞的水凝胶LED(发光二极管),定制化细胞在远红光照射下产生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样肽,从而达到维持血糖稳定的目的。

该治疗方法降血糖效果见效非常快,糖尿病小鼠只需要远红光照射1至2小时,血糖值就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目前,全球有超过4亿人患有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叶海峰说,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使用远红光照射治疗糖尿病小鼠具有方便、安全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策略。

他表示,这种远程智能诊疗新系统能根据患者自身的血糖特征自动诊断、产生适量的降血糖药物、维持血糖的稳定,“为实现糖尿病的个体化、数字化、全球化精准化治疗奠定基础”。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改善移植所用的细胞系或直接使用患者自身细胞,以降低未来临床免疫原性风险,并改善水凝胶LED的供电方式,使其更具有安全、长效等特性,符合临床所需。最终目标是开发全自动个体化诊疗系统,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患者血糖并进行个性化治疗。

美国怀俄明大学教授马克·戈梅利斯基在同期杂志配发的评论中说,这项工作“让我们兴奋地一瞥未来基于智能细胞的治疗”,届时我们也许将看到大街上的人戴着时尚LED腕带,这些腕带能在智能手机的控制下照射植入人体的细胞,从而释放治疗药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Faseb J:维生素A会造成肥胖和糖尿病?

【维生素A+高脂饮食=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维生素A是人体维持正常运作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但是今天在芝加哥的“实验生物学2017”实验生物学年会上提出的新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中正常水平的维生素A可能会对与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相关的肝脏基因的表达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人员给两组老鼠喂食高脂肪饮食8周。一组消耗正常量的维生素A(“足够”),而另一组则食用缺乏该营养物质(“缺乏”)的食物。研究小组每周测量大鼠体

Ophthalmology:青少年T1 DM或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几何?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2017年4月,发表在《Ophthalmology》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青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风险因素,并比较了1型糖尿病(T1DM)与T2DM的DR率。

Neurology:长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的影响

生活方式干预对II型糖尿病患者降低体重和提高自我体力方面效果显着,但对于预防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无明显优势

SCI IMMUN:我们找到了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缺失的一环

最近,加拿大大学健康网络(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的科学家们发现,高脂饮食和肥胖症可能会使肝脏中抗击病毒的“英雄”免疫细胞变成“破坏分子”,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 2 型糖尿病的风险。这一发表在《科学》子刊《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指出,在肥胖症等特定条件下,受到 I 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激发的肝脏中 CD8 阳性 T

Lancet Diabetes Endo:2015年全球糖尿病总花费达1.31万亿

糖尿病导致了沉重的全球经济负担,其巨大的花费不但影响发达国家同时对发展中国家以及欠发达地区同样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关于HbA1c,不得不说的五件事!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这项指标不少患者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总结了相关内容,帮您一步到位向患者说个明白! 误区一  数值越接近正常越好 不少患者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标准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5.9%),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糖尿病治疗强调个体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