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胆囊疾病MRI一键入门

2022-08-20 放射沙龙 放射沙龙

胆囊及胆道MRI可评估解剖,并提供部分生理活动信息,对于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均有帮助。

虽然超声是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但对于肥胖患者,超声分辨率较差,胆囊及胆道MRI可评估解剖,并提供部分生理活动信息,对于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均有帮助。因此胆囊MRI在胆囊疾病诊断及随访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影像科、肿瘤科、感染科、消化科医生的医生均应该熟悉胆囊及胆道MRI。胆囊疾病较常见疾病有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少见疾病有胆道功能性运动障碍、胆囊腺肌症等。

 胆囊是位于肝脏后方的梨形囊状结构,位于肝脏IV和V段间的胆囊窝内,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与胆囊管相连。长约7-10cm,宽约2.5cm,正常情况下胆囊壁厚<3mm,容积约30-50mL,胆汁内的胆固醇饱和后可能结晶析出,导致胆结石形成。

 胆囊解剖示意图

三维MR胆管成像

胆囊MRI扫描步骤包括:

T1同反相位、T2、MR胆管功能成像、对比剂增强胆管成像、动态增强T1压脂扫描等。扫描前应禁食8-12小时。胆囊在T2是低信号(黑),胆囊壁在T1是中高信号;正常胆汁在T2是高信号,禁食后胆汁在T1是高信号。但泥沙样结石在T1、T2也可为中高信号。T1压脂动态增强扫描可使胆囊壁、胆管结构清晰,同时可用于观察肝脏及肝内转移病灶。

左图 冠状位T2可见胆囊内少许低信号,右图轴位T1可见少许稍高信号,考虑为泥沙样结石。

胆结石

胆结石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发生于10%的人群,大部分无症状,MRI常偶然发现胆囊病变。胆固醇结石在MRI T1、T2均表现为低信号。但胆色素结石可能在T1为高信号,T2仍为低信号。

图 45岁女性,右上腹痛就诊。左图:冠状位T2 可见结石呈低信号。右图:二维MR胆管成像,该层面未见结石。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胆结石最常见并发症,常因结石嵌顿胆管出现,胆囊炎时胆囊壁常常增厚>3mm,严重时可发送坏死穿孔。超声是最常用诊断方法。胆囊炎时,胆囊壁在T2表现为高信号,增厚>3mm,可继发胆周积液,肝组织水肿,此时胆汁在T1也可表现为低信号。

图为81岁男性,丙肝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轴位T2可见胆囊壁明显增厚,为稍高信号。另可见脾大。

图 77岁女性,结石病史,突发右上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T2可见胆囊壁增厚,不规则,胆囊壁和周围肝组织水肿。胆囊颈可见结石。

对比剂增强扫描时,压脂序列可见胆囊壁、周围脂肪、周围肝组织强化。如胆囊壁部分坏死,就会出现“边缘中断”。有时虽然无结石,糖尿病患者或胆囊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胆囊内可见细菌产生的气体,CT容易发现。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常见于有症状胆囊疾病,胆囊萎缩,壁增厚。慢性胆囊炎MRI增强扫描时,胆囊壁的增强往往比较缓慢,增强比较均匀,与胆囊癌不同。

 

图 慢性胆囊炎患者 患者47岁女性,右上腹痛。A为轴位T1、B为T2压脂、C为T1增强动脉期、D为增强门脉期。可见胆囊壁增厚、分层,但未中断。因周围腹膜水肿,胆囊周围A图T1可见低信号,B图T2可见胆囊周围高信号。C、D可见胆囊壁渐渐强化,但周围水肿不强化。

Mirizzi综合征

Mirizz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胆囊、胆管疾病,其特点是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肝总管狭窄、梗阻,并发胆囊炎、阻塞性黄疽和肝功能损害。分为单纯肝总管梗阻或2型 、肝总管坏死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等型。

图Mirizzi综合征示意图

MR胰胆管成像可见胆囊颈、或肝总管和胆囊管结合处的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壁增厚炎症。

42岁Mirizzi综合征患者,右上腹痛、发热、呕吐、白细胞升高、高胆红素血症。超声提示胆结石和肝内胆管扩张。左图MR胆管成像,可见肝内胆管扩张,肝总管梗阻变细(上箭头),下箭头指的是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部。中图为T2,可见胆囊内和胆囊管内致密结石。右图为T1压脂增强动脉期,可见胆囊壁明显增厚(箭头)。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是常见非炎性良性病变。黏膜增生肥厚,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穿至肌层深部,窦与胆囊腔之间有管道相连,形成假性憩室。肌层明显增生,胆囊壁显著增厚,囊腔变窄。分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节段型有时表现为胆囊中部环形增厚,胆囊形态似“沙漏”。弥漫性在增强扫描可见早期粘膜强化,后期浆膜强化。局限型表现为胆囊底部局灶、半月形增生结节。

MR可见肌层增厚,串珠征是特征性表现,指的是T2上胆囊壁内多发高信号致密结节(罗-阿窦)。

图 51岁男性,1为增强CT可见胆囊底局部增厚,轻度强化。2是T2图像,可见胆囊壁增厚(箭头)和粘膜层稍高信号。3是增强MR,可见胆囊底仅轻度强化。4为另一患者,4、5均为T2可见胆囊底增厚,且可见高信号小结节(即罗-阿窦)。6是T1增强扫描门脉期,可见胆囊壁强化。

胆囊癌

胆囊癌是胆系常见肿瘤,与胆囊慢性炎症有关,常起源于胆囊颈,通常发现时已较晚,预后较差。侵犯胆总管、肝内胆管、肝总管时,可能出现黄疸。癌胚抗原可升高。病理学上主要为腺癌。胆囊癌主要表现为浸润型侵犯肝脏,也有表现为粘膜下占位及黏膜增厚。

无症状胆囊粘膜增厚超过1cm提示该诊断。T2表现为不规则高信号,T1常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均可见强化,增强早期边缘强化不规则,而慢性胆囊炎其增强后强化规则。部分胆囊癌也表现为粘膜下肿物,常大于1cm。T1上肿物为中等信号,突入胆囊。T2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强化,且持续强化,而良性病变往往不持续强化。

图 73岁 胆囊癌患者,左图T2压脂、中图T1增强动脉期,右图门脉期都可见胆囊壁明显不均匀增厚。粘膜和粘膜下层显示不清。可见结石(小箭头)。 

A图轴位T2压脂,B图T1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内T1高信号,T2低信号“肿物”,但胆囊壁不厚。C、D为2个月后复查,可见肿物已经消失。提示为泥沙样结石,同时胆囊壁内不光滑,提示炎症。

图 胆囊占位。A图为T1压脂,可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底可见占位。T1为中高信号。B图为T2压脂,可见不均匀等信号。C图为T1增强动脉期,可见胆囊边缘不规则,与肝脏界面不清,提示肝脏侵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42008, encodeId=dc6f12420081a, content=好,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thirdwx.qlogo.cn/mmopen/vi_32/DYAIOgq83eqqG6t2c37wzHk9fwGzUyKu1fzsqollViaT6dtJe99YXU6tD2tL6xTicm94wHc0cJ6cIdMiaXVYDgw5g/132, createdBy=ba745126720, createdName=The flash, createdTime=Tue Aug 30 10:22:17 CST 2022, time=2022-08-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2-08-30 The flash

    0

相关资讯

NEJM:气肿性胆囊炎-病例报道

手术后患者康复,并接受10天的抗生素治疗。在出院后4周的一次随访中,他表现良好并且没有腹痛。

JGH Open: 在极老的患者中是否始终需要彻底清除结石以治疗胆总管结石

内窥镜下结石切除有一些并发症。尽管全世界范围内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已显着增加,但是对于极度老年患者完全内镜下结石的必要性的信息很少。这项研究旨在评估在极度老年患者中完全内窥镜清除结石的安全性

IBD: 胆囊切除术对克罗恩病患者长期疾病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胆囊切除术(CCY)是最常进行的腹部手术之一。但是,CCY在改变胃肠道生理和解剖结构(例如克罗恩病(CD))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表征。

Helicobacter:胆结石&胆囊炎的又一危险因素,快来看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癌、胆管癌、胆结石、胆囊炎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胆囊癌和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此外,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亚洲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从3.1%上升到10.7%。胆囊癌、胆管癌等胆囊恶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胆结石等密切相关;

盘点:胆石症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癌、胆管癌、胆结石、胆囊炎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胆囊癌和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此外,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亚洲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从3.1%上升到10.7%。胆结石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同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有关,异常胆囊收缩、肝肠循环均可导致胆结石形成;此外,胆囊炎的发生可能同胆结石、感染关系密切。

2018 日本指南: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的抗生素治疗

2018年1月,日本肝胆胰腺外科学会(JSHBPS)更新发布了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的抗生素治疗指南,抗生素治疗是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本文主要针对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提供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