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成青年男性急性心梗的“头号杀手”

2012-06-09 张辉摘编 医学论坛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李昭、李志忠等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低血红蛋白血症是青年男性发生急性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6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急性心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青年男性(年龄≤44岁)共200例,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李昭、李志忠等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低血红蛋白血症是青年男性发生急性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6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急性心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青年男性(年龄≤44岁)共200例,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青年男性104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急性心梗老年男性89例为老龄对照组,观察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清尿酸、血脂、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表示。

  结果显示,1)与青年男性对照组比较,青年男性心梗组在吸烟、肥胖、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较多(均P<0.05) ,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高(P<0.05),血红蛋白较低(P<0.05)。

  2)罗杰斯回归分析显示,与青年男性急性心梗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低血红蛋白血症。

  3)青年男性心梗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正常14例,单支病变109例,其中前降支病变69例;双支病变42例;三支病变35例。青年男性心梗组中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男性心梗组(P<0.05)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08306, encodeId=d34313083067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323522e50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心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275, encryptionId=8323522e503, topicName=急性心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fa4f352, createdName=chenlianhui, createdTime=Mon Jun 11 13:18:00 CST 2012, time=2012-06-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BMI诊断是否靠谱,可能漏诊近4成肥胖患者

文献标题:Measuring Adiposity in Patients: The Utility of Body Mass Index (BMI), Percent Body Fat, and Leptin.期刊来源:PloS one.2012;7(4):e33308.期刊影响因子:4.441 以体脂百分比为最佳替代指标,空腹瘦素水平校正可提高BMI对肥胖的诊断准确性    根据一

Nat Commun:DNA甲基化和肥胖之间的关系

近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四川农业大学和华大基因研究人员报道了猪脂肪及肌肉组织中的DNA甲基化信息,探究了DNA甲基化与肥胖之间的关系。 肥胖可以被视为一种流行病,在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有较大风险。肥胖已成为一些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成人人口中约58%的人可能超重或患有肥胖。 为了

Arch. Dis. Child:剖腹产或增孩子肥胖风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生孩子选择剖腹产,而新一期英国《小儿疾病文献》(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杂志刊登报告说,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出现肥胖症症状的风险更高,这应该成为准父母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调查了1255对妈妈和宝宝的情况,其中有约四分之一的孩子是通过剖腹产出生。在孩子3岁时的跟踪调查显示,他们出现肥胖症状的风险是其他孩子

预防肥胖和糖尿病 从让孩子喝白水做起

俄勒冈大学的T. Bettina Cornwell和密歇根州立大学Anna R. McAlister研究发现,水能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这项研究发表在《食欲》杂志在线版上。   这项研究包含2项亚研究,其中一项调查了60名美国年轻成人(年龄19~23岁),以了解食物与饮料的配对情况;另一项亚研究调查了75名美国儿童(年龄3~5岁),旨在确定饮料对蔬菜摄入的影响。这些学龄前儿童还在其他时

PLoS Med:荟萃分析确认BMI与心脏病的风险关系

(图片来源:Medpage Today)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Nicholas J. Timpson博士等人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杂志发表论文称,身体质量指数(BMI)升高可增大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者称,如果将遗传因素考虑进去,BMI每升高4 kg/m2 ,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将增大52%(95%可信区间为1.12至2.05)。 之前已有多项观

宁光教授等出席CODHy拉丁美洲会议并组织中国专场

  3月22日~25日,糖尿病、肥胖与高血压争议到共识会议(CODHy)拉丁美洲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集中讨论了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宁光教授与众多中国内分泌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并组织“中国之声(Voice of China)”专场,就“传统中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