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房颤女性缺血性卒中的时间趋势和临床意义

2024-04-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2007年至2018年的研究期间,女性性别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联已经下降并变得不显著,这表明在估计房颤患者的预期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OAC治疗需求时,女性性别可以作为一个被忽略的因素。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影响到5.2%的成年人。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根据个体的合并症和其他特征,卒中的风险有很大差异。研究人员对房颤患者进行准确的卒中风险分层,并确定哪些个体可以从口服抗凝剂(OAC)预防卒中治疗中获益,这对房颤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女性与房颤患者中较高的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有关,但之前没有研究调查与女性相关的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时间趋势。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登记联动芬兰房颤抗凝(FinAC房颤)研究纳入了2007年至2018年芬兰所有房颤患者。研究人员计算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和发生率比。

总体而言,229565例新发房颤患者被确定(50.0%为女性;平均年龄为72.7岁)。在整个研究期间,女性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高于男性(21.1 vs. 14.9/1000患者年,P<0.001),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均下降。在2007-08年,在调整后的分析中,女性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增高20%-30%独立相关,但在观察期结束时,这种关联逐渐减弱,在统计上变得并不显著。

此外,研究人员分析了服用和不服用口服抗凝剂(OAC)的时间,以及只考虑不服用OAC的时间,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下降是由较高的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患者驱动的,而在较低或中度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患者中,女性与较高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无关。

由此可见,在2007年至2018年的研究期间,女性性别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联已经下降并变得不显著,这表明在估计房颤患者的预期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OAC治疗需求时,女性性别可以作为一个被忽略的因素。

原始出处:

Konsta Teppo.et al.Ischaemic stroke in women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emporal trend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4.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198/764464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98820, encodeId=b62521988206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a10e93597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缺血性卒中#</a> <a href='/topic/show?id=737a54248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房颤#</a> <a href='/topic/show?id=53a5595e1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时间趋势#</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248, encryptionId=737a54248f5, topicName=房颤), TopicDto(id=59571, encryptionId=53a5595e1dc, topicName=时间趋势), TopicDto(id=79359, encryptionId=fa10e93597f, topicName=缺血性卒中)],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16 15:24:54 CST 2024, time=2024-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综述】程序性坏死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关于程序性坏死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综述较少,现就程序性坏死的特征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好文推荐 | 外泌体在缺血性卒中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外泌体对IS的诊断价值、治疗价值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价值,为IS的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论著】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缺血性卒中缺氧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本研究获得了10个缺血性卒中与缺氧相关的关键基因,可能为后续研究工作及诊断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Stroke: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和预后有关

由基因决定的血浆 HGF 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和预后呈正相关,这表明 HGF 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中国成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全国和省级水平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为中国制定CAS预防和管理政策以及识别高危人群提供了证据。

【论著】发病时间大于24小时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经过严格影像学筛选的发病时间> 24 h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行E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发病时间24 h内患者相似。

NEJM:王伊龙教授团队发现轻型缺血性卒中双联抗板治疗启动时间窗或延长至72小时(INSPIRES研究)

2023年12月28日,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IF=158.5)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团队的INSPIRES研究(高危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强化药物治疗研究)抗血

Stroke:防治卒中及后遗症,与肠道微生物相关?

人体肠道菌群在卒中(俗称“中风”)的病理生理进展中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以肠道益生菌为基础的新型疗法有望改善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

卒中:回眸2023

诸多精彩的临床研究为提升卒中医疗质量贡献了新一轮重要力量,高质量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展现了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领域研究者们积极、创新、严谨的科研态度

【综述】心房颤动相关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该综述概述心房颤动相关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心房颤动类型、栓塞部位及取栓方式的差异与取栓结果及患者整体预后的关系以进一步完善临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