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23:佐利替尼比第一代TKI能更好地控制NSCLC脑转移患者

2023-06-0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以外显子_19Del_和_L858R_突变最为常见)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最为常见,占比近30%。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是这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难题。初诊时脑转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以外显子_19Del_和_L858R_突变最为常见)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最为常见,占比近30%。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是这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难题。初诊时脑转移的发生率约为26%~30%,3年脑转移发生率可上升至40%~46%。同时,大多数EGFR靶向药都难以穿过血脑屏障,无法有效控制颅内转移病灶,患者预后差。此外,现有证据多来自试验的分层数据,还缺乏相关可靠的创新药与现有活性药物对照的3期试验证据。

佐利替尼(zorifertinib,AZD3759)是一种口服_EGFR_激活突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专门针对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而设计,可以100%透过血脑屏障。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领衔、中国多个临床中心合作开展的一项随机3期研究(EVEREST)成果公布,该研究入选了本次大会的口头摘要专场(Oral Abstract Session)。晨泰医药表示该研究为“全球第一个”专门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_EGFR_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一线应用佐利替尼对比第一代EGFR TKIs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纳入2019 年 2 月 1 日至 2021 年 1 月 12 日期间共439例中枢神经系统转移、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并将其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佐利替尼(200 mg,每日两次;n=220例)或第一代EGFR TKI对照组(吉非替尼250 mg或厄洛替尼150 mg,每日一次;n=219例)。

主要终点为PFS。截至 2022 年 7 月 12 日,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 20.4 个月。

1. 从整体抗肿瘤效果来看:

  • 佐利替尼组的中位PFS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8%(9.6个月[95% CI 8.2~9.7] vs. 6.9个月[95% CI 6.3~8.0];HR 0.719,95% CI 0.580~0.893;P=0.0024)。

  • 客观缓解率(ORR)在佐利替尼组为68.6%,在对照组为58.4%(P=0.027)。

  • 佐利替尼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有延长的趋势(8.2个月 vs. 6.8个月;P=0.0997)。

  • 目前总体生存期数据还不成熟。

2. 从颅内病灶控制情况来看:无论是由研究者还是盲态独立中心(BICR)评估,或无论评估标准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还是神经肿瘤-脑转移缓解评估标准(RANO-BM),佐利替尼组的颅内PFS、ORR和DoR均优于对照组。

1)由BICR根据RECIST 1.1评估:

  • 中位PFS在佐利替尼组为15.2个月,在对照组为8.3个月(HR 0.467,95% CI 0.352~0.619;P<0.0001)。

  • ORR在佐利替尼组为75.0%,在对照组为64.2%(OR 1.658,95% CI 0.993~2.768,P=0.0534)。

  • DoR在佐利替尼组为12.4个月,在对照组为7.0个月(HR 0.521,95% CI 0.352~0.773,P=0.0009)。

2)由研究者根据RANO-BM评估:

  • 中位PFS在佐利替尼组为17.9个月,在对照组为11.1个月(HR 0.627,95% CI 0.466~0.844;P=0.0018)。

  • ORR在佐利替尼组为75.6%,在对照组为62.3%(OR 1.904,95% CI 1.098~3.302,P=0.0218)。

  • DoR在佐利替尼组为13.8个月,在对照组为11.1个月(HR 0.789,95% CI 0.501~1.244,P=0.3037)。

安全性方面,两组之间任何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生率相似(97.7% vs. 94.0%)。≥3级TRAEs发生率在佐利替尼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9%和18.3%。主要TRAEs为皮肤和皮下组织事件、胃肠道系统事件和肝功能异常。没有出现新的安全信号。

总的来说,与第一代EGFR TKIs相比,佐利替尼一线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颅内和全身抗肿瘤活性。不良事件符合预期且可控。晨泰医药新闻稿指出,本次ASCO大会公布的这项研究结果,将率先填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治疗领域的一级循证空白。佐利替尼等靶向疗法的不断应用与发展,让更多肺癌患者有了更长的生存机会,推动肺癌向可管理的慢病发展。 

不过,小编也要提醒,目前佐利替尼与第一代EGFR TKIs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第三代TKI,如奥希替尼已用于NSCLC一线治疗,对脑转移的患者也有较好的效果。APPLE研究是一项II期非比较性临床试验,在其中脑转移患者中,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组与第一代TKI首先使用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4.3个月 VS 22.3个月;18个月PFS率为82.2% VS 63.5%。不过,这仅是其中的亚组的数据结果。
13921681081681115
因此,佐利替尼与奥希替尼的对比,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40421, encodeId=eff62140421a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51c10630ea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佐利替尼#</a>比第一代TKI能更好地控制<a href='/topic/show?id=2493130e1a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SCLC#</a><a href='/topic/show?id=635c851316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转移#</a>患者,一定要与<a href='/topic/show?id=b00544543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奥希替尼#</a>比一比,才可能会被临床认可,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6307, encryptionId=951c10630ea8, topicName=佐利替尼), TopicDto(id=13071, encryptionId=2493130e1a1, topicName=NSCLC), TopicDto(id=85131, encryptionId=635c8513167, topicName=脑转移), TopicDto(id=44543, encryptionId=b0054454337, topicName=奥希替尼)],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Random/55971dc507c93968175ce7cc1e177b372a83869f.jpg, createdBy=f63e4754896, createdName=侠胆医心, createdTime=Fri Jun 02 03:29:35 CST 2023, time=2023-06-0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3-06-02 侠胆医心 来自上海

    #佐利替尼#比第一代TKI能更好地控制#NSCLC##脑转移#患者,一定要与#奥希替尼#比一比,才可能会被临床认可

    0

相关资讯

奥希替尼耐药后 哪种方案获益更大?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在接受EGFR-TKI治疗后,在化疗治疗时,PFS和OS获益,特别是一线治疗铂/培美曲塞或卡铂/紫杉醇/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

一线奥希替尼耐药竟出现T790M突变,国产阿美替尼能否挑战成功?

阿美替尼被用于治疗奥希替尼耐药并伴有T790M突变,没有其他额外的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

警惕!癌症患者吃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期间,肌肉溶解了

肺癌患者吃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期间,肌肉溶解了

JMC:中国药科大学报道新型第四代EGFR抑制剂,可有效对抗奥希替尼耐药!

中国药科大学报道新型第四代EGFR抑制剂,可有效对抗奥希替尼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