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14:吴一龙LUX-lung6研究中国人群的全新数据公布

2014-09-19 廖莉莉 中国医学论坛报

全体大会颁奖典礼之后,我们将正式开始重要的学术专场。 首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 Dana Farber 癌症中心的 Pasi A. Jänne 教授带来的关于 “肺癌免疫及靶向治疗进展(Development of Immunotherapy and Targeted 

全体大会颁奖典礼之后,我们将正式开始重要的学术专场。

首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 Dana Farber 癌症中心的 Pasi A. Jänne 教授带来的关于 “肺癌免疫及靶向治疗进展(Development of Immun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for Lung Cancer)”的大会报告。 肿瘤的免疫治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这也使其成为如今肿瘤 治疗的热点和焦点。以 PD-1 和 PD-L1 相 关靶点为靶标的免疫靶向治疗吸引了国际 肿瘤学者们的目光。抗 CTLA-4 抑制剂和抗 PD-1、抗 PD-L1 抑制剂均表现出了调 动机体淋巴细胞来抗击癌细胞的特点。未 来,这些免疫靶向治疗药物将继续作为研 究热点被大家关注。预计在未来的 5~10 年,免疫靶向治疗将引领临床肿瘤学发展 的潮流。

因此,我们将今年重量级的学术报告 锁定在了“免疫治疗”上。鉴于免疫靶向治 疗领域目前的突出进展,我们特别邀请了 国际上相关领域的顶尖(top)专家进行今 年大会报告的演讲。

希望明年或者后年,我国也能出现这 样一位作大会报告的世界级学者。我非常期待。 其实之前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已经报告过 LUX-lung 6 的结果了。我们今年 在年会上将要报告的最大亮点是将会把 在该研究中有关中国人的数据单独拿出 来进行分析,虽然既往也进行过亚洲人 群 ( 除 中 国 外 ,还 包 括 泰 国 、韩 国 等 ) 的 分 析,但针对我国人群的明确分析尚属首 次。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一些 LUX-lung 3 研究中有关我国香港、台湾人群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 数据,是可以供大家在临床上直接使用的 数据。这也是本研究被选入口头报告的 最大特点。

初步结果显示,对于我国 EGFR 基因 突变人群,阿法替尼较标准化疗方案(吉西 他滨+顺铂)可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OS), 尤其是对有 19 外显子突变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杂志发布肺癌专题

肺癌是造成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15%)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40%)、鳞状细胞癌(30%)和大细胞癌(15%)。不同类型的肺癌,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也不尽相同。 十几年来肺癌发病率在中国攀升得很快,这主要是因为吸烟人数快速增加(大多是男性),据统计每天约有三***死于吸烟。本期Nature杂志发布了肺癌专题,以九篇文章的形式全面介绍了肺癌的诊

CSCO 2014:肺癌个体化治疗时代的检测变革

非小细胞肺癌论坛(1楼1E会议室)时间:9月19日10:55~11:15 报告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王洁 对肺癌驱动基因的深入研究导致了基因检测的巨大变革,肺癌驱动基因的检测正在经历从单基因到多基因、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组织水平到单细胞水平的变革。随着组织病理学到分子病理学的发展,NSCLC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疾病而是由不同驱动基因作用的一组疾病。检测技术的变革已经并将继

Ann Oncol:肺癌患者的ICU生存预测因素

《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在线发表的一项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显示,重症监护病房(ICU)可为体能状态良好且无复发性疾病的肺癌患者提供有意义的生存,即使他们具有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重度并发症。 然而,在被认为不适合接受肺癌治疗的体能状态差的ICU患者中观察到的死亡率“非常高”,表明姑息治疗可能是他们的最佳选择(Ann. Oncol. 2014 June 20 [do

EJCS:肺气肿是Ⅰ期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吸烟所致的肺癌由慢性炎症刺激诱导基因组改变的聚集而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刺激会影响气道上皮细胞。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导致肺癌最强的危险因子;这可能是因为COPD的患者对吸烟引起的上皮损伤比不吸烟患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然而,合并COPD与不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之间的临床侵袭性没有明显的差别。 为了明确肺气肿对Ⅰ期接受肺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明确气肿型和非气

高危参数明确了肺癌筛查对象

9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教授,向媒体公布了社区肺癌早期筛查">筛查项目结果。该项目共完成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筛查2682人,发现肺部小结节者713名、疑似早期肺癌者61名,已为18位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据悉,大规模运用低剂量螺旋CT在社区开展肺癌早期筛查,在我国尚属首次。 社区肺癌早期筛查项目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分13批次完成高危人群低剂

CSCO 2014: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新理念、新进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肺癌驱动基因研究的逐步深入,肺癌靶向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根据分子标志筛选特定的疾病人群,应用阻断此标志的化合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思路,目前已知的具有显著分子特征的标志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 变和R0S1突变等,存在驱动基因突变患者首选靶向治疗已经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美国的肺癌突变联盟(Lung Cancer Mu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