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 2022: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手术或血管内治疗(BEST-CLI研究)

2022-11-0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 一项针对 1,800 多名有截肢风险的严重外周动脉疾病 (PAD) 患者的研究比较了接受搭桥手术与接受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以恢复血液的患者的临床、安全性、生活质量和成本结果 流到他们的脚和腿。
  • 两组都报告了研究开始时的生活质量差,治疗后生活质量显着改善,部分原因是腿部疼痛减轻。

在美国心脏协会的 2022 年科学会议上,一项报道提出的初步最新研究,无论是通过搭桥手术还是通过支架进行微创动脉开放手术,都可以恢复腿部血流,从而减轻外周动脉疾病 (PAD) 患者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同步发表在NEJM杂志上。

当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头部、手臂、腿部和脚部的动脉由于脂肪斑块的堆积而变窄时,就会发生 PAD。据美国心脏协会称,PAD 影响全球超过 2 亿人,并在行走时导致腿部和脚部疼痛、抽筋或虚弱。在 11% 的 PAD 患者中,血流不足会导致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CLTI),即使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腿部的组织损伤可能会导致截肢。 PAD 对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例如限制他们无痛行走和从事休闲或社交活动的能力。最近美国心脏协会关于 PAD 护理质量的科学声明报告称,PAD 对人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Screen Shot 2019-01-29 at 1.18.39 PM.png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如此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其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努力,”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医学院外科副教授、医学博士马修·梅纳德 (Matthew Menard) 说。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血管内手术。 “指导心脏病和中风治疗的大量高质量证据并不存在于 PAD 中,直到现在,几乎没有数据可以为 CLTI 患者的护理提供信息。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作为未来治疗这一特别脆弱的患者群体的基准。”

对于因 PAD 导致截肢风险高的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腿部搭桥手术,在此期间,使用患者的腿部静脉或人造血管在阻塞的动脉周围形成一条通道。或者,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方法是使用或不使用支架的血管成形术,在此期间,将一根细的带球囊的导管插入阻塞处以使其变宽,并放置一个支架以保持动脉畅通。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也称为“血管内”手术。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的最佳血管内与最佳手术治疗 (BEST-CLI) 试验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芬兰和新西兰的 150 个中心招募了 1,830 名严重 PAD 患者。试验的第一部分比较了接受血管内手术和接受搭桥手术的人之间的安全性、重复手术和截肢的需要。这部分研究发现,与接受血管内手术的人相比,以自己的腿静脉作为旁路血管进行旁路手术的人有更好的结果。

在试验的这一部分,BEST-CLI 试验:生活质量分析中,研究人员评估了接受这两种治疗的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为了衡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时和手术或手术后四年的六次随访中对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调查询问了疼痛、日常生活活动、疾病症状和严重程度、身体活动水平和心理健康(焦虑和抑郁)。调查中包含的问卷是用于检测 PAD 严重程度变化的 VascuQOL;欧洲生活质量 5D 评估总体生活质量,包括活动能力、自我保健和日常活动;用于评估日常生活的 Short Form 12;和一个数字等级(1-10)来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

研究参与者平均为 67 岁的成年人,28% 为女性,72% 为白人。参与者包括 36% 的吸烟者; 69% 患有糖尿病(有或没有胰岛素依赖); 11% 患有终末期肾病。大约 22% 的人将休息时的腿部疼痛作为主要症状。

研究人员发现,在研究开始时,生活质量评分较低,反映出 CLTI 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明显较差,并且疼痛程度较高。在手术或血管内手术后,疼痛评分显着下降,所有参与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所有用于评估的指标中都有所提高。

“由于与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相关的疼痛和其他改变生活的症状,我们预计在研究开始时生活质量会很低,”梅纳德说。 “无论手术类型如何,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措施都非常令人鼓舞,并强调了及时恢复腿部和足部血流的重要性。”

Menard 指出,最初支持血管内修复的两个研究组之间的分数存在一些差异,这可能反映了手术旁路的恢复时间较长,但是,差异很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稳。

“生活质量数据是对临床结果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表明两种血运重建策略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生活质量测量并不总是过去 PAD 研究的重点,但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该研究有一些局限性,包括几乎没有现有数据可以建立。此外,生活质量问卷并非都是针对血管患者的,而且根据研究目标,女性参与者的数量比预期的要少,因此无法得出关于性别差异的结论。

参考资料:

https://www.bestcli.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吉训明院士团队发现常压高氧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

近期,由吉训明院士领衔的团队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探讨了常压高氧(NBO)联合血管内治疗(EV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的卒中发生时间、侧枝评分和功能结果

在颈动脉末端或M1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最初6.5小时内,侧枝状态不受成像时间的影响,较短的再通时间与基线侧枝状态无关。

JAMA子刊:北京天坛医院:全身麻醉or镇静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中的比较

在功能恢复这一主要结果方面,CS并不比GA好,而在成功再灌注这一次要结果方面,CS可能更差。

European Radiology:这些颅内的小血管疾病,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严重!

脑小血管疾病(CSVD)是一组影响大脑动脉血管、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病理过程,可引起各种病变,如白质增生(WMH)、大脑微出血(CMB)以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卒中发病时间、侧支评分和功能结果 

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治疗时间和侧支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在颈动脉末端或 M1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前6.5小时,侧支状态不受影像时间的影响,较短的再通时间的益处与基线侧支状态无关。

JAMA:宣武医院焦力群教授团队证实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未见获益(CASSISS研究)

梅斯点评:JAMA几乎同时发表了两篇中国学者主导的、神经内科的研究成果,而且均为阴性。RESCUE BT研究未能发现替罗非班在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中获益,见:JAMA:血管内治疗前经静脉使用替罗非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