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星:帕金森病趋向年轻化

2014-04-14 鲁毅 刘雨滋 中新网

帕金森病不单是大众认为的“老年病”,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深受其扰。9日,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红星介绍说,实际上中国青年“帕友”患者已占据总人数的10%,由于目前尚未找到帕金森病的确切发病原因,尽早识别及早就诊成为治疗的关键。 4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帕金森病日。9日,一场大型帕金森病友会活动在湖南省脑科医院举行。该院神经内、外科的知名专家悉数登台,就帕金森病的预防、运动与日

帕金森病不单是大众认为的“老年病”,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深受其扰。9日,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红星介绍说,实际上中国青年“帕友”患者已占据总人数的10%,由于目前尚未找到帕金森病的确切发病原因,尽早识别及早就诊成为治疗的关键。

4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帕金森病日。9日,一场大型帕金森病友会活动在湖南省脑科医院举行。该院神经内、外科的知名专家悉数登台,就帕金森病的预防、运动与日常生活指导、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脑起搏器植入术及术后的健康教育等内容,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病友及家属进行了讲解和答疑。

帕金森病发病高峰人群提前到50岁

据估算,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国,总数超过200万。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超过1%。虽然帕金森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但从近年来发病及就诊的患者年龄来看,正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帕金森病的发病高峰人群由55岁以上提前到了50岁以上。

黄红星说,该院收治过的帕金森病人中最年轻的是一位26岁的患者,患病时年仅14岁。而在广州,甚至有年仅6岁的患者被确诊。

该病与年龄老化、遗传、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目前尚未找到帕金森病的确切发病原因。“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手脚震颤,或动作僵硬,或行动迟缓,那你可以判断他(她)很有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黄红星说,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建议及早就诊,早期治疗。

脑起搏器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

“很多人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存在认识误区,宁愿服用大量药物而惧怕手术。”黄红星说,在帕金森病的治疗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的改善症状,是早期帕金森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不过,药物治疗有其“蜜月期”,经过3-5年的药物治疗之后,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这时,就可考虑采用外科治疗。

黄红星介绍,目前该医院运用的是“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俗称“脑起搏器”。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通在患者头部植入两根细微电极,连通埋在胸壁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可以通过发放微电脉冲改善神经核团的功能,从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消除震颤。

手术过后,用体外的无线遥控就能调节体内神经刺激的参数,随时适应病情变化。患者还可自带遥控器对脑起搏器进行开机关机和微调。目前,新一代的神经刺激器已可实现体外充电,并可设置不同的刺激模式以满足病人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下的需求。

“脑起博器植入术是微创手术,不破坏脑细胞,能长期控制症状,通过调节刺激参数可获长期满意疗效。”黄红星说,迄今医院已完成50例脑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有效率达到9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或由褪黑素分泌节律紊乱所致

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日间波动以及睡眠-觉醒紊乱的发生率很高,这表明昼夜节律系统在调节这些症状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有关PD患者昼夜节律的功能以及其功能障碍是否参与PD睡眠-觉醒紊乱的发生尚知之甚少。因此,来自美国的Aleksandar Videnovic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PD患者24小时褪黑素节律(内源性昼夜节律性的标志物)的时间和幅度与自我报告的睡眠

Nature:2013年帕金森病诊断及治疗进展回顾

关于过去一年帕金森病(PD)的研究进展,来自法国的Fran ois Tison教授于2014年1月7日在Nature上综述如下。 一、帕金森病病人路易体内分离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是致病的,能够在新生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引起PD样病理过程:根据目前PD发病机制的阮病毒样进展假说(错误折叠的α-synuclein在体内传播可能通过朊蛋白机制从宿主大脑传输到健康的神经元细胞,并

Neurology:神经生理学联合认知量表预测帕金森病痴呆风险

高达80%的帕金森病(PD)患者最终会进展发生帕金森病痴呆(PDD),早期明确PD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以及靶向治疗策略的开发很重要。为此,来自荷兰的Dubbelink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神经生理学标志物联合认知功能检测预测PD进展至PDD的效能。研究发现联合两项标志物可提高预测效能,该研究发表于2月份最新一期的《神经病学》杂志。 该研究前瞻性入选

Lancet:基因治疗帕金森病任重道远

3月29日的The Lance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来自加拿大太平洋帕金森研究中心Stoessl教授的评论,文章主要围绕Lancet杂志1月份发表的帕金森病三重基因疗法展开,并对帕金森治疗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具体内容如下:帕金森病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截至2010年,欧洲几乎每年在帕金森病上都要投入近140亿资金。其对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更是无法评估。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Nat Neurosci:研究发现与帕金森氏症相关的遗传突变

日前,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和帕金森疾病相关的遗传突变,这种遗传突变可能在大脑脑细胞死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或许为开发潜在的药物疗法提供希望,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Nature Neuroscience上。【原文下载】 研究人员揭示了帕金森基因Fbxo7的缺陷如何引发机体自我清除损伤细胞功能的缺失(自我吞噬)。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其对于神经细胞

上海交大医学院专家发现中药等治疗帕金森病新途径

中新网上海10月24日电 上海交通大学今日披露,神经内科专家陈生弟团体经过多年的研究,为战胜帕金森病寻找到一条新途径——中药和新合成化学物联合多种方法治疗帕金森病。 陈生弟探索了若干中药对帕金森病的保护治疗作用。最终发现,姜黄素,红景天甙和雷公藤TW397通过调节有关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等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保护治疗作用。同时,以陈生弟的诊断标志为依据,在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