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人类机体DNA中古老的病毒“入侵者”或帮助机体抵御感染

2016-03-08 佚名 生物谷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从起源上来讲我们机体中大约8%的DNA来源于病毒,即感染性病毒和人类祖先抗争后的“残留物”,这种所谓的内源性病毒常常被认为并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但近日刊登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犹他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就表明,这种特殊进化可以改变某些病毒使其作为对人类有益的武器来攻击同类病毒。 研究者报道说,嵌合入我们基因组中的少量病毒DNA是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从起源上来讲我们机体中大约8%的DNA来源于病毒,即感染性病毒和人类祖先抗争后的“残留物”,这种所谓的内源性病毒常常被认为并没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但近日刊登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犹他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就表明,这种特殊进化可以改变某些病毒使其作为对人类有益的武器来攻击同类病毒。

研究者报道说,嵌合入我们基因组中的少量病毒DNA是一种调节性的基因,其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完整性组分,同时也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当这些外源性病毒片段被实验性地后,机体的防御系统就会被破坏;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的病毒DNA“存储库”可以不断刺激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完善。

文章中,通过分析来自人类细胞的基因组数据库,研究者发现,成千上万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以通过干扰素激活,然而由于这些逆转录病毒在数百万年前就已经在我们的基因组中“着陆”了,因此其就会缺失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的能力,这些干扰素诱导的潜在元件就来自于逆转录病毒在基因组中的定位情况,其并不是随机分布,而且在已知的具有免疫功能的基因附近存在。

为了检测是否这些病毒DNA片段对于机体免疫力非常重要,研究者利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在细胞培养液中剔除了免疫基因附近坐落的这些病毒序列,结果显示,缺失外源性编码片段的突变细胞中的免疫基因就不能够开启表达以产生对干扰素的合适反应,这就说明这些序列或许就扮演着病毒衍生的开关;当细胞中缺失AIM2免疫防御基因附近的病毒DNA时,细胞完成有效性免疫反应的能力就会明显降低,研究者表示,古老的病毒DNA或许对于调节现代人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防御能力非常重要。

由于类似的病毒衍生开关也嵌合到了距离许多免疫基因非常近的位置,这或许对于协调机体的细胞防御力非常关键,干扰素效应就好象细胞的报警系统一样,研究者发现,该系统中的一些重要开关实际上来自于古代的病毒,该研究论文同时还指出,其它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或许会存在独立的干扰素防御系统。

最后研究者Elde说道,很有可能先天性的免疫系统会回收某些病毒残体,机体的免疫防御会因病毒不断进化改变不同战术而面临不同的挑战,而为了保持有效的免疫反应,进化过程也会重组此前由病毒提供的特殊遗传物质。原来许多病毒都会进入到基因组中作为病毒的过程,而这种进化过程或许本身对机体有益。

原始出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75191, encodeId=b8f813e51913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491599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I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998, encryptionId=2949159989d, topicName=SCI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7a3387, createdName=jichang, createdTime=Thu Mar 10 07:05:00 CST 2016, time=2016-03-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3-10 jichang

相关资讯

Anal Chem:重磅炸弹!“造纸机”上检测疾病,成本仅需2美金!

近日,由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研究的“paper machine”能够检测出癌症、传染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而其成本竟低到了2美金。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目前尽管基于特异性核酸序列引物扩增的临床试验已具备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这些检测方法的复杂性和昂贵费用限制它们的推广而仅集中在实验室研究使用,在检测疾病上并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本文介绍了一种设备,集成了样品

DNACloud:一种基于DNA的超大数据存储工具

我们去哪里存储人们十分关注的海量数据呢?如何在 DNACloud存储每克DNA中1PB字节的信息? 写入有点慢。你需要把你的的数据文件转换成DNA描述,然后发送给任何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他们会给你合成DNA,你可以将其存储在你的冰箱。 读写也有点慢。很明显这些数据可以被非常准确地读取,但是要读写它,你必须先按顺序排好DNA,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大数据通常是用来形容来自人类使

院士呼吁整合资源争取儿童遗传病更多突破

近日,以“基于精准医疗的中国儿童遗传疾病致病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第270期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中科院院士饶子和、赵国屏、张学敏、陈国强、徐国良等专家学者建议加强国内外科学家的联系,积极促进医院与科研单位间的科研合作,协同创新,争取在与DNA损伤应答异常相关的儿童遗传病及儿童肿瘤耐药复发等课题上有更多突破。 大会执行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周斌兵介绍说

Cell:新型血检技术或可扩大液体活检的范围

当细胞死亡后,其并不会消失地无影无踪,相反其会以游离DNA的形式留下一下“指纹”痕迹,而在人类机体中,这些小型的DNA片段就会在血液中被发现;近些年来游离DNA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了一种称之为“液体活检”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诊断并且监测某些癌症,鉴别出胎儿机体异常,并且评估移植器官的健康性,进行这些操作仅需要简单的抽血就可以完成,尽管这些检测潜力巨大,但目前其所检测的范围却非常有限。 发表在C

千古冤案:只因DNA被退学!!!

http://www.sciencealert.com/a-kid-s-dna-got-him-kicked-out-of-school-in-california

Cell: DNA断裂与大脑学习及老化相关

来自MIT的研究者们发现,神经元活性可以快速大量激活一些早期反应基因,从而促进大脑的学习和记忆。DNA双链断裂的形成,是一种生理活动,可以快速解除拓扑蛋白对早期反应基因的抑制,从而在神经元中表达这些早期反应基因。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人员们研发出新的方法,防治认知下降疾病,例如老年痴呆症。此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在此研究之前,研究人员们在小鼠老年痴呆模型上发现,甚至是在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