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Coll Surg:逾6%的黑素瘤患者十年后复发

2013-07-08 佚名 cmt

一项新研究表明,黑素瘤皮肤癌经初次治疗后十年或以上的复发情况高于5%。然而,近期发表在《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黑素瘤三年复发的患者相比,那些十年或以上复发的患者寿命更长。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员、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加州圣塔莫尼卡圣约翰医疗中心约翰韦恩癌症研究所的外科教授Mark Faries博士说:“对黑素瘤患者来说,十年期无复发生存一直被认为几乎与治愈等同;但大部分

一项新研究表明,黑素瘤皮肤癌经初次治疗后十年或以上的复发情况高于5%。然而,近期发表在《美国外科医师学会》(J Am Coll Surg)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黑素瘤三年复发的患者相比,那些十年或以上复发的患者寿命更长。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员、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加州圣塔莫尼卡圣约翰医疗中心约翰韦恩癌症研究所的外科教授Mark Faries博士说:“对黑素瘤患者来说,十年期无复发生存一直被认为几乎与治愈等同;但大部分研究对患者的跟踪研究并没有超过十年。我们的研究发现黑素瘤的晚期复发并不罕见,且在某些患者组中其复发率还较高。”

黑素瘤十年后复发高风险的患者,与三年期黑素瘤早期复发的患者相比,通常在初次诊断时年龄较小,一般具有较少的原始肿瘤的严重症状。Faries博士指出,该研究是对黑素瘤至少十年后才首次复发的患者进行的一项最大的报道性研究。

共4731例经研究者医疗中心确诊为黑素瘤、并接受长期随访的患者参与了研究。其中,408例至少十年内黑素瘤未复发的患者发生了晚期复发。据报道,使用分析得到的初次治疗后15年期的复发率是6.8%,25年期的复发率是11.3%。研究者对仅在约翰·韦恩癌症研究所接受初次治疗的患者进行黑素瘤复发率研究发现4731例患者的晚期复发率是6.9%(327例)。

“很明显,黑素瘤复发的风险从未完全消失,”,Faries博士解释到,“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医师能够对确诊的黑素瘤患者进行终生的随访。”

美国癌症协会报道,2013年美国将会有近76,700例新确诊黑素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然而,再此项研究结果中,在黑素瘤早期复发的3127例患者中,男性占66%,而黑素瘤晚期复发的408例患者中,男性仅占57%。与初次治疗后三年内肿瘤复发的患者相比,黑素瘤晚期复发的患者男性较少。在Faries博士看来,该差异可能主要是因为“黑素瘤男性患者的症状较女性更为严重,虽然原因尚不明确。”

不同的患者组中还存在其他差异,如与黑素瘤早期复发的患者相比,肿瘤至少十年未复发的癌症患者一般更为年轻(41岁vs.51岁)。

与早期复发组相比,晚期复发组患者的原始肿瘤倾向于具有提示后果良好的一些特征。这就是说,这些患者的原始肿瘤更可能质地脆、无溃烂;同时,还可能没有扩散到淋巴结、发生在头、颈部以外的其它部位。黑素瘤晚期复发常发生在距离原始肿瘤的远端部位,此类患者复发后的生存率也较高。

Faries博士说,与黑素瘤早期复发的患者相比,晚期复发的患者死于黑素瘤的风险将近降低了40%,并且晚期复发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也较高。幸运的是,对绝大部分黑素瘤患者来说,十年以上未复发将不会再有复发的可能;患者知道,身体任意处发生持续性或不明原因的症状都可能提示黑素瘤复发,他们会求助医师以确保那些症状与黑素瘤无关。即使在没有任何症状发生的情况下,患者每年都应该让他们的黑素瘤医师或主要的护理医生对他们进行一次黑素瘤临床检查。他自己每年都会要求他的黑素瘤患者进行一次胸片X光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黑素瘤患者体内一种被称为S-100的蛋白质高水平可能与黑素瘤复发高风险具有关联性。

原始出处:

Faries MB, Steen S, Ye X, Sim M, Morton DL.Late recurrence in melanoma: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lost dormancy.J Am Coll Surg. 2013 Jul;217(1):27-34.

有关S-100功能黑色素瘤复发高风险关联的研究:

Faries MB, Gupta RK, Ye X, Lee C, Yee R, Leopoldo Z, Essner R, Foshag LJ, Elashoff D, Morton DL.A Comparison of 3 tumor markers (MIA, TA90IC, S100B) in stage III melanoma patients.Cancer Invest. 2007 Aug;25(5):285-9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83282, encodeId=90181e83282d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16a4996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oll#</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96, encryptionId=f16a499652, topicName=Coll)],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7f7192, createdName=waiwai3030, createdTime=Tue May 27 19:12:00 CST 2014, time=2014-05-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79401, encodeId=e5d114e94012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a571033209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黑素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3320, encryptionId=4a571033209b, topicName=黑素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d4d7523220, createdName=yuhaisheng_ibp_32061713, createdTime=Wed Jul 10 08:12:00 CST 2013, time=2013-07-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5-27 waiwai303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83282, encodeId=90181e83282d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16a4996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oll#</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96, encryptionId=f16a499652, topicName=Coll)],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7f7192, createdName=waiwai3030, createdTime=Tue May 27 19:12:00 CST 2014, time=2014-05-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79401, encodeId=e5d114e94012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a571033209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黑素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3320, encryptionId=4a571033209b, topicName=黑素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d4d7523220, createdName=yuhaisheng_ibp_32061713, createdTime=Wed Jul 10 08:12:00 CST 2013, time=2013-07-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ASCO 2013:联用生长因子可改善伊匹单抗针对黑色素瘤的疗效

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消息-一项临床2期研究结果显示,伊匹单抗联用某种生长因子时,产生的协同治疗效应似乎可以改善某些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与伊匹单抗单药相比,患者通过伊匹单抗及生长因子沙格司亭(Leukine, Sanofi)联合治疗可获得较佳的总生存率(51.2%vs67.9%; 分层对数秩P1 = 0.016, P2 =.033)。首席作者、马萨诸塞州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

JCI:黑色素瘤转移有关的血氧调控因子SRC蛋白被发现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2个可以调节血液中氧气水平的转录因子也在一种皮肤癌”黑色素瘤”的扩散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这项研究的结果被发表在4月8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由北卡罗来纳大学莱恩伯格综合癌症中心的成员William Kim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了黑色素瘤与一对转录因子HIF1和HIF2之间的联系.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Kim实验

FDA顾问小组全票拒绝批准肝转移性黑色素瘤药物设备Melblez Kit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一个顾问小组认为,使用药物设备组合Melblez Kit直接将美法仑(左旋溶肉瘤素)输送到肝转移性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肝脏内,其风险超过任何可能的治疗收益,顾问小以16比0的投票结果拒绝批准该药物设备。在FDA的一次肿瘤药物顾问委员会上,几位专家小组成员表示,这种药物设备很有前途,但考虑到它明显的毒性以及对总生存期缺乏影响,这种药物设备仍需要进行试验研究。Melb

FDA批准两种药物治疗黑色素瘤

    5月2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Tafinlar(dabrafenib)和Mekinist(trametinib)作为晚期或不可切除黑色素瘤的治疗。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危险的类型,是皮肤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预计,2013年美国将有76690人被确诊患黑色素瘤, 而其中9480

ASCO 2013:双联免疫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纽约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Jedd D. Wolchok博士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13年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两种免疫治疗药物,已在早期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功。   在纳入37例患者的Ⅰ期研究中,伊匹单抗(Yervoy)联合在研药物nivolumab使Ⅲ~Ⅳ期黑色素瘤缩小了大约一半。治疗12周时,

ADA 2013:ORIGIN研究揭示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不改变癌症发生风险

几项对理赔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胰岛素使用与癌症发生(CA)有关,二甲双胍可减少癌症发生。Louise Bordeleau博士在美国糖尿病学会2013年会上介绍了ORIGIN的研究结果,发现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对受试者的CA风险没有影响。 ORIGIN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双盲随机2*2析因试验,对比在心血管(CV)风险较高的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DM)患者中,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标准治疗与om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