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纳米孔测序揭示人类端粒长度与生俱来,且具有染色体特异性和个体间保守性

2024-05-03 测序中国 测序中国 发表于上海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的端粒分析方法——Telomere Profiling,可以单核苷酸分辨率测量细胞中每个端粒的长度。

导读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能维持染色体稳定、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长度可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 有丝分裂钟”。端粒长度在每一轮DNA复制中保持平衡分布,并不断缩短,而端粒酶则通过重新添加新的端粒来维持其长度。人类健康深受端粒长度的影响,端粒过短或者过长均会引发相关疾病,但端粒长度调控的机制尚不明确。

准确检测端粒长度是解析端粒长度调控背后机制的重要一步。目前,常用端粒长度检测方法分析的是端粒平均长度,如Southern印迹法和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ISH),其发现细胞中端粒长度分布类似于正态分布。其他方法如qFISH可在有丝分裂中期扩散的每个端粒上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来测量单个端粒的长度和形态,揭示所有染色体臂上的端粒并非围绕一个共同的长度分布进行全局调控。虽然上述工具逐渐加深了人们对端粒及长度分布的理解,但其操作复杂,难以广泛应用。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Carol W. Greider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Human telomere length is chromosome end–specific and conserved across individuals”的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的端粒分析方法——Telomere Profiling,可以单核苷酸分辨率测量细胞中每个端粒的长度。Carol W. Greider曾与Elizabeth Blackburn、Jack Szostak以”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团队利用这一新方法对 147 个个体的染色体端粒长度进行分析,发现端粒中位长度为 4.7kb,但不同染色体端粒长度差异极大,平均值相差超6kb。特别地,这种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差异具有个体保守性,在出生时就已确定,随年龄增长也得以保持。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端粒生物学、衰老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综上,Telomere Profiling方法易于实施、结果精确并且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将使探索端粒生物学的全新领域成为可能。

图片

文章发表在Science

主要研究内容

1 纳米孔端粒分析准确且可重复报告端粒长度

为确定人类端粒是否在所有染色体上保持共同的长度分布,或者特定的染色体末端是否保持自己独特的长度分布,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富集、分析端粒的方法Telomere Profiling:首先使用生物素化的寡核苷酸(TeloTag)标记端粒末端;随后用链霉亲和素分离标记的端粒,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其释放;最后通过牛津纳米孔技术(ONT)长读长测序方法对端粒进行测序。据悉,使用该方法检测每个样本的成本约为75美元。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新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来确定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

接下来,研究团队通过对0岁至90岁人群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了端粒分析,并将其与Southern印迹法、FlowFISH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不同方法所检测的端粒长度高度一致,表明Telomere Profiling方法具有高度准确性及优异可重复性。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检测7个样本的端粒长度来检测实验室间的差异性,确认了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和可靠性。

图片

图1. 纳米孔技术进行端粒分析是准确和精确的

2 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已知端粒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但先前方法无法在核苷酸分辨率上测量端粒长度。为检测端粒长度动态范围,研究团队使用Telomere Profiling对11个个体(0-84岁)的DNA样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端粒长度进行排序;通过Southern印迹法对相同的DNA进行测量,并将其作为验证。结果显示,Telomere Profiling预测了端粒长度的等级顺序,捕获了Southern印迹的动态范围,并测量端粒随年龄增长而缩短的情况,这对于理解衰老过程中的生物学变化至关重要。此外,Telomere Profiling还确定了端粒长度的第1、第10和第50百分位数。

研究团队还将该方法与FlowFISH进行了比较,使用先前诊断为短端粒综合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5μg存档DNA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IPF样本的整体端粒长度与FlowFISH测量结果相似,表明Telomere Profiling能够检测出患病个体,有望助力临床诊断和治疗

图片

图2. 纳米孔端粒分析检测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动态变化

3 人类端粒具有染色体末端特异性长度和单倍型特异性长度差异

为确定人类是否具有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二倍体HG002细胞系的端粒,从HG002细胞系中分离DNA,并对端粒进行测序,将平均总长度为16.4 kb的reads映射到HG002参考基因组中,共有77个染色体末端通过质量筛选。结果显示,每条染色体的末端表现出不同的端粒长度分布;端粒中位长度为 4.7kb,有66个端粒的长度分布与均值有显著差异,平均长度差异超过6kb。除染色体末端特异性长度外,一些端粒在母系和父系单倍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人类端粒具有染色体末端特异性长度分布。

图片

图3. 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端粒长度

4 染色体特异性端粒长度在个体间是保守的

研究团队将150个个体的端粒序列与最近发布的泛基因组中的亚端粒序列进行了比对,将300个单倍体基因组的全基因组序列与3个高质量单倍体参考T2T基因组CHM13、HG002母基因组和HG002父基因组的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每个参考基因组中相同亚端粒的可重复性。在所有reads中,87%在泛基因组和CHM13中定位到相同的染色体末端,90%在泛基因组和HG002母系中定位到相同的染色体末端,88%在泛基因组和HG002父系中定位到相同的染色体末端。这些数据表明,经Telomere Profiling检测的reads均可映射到一个特定的泛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研究团队建立了相对平均端粒长度,分析了147个个体PBMC样本每个染色体末端端粒长度,并根据端粒的相对长度对染色体末端进行排序。结果显示,17p、20q和12p往往是群体中最短的端粒,而4q、12q和3p往往是最长的端粒。因此,虽然在单个个体中可以看到端粒长度的单倍型特异性差异,但在整个群体中,某些染色体末端更有可能比总体平均值短,而其他染色体末端更有可能比总体平均值长。

研究团队还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样本,在婴儿脐带血样本发现了同样的端粒长度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端粒长度普遍缩短,但长度差异保持不变。这些结果表明,个体端粒长度的差异是在出生时就已存在,且在不同个体间是保守的

图片

图4. 染色体特异性端粒长度在人群中是保守的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简单通用的端粒富集分析方法Telomere Profiling,并跨越了广泛的年龄范围,基于该方法发现了染色体特异性和单倍型特异性的端粒长度分布,其中一些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拓展了端粒长度的临床意义。综上,Telomere Profiling将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端粒生物学,并有望推动相关领域发展,从而有望找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研究团队指出:“Telomere Profiling可使精确的端粒长度研究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临床和药物发现工作中。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不同人群的检测,以证实某些染色体末端是否始终是最短的还是最长的。”

原文链接:

K. Karimian et al., Human telomere length is chromosome end–specific and conserved across individuals. Science (2024).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04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1546, encodeId=c73122015466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02ee5684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端粒#</a> <a href='/topic/show?id=bfd1e7375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纳米孔测序#</a> <a href='/topic/show?id=8e6b1140627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染色体特异性#</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062, encryptionId=8e6b1140627f, topicName=染色体特异性), TopicDto(id=75684, encryptionId=d02ee56847c, topicName=端粒), TopicDto(id=77375, encryptionId=bfd1e7375f3, topicName=纳米孔测序)],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3 10:02:47 CST 2024, time=2024-05-0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1565, encodeId=ebb72201565d0, content=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d3d3015017, createdName=jshbyywk2008, createdTime=Fri May 03 12:14:49 CST 2024, time=2024-05-03, status=1, ipAttribution=河北省)]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1546, encodeId=c73122015466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02ee5684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端粒#</a> <a href='/topic/show?id=bfd1e7375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纳米孔测序#</a> <a href='/topic/show?id=8e6b1140627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染色体特异性#</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062, encryptionId=8e6b1140627f, topicName=染色体特异性), TopicDto(id=75684, encryptionId=d02ee56847c, topicName=端粒), TopicDto(id=77375, encryptionId=bfd1e7375f3, topicName=纳米孔测序)],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3 10:02:47 CST 2024, time=2024-05-0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1565, encodeId=ebb72201565d0, content=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d3d3015017, createdName=jshbyywk2008, createdTime=Fri May 03 12:14:49 CST 2024, time=2024-05-03, status=1, ipAttribution=河北省)]
    2024-05-03 jshbyywk2008 来自河北省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0

相关资讯

J Ethnopharmacol:八珍汤通过促进G-四链体分解和端粒延长来挽救早老年性细胞衰老

尝试对中药方剂八珍汤的分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中医临床精准医学提供帮助。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八珍汤对端粒延长的药理作用机制。

JGH: 中国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端粒明显缩短

本项研究证实IBS患者的端粒显着缩短,通过本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LTL可能具有作为IBS诊断预测因子的潜力。

Frontiers in Nutrition:近4000人研究发现,膳食锌摄入量与端粒长度密切相关,在女性、肥胖人群中尤为明显

端粒是位于真核染色体远端的高度保守结构,包含重复 DNA 序列 (TTAGGG) 。通常,它们在体细胞的每次复制中都会缩短。据报道,氧化应激和炎症可导致端粒缩短,从而增加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发现步行速度与端粒长度息息相关,走得越快活得越久

步行速度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运动形式,是健康状况的有力预测指标,但其与白细胞端粒长度 (LTL) 的关联性质尚不清楚。

BJH:供体端粒长度对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同胞供体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这是第一项证明供体端粒长度与AA MSD移植后总生存率相关的研究,但需要在更大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走得越快,活得越久!Nature子刊:走路更快的人,年轻16岁

Nature子刊:步速与长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步速越快,端粒越长,人到中年,生物学年龄将年轻16岁!

Science:揭开癌细胞长生不死之谜,TPP1和TERT启动子突变,协同延长端粒

健康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点,一旦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进入衰老状态并死亡。端粒长度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的疾病,例如短端粒综合征会导致过早衰和死亡,而癌细胞通常具有更长的端粒。

JOURNAL OF PATHOLOGY: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方法发现一种新型端粒生物学疾病相关胃炎

这种由WES驱动的综合方法有望确定其他未特征的胃肠道炎症疾病的原因和机制。

NEJM:端粒越长,寿命越长?研究发现过长的端粒会增加肿瘤患病风险!

端粒缩短一直以来也被认为是衰老的标志,并与多种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长端粒是否一定对机体有益目前尚不清楚。

Nucleic Acids Res 上海九院张家毓/卞迁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马恒教授合作揭示端粒短缩在心肌细胞衰老中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发现端粒短缩可以在三维结构上调节心肌细胞染色质,上调端粒附近基因表达,并确定短端粒驱动心肌加速衰老的关键因素FOXC1,进一步揭示了端粒在非分裂心肌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