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D:天疱疮治疗新方案:以新生儿Fc受体为靶点

2022-01-30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对于叶状天疱疮(Pf)和寻常型天疱疮(Pv)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既以天疱疮中的新生儿Fc受体为靶点可能是一种迅速耗尽病理性抗结缔组织病的有前途的策略。

     对于叶状天疱疮(Pf)和寻常型天疱疮(Pv)的治疗,我们的目标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并提供快速治疗效果,但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和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欧洲和美国通常被认为是一线治疗方法,但治疗方案差异很大,而且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报道。以天疱疮中的新生儿Fc受体为靶点可能是一种迅速耗尽病理性抗结缔组织病的有前途的策略。

    在本期“BJD”杂志上,Goebelereret等人报道了一项针对PF患者和接受Efgartigimod治疗的PV患者的开放式多中心II期研究的结果,Efgartigimod是一种新型的工程Fc片段,可以结合新生儿Fc受体,降低全球IgG水平。Efgartigimod之前已经在其他B细胞介导的疾病中显示出疗效,包括重症肌无力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这些疾病中,它降低了血清总IgG水平。另一种针对Fc受体的药物的I/IIb期试验已经用于良性慢性天疱疮。

   在目前的试验中,434名患有轻中度PF(n=8)或PV(n=26)的患者参加了一项具有不同剂量频率和维持剂量长度的队列OpenLabel II期适应性设计试验。Efgartigimod剂量为10 mg·kg~(-1)或25 mg·kg~(-1),单用或与中剂量泼尼松同时口服。根据适应性设计研究所需的预定义标准,当数据积累时,一个独立的数据监测委员会指导适应性建议。试验调整包括修改诱导或维持阶段的剂量、给药频率、维持时间、伴随的泼尼松和抢救治疗。

   轻度感染性不良事件(鼻咽炎、腹泻和头痛)在试验期间很常见,在10 mg kg-1和25 mg kg-1组中超过80%的患者发生,但被认为与试验药物无关。出现了五个三级安全事件,其中两个可能与efgartigimod治疗有关;总体来说,这是有利的,与之前的研究一致。

   作者证实,治疗开始后2-3周,血清总IgG水平逐渐下降,停药后恢复。重要的是,抗DSG1IgG的中位数下降了70%,抗Dsg3IgG的中位数下降了42%。最显著的下降是隔周给药。天疱疮指数评分下降,与IgG水平耗尽相关,90%的患者在中位数17天后得到早期疾病控制,这是一个有希望的疗效信号。

   总之,这项重要的开放标签II期研究的结果表明,Efgartigimod在PF和PV中耐受性良好。进一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调查是有必要的。该试验的适应性确定了在维持期间隔周服用Efgartigimod来控制血清IgG的降低是最有希望的方案。

文献来源:

G. MicevicS.N. LoN. Rajan,Targeting the neonatal Fc receptor in pemphigus: safety first,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22,01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89299, encodeId=c9661189299c6, content=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5465387413, createdName=ms8000002020716804, createdTime=Sun Jan 30 13:35:04 CST 2022, time=2022-01-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2-01-30 ms8000002020716804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Br J Dermatol:盐酸多西霉素和泼尼松龙治疗天疱疮,哪个更划算?

背景: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针对Ca[sup]2+[/sup]依赖的细胞间粘连分子——钙粘蛋白的抗体,因此,在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BLISTER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平行对照、随机盲法试验。该研究对盐酸多西霉素

CRAL:天疱疮治疗指南的比较:全身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和其他免疫抑制疗法

天疱疮是包括一组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该文从成熟的皮肤病学会和专家共识小组中选择了几个指南进行审查,以呈现相似和不同之处,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Front Immunol:靶向FcRN:治疗天疱疮的新途径

天疱疮是一组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由直接致病的IgG抗体介导,结合与角质形成细胞粘附在皮肤和粘膜上至关重要的桥粒成分,导致棘层松解。靶向FcRN可能是治疗天疱疮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患者男,49 岁。因全身皮肤红斑、 丘疹、水疱、糜烂 及瘙痒 30 年, 加重 1 年,于 2015 年 10 月 20 日来深圳 大学附属南山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 30 年前无明显诱 因双腹股沟及腋窝等处出现红斑,并在其基础上反复出 现水疱。疱壁薄、易破, 破裂后形成糜烂面、 浸渍及结痂, 伴疼痛及瘙痒。自觉活动后、 摩擦后、出汗后及春夏天热 时皮损加重。病情长期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多次于当

脂溢性类天疱疮1例

患者男,22岁。

行医笔记:一文掌握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主要特征是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的水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免疫病理显示基底膜带有IgG和C3线状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BP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BP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但易误诊,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