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ls of Neurology: CADASIL影响了7T-MRI上大脑小血管功能的多个方面

2022-10-25 Freeman MedSci原创

CADASIL患者7T-MRI上的脑小血管功能的多个方面出现异常

大脑小血管疾病(cSVDs)是导致中风和痴呆的主要原因。在大脑核磁共振成像中,大约70%的65岁的人和几乎所有90岁的人都能发现与cSVD有关的病变。尽管cSVDs对健康影响深远,但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对潜在的疾病机制了解有限。由于cSVDs中受影响的血管直径较小,而传统的人类体内成像技术的分辨率有限,因此cSVDs主要通过实质损伤的标志物(如裂隙、白质增生(WMH)、微出血、血管周围空间扩大、白质微结构变化、基于血液的神经轴损伤标志物)来研究。虽然这些标志物很重要,因为它们与主要的临床结果包括中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有关,但它们代表了cSVDs的下游后果。为了理解cSVDs的潜在机制,必须研究疾病的核心,即血管本身。

图1: 论文封面图

大脑常染色体显性动脉病伴皮层下梗塞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由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单基因形式的cSVD。以前对CADASIL的脑血管的研究大多限于对尸检材料的检查。髓动脉和小脑穿孔动脉的病变是一个重要特征,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变性和动脉壁的增厚。这很可能对小血管的功能产生影响,这在实验动物模型的皮层和穿孔动脉中确实被观察到,在人类的脑外小血管中也被观察到,例如在心脏。现在,7T-MRI的超高场成像提供了关于人类大脑小血管功能几个方面的体内测量,包括穿孔动脉的流速和波动度,以及不同脑区的内皮依赖性和独立性的血管反应性。这些措施可以为CADASIL和其他形式的cSVDs的疾病机制提供线索。

藉此,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Hilde van den Brink等人,使用7T-MRI评估CADASIL患者的脑小血管功能。具体来说,他们评估了与对照组相比,CADASIL患者7T-MRI上的哪些小血管功能受到影响,以及7T-MRI上的小血管功能障碍是否与CADASIL的WMH有关。

他们招募了23名CADASIL患者(年龄51.1±10.1岁,52%为女性)和13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46.1±12.6,46%为女性)。小血管功能测量包括:基底神经节和半卵圆中心穿刺动脉血流速度和脉动,枕叶皮层对视觉刺激的血管反应性和皮层对高碳酸血症的反应性,皮层下灰质、白质和白质高浓。


他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ADASIL患者半卵圆中心的穿刺动脉(平均差异-0.09 cm/s,p=0.03和0.20,p=0.009)和基底节(平均差异-0.98 cm/s,p=0.003和0.17,p=0.06)的血流速度较低,脉动指数较大。

图2:论文结果图

患者对短的视觉刺激的小血管反应性下降(BOLD平均差异-0.21%,p=0.04),而对高碳酸血症的反应性在皮层、皮层下灰质和正常出现的白质中得以保留。

在患者中,与正常出现的白质相比,白质高密集区对高碳酸血症的反应性下降(BOLD平均差异-0.29%,P=0.02)。

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发现了: CADASIL患者7T-MRI上的脑小血管功能的多个方面出现异常,表明动脉波动硬度增加和区域反应性异常,局部也与白质损伤有关。这些观察结果为机理和干预研究提供了新的cSVD标志物。


原文出处:
van den Brink H, Kopczak A, Arts T, et al. CADASIL affects multiple aspects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function on 7T‐MRI ; _Annals of Neurology_.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2, 2022:ana.26527. doi:[10.1002/ana.26527](https://doi.org/10.1002/ana.2652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iological Psychiatr:不同大脑状态的时间占比失衡是 cSVD 相关认知下降的标志

cSVD的全脑时空共激活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相关认知缺陷存在相关性

脑小血管病——“风暴”过后的全脑灾难 | 专家述评

脑小血管病犹如一场“风暴”灾难,它累及全脑乃至全身小血管;脑小血管病除了“风暴”本身造成的表面损害,后续损害仍在进行中。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Brain-小血管疾病和痴呆标志物,如何影响大脑白质病变?

纤维密度能捕捉到脑小血管疾病的影响,而纤维束的横截面则主要由神经变性决定

Stroke:白质增生与腔隙之间的空间关系——荷兰奈梅亨RUN DMC队列14年跟踪研究

腔隙与WMH关系的两种不同分布模式可能表明了不同的潜在机制

Neurology:ATACH-2与 MISTIE Ⅲ临床试验汇总分析——伴潜在脑小血管病变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更小,血肿扩张几率更低,或预后更佳

近日,有研究人员通过收集两个大型国际临床试验的完整数据,探讨原发性脑出血(ICH)患者脑微出血(CMBS)与急性血肿特征的关系。MRI出现的微出血与脑出血体积较小和随后成像上血肿扩张率较低有关。

Neurology:脑小血管疾病患者降压强度与白质网完整性的关系

弥散张量成像(DTI)网络综合了脑小血管疾病(SVD)多种病理过程的损伤,可能是检测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强化降低血压患者的小血管疾病导致改善脑网络功能时,评估的 DTI 为基础的脑网络指标。

拓展阅读

【综述】视网膜病变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从视网膜病变概述、视网膜病变与CSVD危险因素和视网膜病变与CSVD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董强教授:社区人群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华山队列研究 | 第十三届东方神经病学会议

梅斯医学特邀董强教授分享该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最新成果,并作相关专题采访。

好文推荐 |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本文在全面了解CSVD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展的基础之上,对CSVD与多种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对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多模评估和防治提供参考。

好文推荐 | 脑小血管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新进展

本文将集中讨论用于CSVD诊断的影像学标志,并深入探讨CSVD的影像鉴别诊断。

【热点分享】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标准化定义——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

好文推荐 | 脑小血管病与抑郁的最新进展

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针对CSVD的影像学特征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脑小血管病国际影像标准2更新要点解读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 2023-10-20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CRHA,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 2021-07-25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 2019-04-20

脑小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神经内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