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非我非我非我发

2017-07-30 MedSci MedSci原创

许奕晗: JAMA Surg: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在住院率与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后血糖水平息息相关。Associ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A1c Levels, Postoperative Hyperglycemia, and Readmissions Follow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http://jam

许奕晗: JAMA Surg: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在住院率与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后血糖水平息息相关。

Associ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A1c Levels, Postoperative Hyperglycemia, and Readmissions Follow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surgery/fullarticle/2645761

Hemoglobin;Hyperglycemia;Readmissions

Caroline E. Jones

 我们都知道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如果有高血糖病史术后结局一般都比较不理想,但是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或者是术后血糖水平也会影响患者手术后的结局呢?最近有一项研究就这方面进行了探讨。
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至2014年间在Veterans Affairs医院行胃肠手术的21541名患者,术后三天出现感染的患者排除在外,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被定义为一个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5.7%, 5.7%-6.5%, 和>6.5%),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和再住院率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90天)和高血糖(术后48小时)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这21541名患者中,1193名患者是女性,平均年龄为63.7岁,共有23094例手术测量了术前血红蛋白和术后血糖水平,手术后并发症和30天内再住院率分别为27.2%和14.7%。对于HbA1c,术后葡萄糖水平,术后胰岛素用量,是否为糖尿病,体重指数等指标进行logistics回归模型后,术后血糖高于250mg/dL与30天内再住院增加有明显相关关系,相反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6.5%则会减少再住院率。
所以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术后早期血糖水平会影响再住院率,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则是一个保护因素,所以患者术前的营养支持与术后的血糖控制就变得格外重要。


JAMA Surg:辅助化疗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的关系

Association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 or III Gastric Cancer


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surgery/fullarticle/2627289


Yuming Jia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Gastric Cancer


目前的癌症评分系统不能很好的预测胃癌患者在接受了辅助化疗后的预后情况。
近期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种基于特异性肿瘤和患者特征的生存预测模型,其能够对II期或III期胃癌患者行辅助化疗的生存时间进行个体化预测。
研究人员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南方医院因II期或III期胃癌行胃切除术的74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病人情况与肿瘤特点作为研究协变量纳入研究分析,该预测模型在内部使用排除歧视与标准进行调校。并收集来自中国广州第一医院和四川华西医院的973例II期或III期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外部模型预测验证。
结果显示:在纳入的1719例患者中,1183例(68.8%)为男性,536例(31.2%)为女性,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年龄为57岁(49-66岁)。 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癌胚抗原水平,癌抗原19-9水平,入侵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和是否采用辅助化疗均与总生存期和生存率有显着相关性(P <0.05)。 生存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
此项研究表明采用生存预测模型可用于判断II期或III期胃癌患者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生存获益进行个性化预测。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https://academic.oup.com/ecco-jcc/article/doi/10.1093/ecco-jcc/jjx102/4004842/Prevalence-of-malnutrition-and-nutritional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alnutrition, body composition


MJ. Casanova M

JCC:IB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与营养状况评价

研究目的:明确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营养不良的流行情况,分析这些患者的饮食结构和行为,研究其身体组成成分,评估其肌肉力量,并试图找到这些患者营养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纳入包括来自门诊与住院患者的30个西班牙医疗中心的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11项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饮食结构和行为数据,使用主观评估和体重指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生物电阻抗评估身体组成。
结果展示:共纳入1271例患者(51%女性,中位年龄45岁,克罗恩病占60%)。333名患者进行了营养评估。共有77%的病人自觉避免食用一些食物,以预防疾病复发。有86%的患者因疾病恶化拒绝了食用某些食物。 67%的患者在疾病诊断后改变了饮食习惯。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6。在多变量分析中,存在腹部手术史,处于疾病活动期和避孕期间的某些食物与营养不良相关的风险较高。
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大多数患者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食用的食物。



Exposure–efficacy Relationships for Vedolizumab Induc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or Crohn’s Disease


https://academic.oup.com/ecco-jcc/article/11/8/921/3002289/Exposure-efficacy-Relationships-for-Vedolizumab?
Maria Rosario Jonathan L

Ulcerative colitis, Crohn’s disease, vedolizumab,

JCC:vedolizumab 在治疗IBD中的药物浓度与药物疗效的关系  

之前已经有报道表明vedolizumab的血清浓度与IBD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成正相关关系。近期有一份研究进一步报道了vedolizumab在IBD治疗中诱导缓解的作用。

研究人员收集了采用vedolizumab治疗的患者第6周的血清浓度作为变量与临床症状相关联。使用Logistics回归模型预测患者6周的vedolizumab累积血清浓度,探讨了患者第6周vedolizumab浓度与药物疗效之间的潜在线性关系。

结果显示:更高的vedolizumab浓度与较高的临床缓解率相关,在UC患者这样的线性关系更加明显,总体来说,如果患者自身的白蛋白水平较高,粪钙卫蛋白水平较低同时之前没有使用过其他生物制剂的话,vedolizumab能够带来较高的临床缓解率。」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