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六成医生存心理疾病风险

2014-09-25 佚名 cmt

为了解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医学论坛报》(CMT)于2014年7月17日启动了《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调查通过CMT调研平台进行。从7月17日至9月10日,共8533人阅读了该调查,914人参与并完成调查。参与者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涉及数十个个临床科室。结果显示,35%的中国医生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25%心理疾病危险性高。因此,总体而言,国内医生属于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

为了解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医学论坛报》(CMT)于2014年7月17日启动了《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调查通过CMT调研平台进行。从7月17日至9月10日,共8533人阅读了该调查,914人参与并完成调查。参与者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涉及数十个个临床科室。结果显示,35%的中国医生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25%心理疾病危险性高。因此,总体而言,国内医生属于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职业群体。

国内外调查均显示,医生群体是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高危人群,包括工作时间长、轮班工作、工作时间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工作要求技能高以及科研、晋升要求等等,都是医生群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而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恶性伤医事件,对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也不容忽视。医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危害医生自身健康,还会影响其医疗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患者安全。

然而,对于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均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认为,我国关于医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数存在样本量小、重复研究、不够深入、调查性研究较少的问题。

为了唤起全社会对医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中国医学论坛报》启动了医生心理状况调查。调查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The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进行。该量表根据总分值,将心理健康状况分为4个等级,10-15分,患心理疾病危险性低;16-21分,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较低;22-29分,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较高;30-50分,患心理疾病的危险高。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医师的心理健康指数平均为24.17分,处于第三区间,属于患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职业群体。其中,只有10%的医生处于第一区间(15分以下),属于低风险人群。 30%的医生处于第二区间(16-21分),属于风险较低人群。 35%的医生处于第三区间(22-29分),属于风险较高人群。 25%的医生处于第四区间(30-50分),属于高风险人群。

性别差异方面,本调查并未显示中国男医生和女医生在心理疾病风险方面存在差异。这与此前澳大利亚进行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有所不同。该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女医生比男医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多。

医院级别方面,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医生心理疾病风险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一级医院。即,在三级和二级医院工作的医生心理疾病风险更高。

工作年限方面,工作20年是一个门槛。从业20年以上的医生心理疾病风险显著低于从业20年以内的医生。相对而言,工作3~5年的医生在所有医生群体中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

技术职称方面,随着医生职称的晋升,心理疾病危险性逐渐走低。正高和副高职称医生心理疾病风险低于初级和中级职称医生。

此外,在地域和科室方面,调查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72948, encodeId=37d414e29481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62be0746b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疾病风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0746, encryptionId=862be0746bc, topicName=疾病风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c757221906, createdName=花花1368, createdTime=Sat Sep 27 08:29:00 CST 2014, time=2014-09-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美国医生都在吐槽什么?

什么事情会让医生不开心?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不满意。美国长岛犹太医学中心(LongIsland Jewish Medical  Center)心脏病学专家Dr.Jauhar在他的新书Doctored:The Disillusionment of an American Physician,即《一位美国医生的醒悟》中说到当今美国医生所面临的挑战及感受。 Dr.Jauhar说到,即便他人到中

医生幽默语录

1.当年我生孩子,做侧切,以下是两个医生的对话:“你瞧给我们这个破剪子,真是不好用”“不是给我们俩呢么,换一个吧,用那个”“……算了吧,那个还不如这个呢……” 2.话说当年整牙齿的时候,医生对着我的牙看了N9,才冒出一句:你这牙...畸形的也太PL了吧... 3.切阑尾,可能是麻药没够,手术中的时候我醒了一下~~听到有医生在说:“昨天晚上手气太差,整晚上输了3K多。”然后有个女医生说:“我昨天

医生应该怎么回复病人「我的病能治好吗」的疑问?

知乎上有人提问“如果病人问,“我的病能治好吗?医生应该怎么回复病人。”小编整理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梁颖聪,专劝没病的人回家等死 于我经验,能问这个问题的绝不仅限于患绝症或者预后极差的病人,没有大病的焦虑患者、希望一劳永逸且依从性不一定好的患者照样很喜欢问这个问题。对每种人的回答都不一样,而对每一种里面要怎么说,还要根据病人和家属的性格来定。我不知道提问者的朋友要跟病人解释多久,

医生护士你们究竟有多忙?看完泪奔了……

医生很忙、护士很忙,为病人忙!希望病人们能够对我们的职业多点理解、能像我们一样站在所有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你应该记得我是在门诊/急诊了解到你的病情,才把你收治入院的。所以,如果查完房你找不到我,很可能是我又去那儿了。 你或许是为了做手术入院的,所以我也可能在手术室。当然,医院里偶尔会安排我们分批去业务学习,但是我保证我的科研实验绝对都是利用的下班时间和我可怜巴

中国医生打油诗

投身医学英勇无畏,身穿白衣貌似高贵,其实生活及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下班不休还要开会,病人投诉照死赔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病人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加班受累,劳动法规通通作废,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领导说话回回都对,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分分秒秒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接待

中年医生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中年是医生职业生涯的分水岭!中年医生经过一番努力,大都成为了医院的骨干,但同时也会时常感到自己就这样了,难以进一步发展,遭遇职业“天花板”。这时候只有认真盘点自己的职业人生,慎重选择一件自认为值得下半辈子干的事情,才有可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中年医生都有哪些自身独特的优势,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劣势?又需要盘点什么,来让自己突破职业“天花板”呢? 中年医生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