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涛:科研与临床须双管齐下

2015-01-08 代涛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

科研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保证知识结构不会老化、操作技术不会过时、临床思维不会僵化。开展此次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构建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不同学科,评价医院的科技水平及其在同一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只管反映医院的学科影响力。通过评价,可以为医院科研管理者提供最

科研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保证知识结构不会老化、操作技术不会过时、临床思维不会僵化。

开展此次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构建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不同学科,评价医院的科技水平及其在同一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只管反映医院的学科影响力。通过评价,可以为医院科研管理者提供最为直接的横向对比数据,也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科研积极性,更好的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

没有坚实的科研基础,临床工作就难以有发展的后劲。只有把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建立科研课题来源于临床、研究成果用于临床的良性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的专业信息研究机构,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基于客观数据,力争准确真实地反映医院科技影响力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在指标体系、数据规范和学科分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指标体系方面,遵循科学的研究思路,在国内外医院科技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科研评价和卫生管理等领域专家意见,确定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学术影响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本榜单来看,我们综合考虑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学术影响三个方面。在科技产出方面,纳入了科研项目指标,正是希望科研管理部门把评价作为学科建设的有力助手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更有效地进行科研资源分配,优化科研竞争环境,从而提高医院“以科研促临床”的意识。

医院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包括发表科技论文和承担科研课题。因为毕竟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医院科技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现实中,某与不当的导向,也存在着有些临床医生为科研而科研,单纯以论文比高下的错误倾向。

需要澄清的是,SCI的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发表SCI论文也是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志之一,但发表SCI论文不是医疗与教学的终极目的,应正确处理SCI论文与医疗、教学关系。

此次评价指标中,我们也纳入SCI论文指标,但这并非提倡各机构之间以论文数量相互攀比,而是希望从学科评价的角度,促进机构知己知彼,根据自身学科地位和发展情况,针对医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切实有效地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

我们不仅考虑了其数量,同时也考虑了其被引频次,即论文的质量,数量与质量并重,树立医院科技论文产出的正确导向,倡导医院学科建设健康理性的发展方向,营造注重学科质量建设的氛围,推进医学学科发展。

当然,此次评价中我们虽力求完美,但仍有需要不断完善之处。我们将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扩大学科范围和数据来源,更好的做好评价工作。

(作者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该不该做科研”之我见

医生该不该做科研?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方向性、导向性问题。医生以治病救人为主,为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需要不断科研,充实提高医疗水平。为了后继有人,提高医疗队伍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医疗、科研、教学密不可分。随着医学的发展,“三合一”的人才,“三合一”医院、研究院与学院也大量涌现。这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但是,医疗、科研、教学密不可分,不等于每位医务人员都应

Cell:大牛教你如何规划早期科研生涯

2014 年是《细胞》Cell杂志成立4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周年,Cell杂志特邀请了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生物领域科学家,共同探讨科学见解、个人哲学、研究乐趣、面临的挑战和他们实验室外的生活。从这些首席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也许能窥见职业规划的成功因素。 对于这些科学家们来说,人才培养是个重要的问题,如华大基因院长王俊就表示,“我认为年轻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成长的机会,以及没有足够的

近期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及处理决定

关于赵坡的处理决定 国科金监决定〔2013〕45号   经调查核实,北京某医院赵坡2013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PHLDA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胃癌干样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受理号81357502)在课题组成员2012年度已获资助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Lgr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胃癌干样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

专访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科研和创新不是一回事

CFP供图 李凯简历 197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86年于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于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在科研领域,1980年代中,李凯提出了分布式共享内存技术,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成为1990年代国际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他本人也在1998年当选为ACM Fellow;在创新领域,2001年,李凯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Data Do

2014自然指数揭示中国十大科研领先城市

2014年12月18日,中国上海 ----《自然》杂志(Nature)今天出版的《2014自然指数中国增刊》介绍了中国主要科研机构和大学对全球科学发展的贡献、科研产出领先的十大城市,以及中国与其它国家的科研论文合作情况。 根据2013年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中国的科研产出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居第二位。加权分数式计量是根据作者对一

中国科研经费年投1.2万亿元

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达1.2万亿元,其中财政科研经费5000亿元,居世界前列。但科研领域乱象丛生:科研风气“浮躁化”、项目申请“行政化”、经费落实“功利化”……不仅大大影响科研活动,也使科研投入效率低下。科研经费按“牌子、帽子、位子”分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黄涛说,有些科研人员拿到课题经费后,写一篇论文就能交账,还能评职称,“一举两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说,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