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ARGET研究:不依从治疗将致高危恶性循环

2011-09-0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8月28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1)临床研究更新会上,德国学者Michael Bohm分析了ONTARGET研究受试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产生后果,证实年龄、女性、种族、低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紊乱是患者依从性的预测因素,而患者依从性的降低可导致事件发生率迅速升高。这些事件可进一步导致更高的不依从率,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患者的“不依从”定义为完全、永久地不继续

 8月28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1)临床研究更新会上,德国学者Michael Bohm分析了ONTARGET研究受试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产生后果,证实年龄、女性、种族、低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紊乱是患者依从性的预测因素,而患者依从性的降低可导致事件发生率迅速升高。这些事件可进一步导致更高的不依从率,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患者的“不依从”定义为完全、永久地不继续接受研究采用的治疗措施,常见于慢性病和临床研究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在ONTARGET研究中,共有 4629例受试者(占18.1%)停止治疗,这一数量伴随研究进程逐渐增加。患者的“不依从”最常见于治疗后1-2年,Cox回归模型显示了年龄等7个因素可预测患者的依从性。

  不依从患者的CV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三重终点(HR=1.385,95%CI:1.255-1.528;P<0.0001)和四重终点(三重终点加心衰住院)(HR=1.298,95%CI:1.181-1.427;P<0.0001)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其中,CV死亡(HR=2.050,95%CI:1.824-2.303;P<0.0001)和心衰住院(HR=1.464,95%CI:1.228-1.745;P<0.0001)的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不同停药时间(单位为年)之间产生的事件增加率相似。不依从患者的非致死性主要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衰住院)和非致死性其他事件(新发心衰、血管重建、新发房颤、终末期肾病、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恶性肿瘤)发生后,其后的事件发生率进一步升高;而发生早期事件的患者,其平均依从率更低,可见患者进入了“不依从-发生事件-对治疗不信任-更加不依从”的恶性循环。研究呼吁应加强对不依从患者的特殊干预。

  链接:

  ONTARGET: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outcomes in high-risk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in the ONTARGET tria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95298, encodeId=63161e952989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48e1e1345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arge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7134, encryptionId=248e1e1345b, topicName=targe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409354, createdName=闆锋旦, createdTime=Sat Oct 22 16:42:00 CST 2011, time=2011-10-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733, encodeId=64ed3e33f9, content=This is the perfect way to break down this infmoraiton.,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95.174.99.122, createdTime=Thu Nov 24 19:15:00 CST 2011, time=2011-11-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1-10-22 闆锋旦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95298, encodeId=63161e952989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48e1e1345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arge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7134, encryptionId=248e1e1345b, topicName=targe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409354, createdName=闆锋旦, createdTime=Sat Oct 22 16:42:00 CST 2011, time=2011-10-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733, encodeId=64ed3e33f9, content=This is the perfect way to break down this infmoraiton.,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95.174.99.122, createdTime=Thu Nov 24 19:15:00 CST 2011, time=2011-11-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1-11-24 95.174.99.122

    This is the perfect way to break down this infmoraiton.

    0

相关资讯

心脏病的干细胞治疗:困惑与尝试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目前冠心病治疗仍仅限于恢复灌注和挽救缺血心肌,对坏死心肌修复仍无有效策略。心肌干细胞移植给冠心病治疗带来新曙光,其临床益处和可能机制如右图,但该疗法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许多问题仍须探讨。   安全性   移植后心律失常或支架内再狭窄,移植中微循环栓塞,心脏肿瘤,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分离及回输时患者的反应等与移植细胞种类及移植途径相关。   

第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召开

  众多心脏病专家云集 把脉心血管病研究动向   2011年5月26日,第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OCC搭建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年演绎着世界心血管领域最新的进展。   目前,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1/3在60岁以下。另据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ARB为高血压一线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1争议话题     正方   巴黎吉雷尔德(Girerd)教授陈述了相关证据支持。   1. 欧洲高血压学会(ESH)/ESC指南推荐ARB适用于抗高血压起始和维持治疗。   2. 欧洲临床实践中使用ARB治疗高血压较普遍。   3. ARB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疗效强。   4. 大部分ARB具有长效性,可以1次/

心脏病和卒中2011全新数据发布

医学论坛网  12月17日消息 - 每年,美国心脏学会(AHA)都会联合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其他政府机构提供有关心脏病、卒中、其他血管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最新统计数据。12月15日,AHA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布了心脏病和卒中的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   今年数据的重要亮点如下:   1、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但疾病负担仍旧很高   2007年的心血管

JAMA:高敏感性肌钙蛋白I检测可预测心脏病预后(附评论)

MedSci注: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检测肌钙蛋白I(Troponin I)已是许多心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之一。但是,本文巧妙选择了角度,不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JAMA),而且对今后的临床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其创新点在于,采用更高敏感的Troponin I检测方法,计算预测和治疗心脏病的最佳预测值。这一值较目前检测结果的1/4,这样会极大提高预测的风险(ROC)范围。同时,通过一年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