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腿针的迷思:究竟是打腓肠肌,还是比目鱼肌?

2024-01-06 肉毒毒素btxa 肉毒毒素btxa 发表于陕西省

目前瘦腿针的治疗现状不禁让我们思考:是否可能同时注射腓肠肌下方的比目鱼肌,在尽量少的位点和较好的疗效之间取得平衡?

引言

腓肠肌注射的困境

在腓肠肌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用于改善小腿轮廓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安全可靠的瘦腿方式。有一些关于瘦腿针的综述,详细地描述了注射位点的设置、注射剂量的选择和相应的疗效对比。但是瘦腿针的疗效有限:腿围减小有限,效果维持时间短。不同的研究者为此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例如:Wanitphakdeedecha采用了腓肠肌内侧6点+外侧4点的注射方式;Suh采用在腓肠肌内外侧的最突出处注射6-12点;Bogari设置了48个点,将其均匀注射到整个小腿中。本团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设置超过20个注射位点(并且保证注射位点之间间隔2cm-肉毒毒素的可能弥散范围),在小腿的下侧和外侧进针时,针头很容易进入到比目鱼肌中,因为小腿的下侧和外侧处腓肠肌十分菲薄,甚至有时在超声下监测不到。同时,受试者在接受超过20个注射位点时,疼痛感较为明显。

目前瘦腿针的治疗现状不禁让我们思考:是否可能同时注射腓肠肌下方的比目鱼肌,在尽量少的位点和较好的疗效之间取得平衡?

比目鱼肌注射的可能性?

本团队在注射前采用超声进行受试者小腿肌肉厚度和周长的数据采集,如图1所示。嘱患者站立在平地上,双腿垫脚以测量最大腿围(MC,ttMC)。另外通过超声评估患者直立位时的小腿解剖情况,包括皮下脂肪(SF)、腓肠肌(GM)及比目鱼肌(SM)的厚度。

图片

(小腿的中线为线b,线a为腓肠肌内缘与线b的中线,线c为腓肠肌外缘与线b的中线,线1及线2表示小腿高度的1/4及2/4)

我们发现:腓肠肌并非一直是小腿的“优势肌肉”。如下图所示,除了1b和2a以腓肠肌厚度占比最大以外,其余位点并非如此,有些位点甚至腓肠肌的厚度小于皮下脂肪厚度。腓肠肌的厚度在整体腿围中的作用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这可能是为什么尽管一些研究人员不断改进注射部位,使得肉毒毒素在小腿中均匀分布,但治疗效果仍然不太乐观。

图片

图片

不应该忽视比目鱼肌的厚度在整体腿围中的作用。本研究针对比目鱼肌的注射,进行了初步探索。

材料和方法

纳入34名受试者进行RCT研究。

注射方法

浓度20U/ml,27G针头,每个点注射10U,单侧腿15个注射位点

GM组

仅注射腓肠肌,10U;GM+SM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联合注射,进针至腓肠肌后注射6U,再往深层进入比目鱼肌后注射4U。

图片

注射前采集数据

平地站立和垫脚尖时的最大腿围;超声测量的皮下脂肪(SF)、腓肠肌(GM)、比目鱼肌(SM)厚度。

随访时间

注射后1,3,6月

随访采集数据

平地站立和垫脚尖时的最大腿围;超声测量的皮下脂肪(SF)、腓肠肌(GM)、比目鱼肌(SM)厚度;并发症采集问卷。

结果

腿围比较

注射后,两组的MCs及ttMC均较注射前显著下降,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图3)。

图片

图片

分层厚度

两组的皮下脂肪厚度在注射后均有轻微上升;腓肠肌厚度在注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较注射前均显著下降。比目鱼肌厚度方面,GM组的比目鱼肌厚度在注射后第4-6个月有代偿性增厚的趋势;而GM+SM联合注射组没有代偿性增厚。

以上结果在组间无明显差异。

图片

局部厚度

在1c点,GM+SM组的腓肠肌下降更多,与GM组有显著差异。GM+SM组的比目鱼肌没有代偿性增厚,而GM组显著增厚,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图片

满意度和并发症

GM组的满意度得分为6.8,GM+SM组的满意度得分为7.1,组间的满意度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均未见重大并发症。

重要结论

两组均可减少腿围和GM的厚度,GM+SM组达到与GM组相同的临床满意度和治疗效率。

SM的注射消除了GM注射导致的SM代偿性增厚的可能。

在1c点(上外侧小腿),二者的疗效有组间差异。

SM内注射60U不会造成患者满意度下降,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并发症,本研究展示了SM注射的潜力。未来可进一步探索SM的注射剂量,达到既不会造成明显并发症,抑制SM代偿性增厚,又可以达到在减少腿围方面比GM单独注射更显著的剂量。

关于瘦腿针注射的个人体会

目标深度

根据注射前的超声资料,如下图所示。

图片

根据BMI和SF、GM、SM之间的相关性回归分析,可根据BMI模拟出SF、GM、SM的值。

图片

在超声下有4种不同形式的GM

图片

文献出处

Li Z, Chong Y, Jin L, Zeng A, Huang J, Long X, Yu N, Wang X. Botulinum Toxin Treatment for Calf Contouring Based on the Study of Combined Injection of Gastrocnemius and Soleus. Aesthet Surg J. 2023 Dec 8:sjad365. doi: 10.1093/asj/sjad36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06467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9638, encodeId=31a821e9638d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b0563646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比目鱼肌#</a> <a href='/topic/show?id=d2a01096e80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瘦腿针#</a> <a href='/topic/show?id=a19e1096e9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腓肠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3646, encryptionId=5b0563646e0, topicName=比目鱼肌), TopicDto(id=109678, encryptionId=d2a01096e803, topicName=瘦腿针), TopicDto(id=109679, encryptionId=a19e1096e994, topicName=腓肠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an 06 19:29:47 CST 2024, time=2024-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比目鱼肌肌内的滑膜肉瘤1例

患者,男,23岁,左小腿发现肿块1个月,于2016年10月19日入院。体温36.5℃,脉搏67次,呼吸20次,血压19.0/10.0kPa。左小腿及踝部肿胀(小腿内侧明显),皮肤张力较高,左小腿后方可扪及约10.0CM×18.0CM×20.0CM大小肿块,边界不清,肿块固定,无明显压痛,未及明显异常搏动感,皮温无明显升高,浅表静脉无怒张,左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较弱,足趾感觉正常,活动正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