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延长进食时间窗,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或降40%!

2023-10-21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发表于上海

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如果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延长一天中的第一顿和最后一顿饭或零食的时间,无论他们摄入多少热量,都有可能会因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而获益。

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如果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延长一天中的第一顿和最后一顿饭或零食的时间,无论他们摄入多少热量,都有可能会因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而获益。该研究于2023年第27届美国心力衰竭协会年会(HFSA)上公布。

延长进食时间窗,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或降40%

研究人员表示,新的发现主要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15年的数据,这可能不支持心衰患者进行间歇性禁食等限时饮食干预。

近1000例接受心衰药物治疗的受试者报告说,他们平均每天进食时间为11小时,平均每天四次“进食”,“进食”定义为至少50千卡的正餐或小吃。与少于11小时相比,每天进食11小时或以上,在5~6年内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40%以上(P=0.013)。

较长的进食时间窗可能有代谢益处!

该分析调整了热量摄入、每日进食次数、体质指数、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病史、糖尿病以及一系列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既往证据大多来自健康人群,证据表明,白天长时间禁食与较少的体育活动有关。因此,可能是那些延长热量摄入的心衰患者在一天中更积极锻炼。

因此,较长的进食时间窗可能具有间接的代谢益处,并有助于他们保持低体质指数,并可能降低有肌肉萎缩风险患者群体的心血管风险。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延长每日进食时间窗,特别是晚些时候的最后一餐而非早些时候的第一餐,可能有助于促进肥胖和心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并保持射血分数。

间歇性禁食或不适于心衰患者

研究者表示,间歇性禁食和其他涉及食物摄入时间的方法,已经在大多数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了减肥及代谢健康的研究。但是对于已经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一点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根据公认的“非常初步”的发现,可能不应缩短他们每天吃饭的时间窗或进行间歇性禁食。在推荐这种方法之前,更值得考虑的是他们营养不良或肌肉减少的风险。

该研究的基本情况

目前的研究包括2003年至2018年录入到NHANES数据库的991人。这些患者自称患有心力衰竭,服用了心衰常用药物,并提供了至少两次“可靠的”饮食记录。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心衰病史的平均时长为9.5年;47%的患者为女性,四分之三的患者为白色人种,三分之二的患者有血脂异常,四分之一的患者有癌症病史。平均而言,他们一天中的第一次进食时间约为上午8:30,最后一次进食时间约为晚上7:30,时间窗约为11小时;平均每天摄入约1830千卡。

在平均69个月的随访期内,约52%的人死亡;约44%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在对人口统计学、体质指数、吸烟状况、进食次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病史调整的模型中,时间窗≥11小时与<11小时的全因死亡风险比(HR)为0.236(95%CI,0.078~0.715)。

在进一步调整心衰持续时间后,下降不再显著。但在完全调整的分析中,较长时间窗和较短时间窗的心血管死亡率的比例为0.368(95%CI,0.169~0.803;P=0.013)。研究者指出,这一问题值得在随机试验中进一步探讨,也许会是一项心衰患者佩戴加速度传感器来跟踪日常活动水平的试验。研究者表示:“我们很乐意做一项关于延长他们饮食时间窗的试点研究,真正深入了解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进食时间窗口延长会有什么益处,以及这是否与体育活动有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64228, encodeId=6e5e216422821, content=心衰患者每天进食时间达到十一个小时以上 五年内因心血管死亡概率下降百分之四十,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0310/466b1701110f4394ae3a6cd607844bd5/1b665134aa2b423c873ad0ca9920f82b.jpg, createdBy=bb545451118, createdName=小孔医生, createdTime=Sun Oct 22 18:24:16 CST 2023, time=2023-10-22, status=1, ipAttribution=黑龙江省)]
    2023-10-22 小孔医生 来自黑龙江省

    心衰患者每天进食时间达到十一个小时以上 五年内因心血管死亡概率下降百分之四十

    0

相关资讯

Eur J Heart Fail: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与心衰和心功能障碍相关

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相关的血浆蛋白与中老年心力衰竭事件和不良心脏重构相关。调整这些蛋白的疗法,如秋水仙碱,可能是预防或治疗心衰有前景的靶点。

透视2023ESC心衰指南焦点更新: 心衰治疗的历史性突破

心衰这两年药物治疗的变化之大可谓地动山摇。临床研究提供了新证据,疗效可靠的新药已产生,传统药物的进一步探索获得了新信息,由此产生心衰治疗的新理念和新策略喷薄而出,从而全面改变了心衰治疗的格局。

NEJM:羧基麦芽糖铁与缺铁心衰的关系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缺铁是常见的,在射血分数降低和缺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在死亡、心力衰竭住院或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之间没有观察到明显差异。

JAHA:儿童期癌症长期幸存者心衰的发展和表型情况

与人群相比,长期CCSs中A至D期心衰的患病率明显更高,并且因肿瘤实体而有很大差异。收缩功能障碍主要与肿瘤实体相关,而舒张功能障碍与CCSs中较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相关。

樊晓寒教授团队解读BUDAPEST CRT Upgrade临床研究结果:高右室起搏比例、宽起搏QRS波的心衰患者应升级CRT

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于8月25日-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将持续为各位报道ESC 2023最新资讯。

ESC 2023 重磅研究:「羧基麦芽糖铁」治疗HFrEF合并缺铁的心衰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HEART-FID研究)

HEART-FID试验证实了静脉注射FCM对HFrEF合并缺铁患者的安全性,尽管提示了潜在的疗效,但并未达到主要疗效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