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学术报道九】|美国精神病协会年会(APA)

2024-05-1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图片来源:Psychiatry.org - Hom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Psychiatry.org - Hom

今日话题

睡眠和认知对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双重影响

背景:认知功能损害是重度抑郁和双相障碍的关键病理特征,然而在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经常被忽视。这些持续的认知缺陷不仅在社会心理和功能方面起到媒介的作用,还可能导致生产力减少和重返工作的延迟,进一步加重这些情绪障碍的经济负担。此外,这些缺陷与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复发风险增加相关联。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患者报告的认知功能缺陷和睡眠障碍如何影响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进行的抗抑郁治疗的反应,针对的是成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方法:参与者完成了全程的rTMS治疗,并在治疗开始时、治疗后的2周、4周和6周分别完成了经过验证的测量量表。
 
结果:在我们的样本中,共有349名成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接受了rTMS治疗。其中,78.9%的患者报告存在中度或严重的注意力缺陷,40.4%的患者报告存在记忆问题。此外,25.4%和41.1%的患者分别报告了中度或严重的睡眠障碍。主观认知损害与WHODA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工具)的自我报告功能损害程度增加相关(p < 0.001)。在考虑了年龄、合并症、抑郁严重程度和rTMS治疗后的自我报告睡眠质量的因素后,残余的注意力缺陷严重程度是残疾的唯一显著预测因素(β = 0.379,p = 0.005)。令人感兴趣的是,相比那些持续存在主观注意力缺陷的患者,没有持续主观注意力缺陷的患者在接受rTMS治疗后缓解的可能性高出3倍(35.9%对12.8%;p = 0.012)。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报告的睡眠质量是预测rTMS治疗后缓解程度的更强因素(β = 0.373,p < 0.001),而非注意力缺陷。对于对rTMS治疗有反应的患者而言,失眠得分在HAMD量表上平均改善了58.7%,而对于没有反应的患者而言,改善仅为13.7%。
 
结论: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睡眠质量的改善与rTMS的治疗有关,但治疗后残余的功能障碍和感知残疾更多地与残留的主观认知缺陷相关。

 

 

图片
参考来源:The Dual Influence of Sleep and Cognition on rTMS Outcomes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https://www.psychiatry.or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