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结直肠癌客观缓解率超30%!新疗法为患者带来又一选择

2024-01-30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一项2期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在接受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的RAS和BRAF野生型mCRC患者中,SCT200治疗显示出积极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癌症,约占全球癌症负担的10%。对于一线和二线治疗失败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临床上亟需新的治疗策略以应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30%~90%的mCRC患者中过表达,这意味着靶向EGFR的疗法或是一种有效治疗该疾病的策略。

SCT200是一种新型、重组、全人源化IgG1靶向EGFR单克隆抗体。关于SCT200的1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难治性KRAS/N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中,SCT200的安全性可控,疗效良好。近期发表于《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的一项2期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在接受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的RAS和BRAF野生型mCRC患者中,SCT200治疗显示出积极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图片

截图来源:eBioMedicine

这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2期研究于2018年2月12日~2019年12月1日在中国22家医院进行,纳入110例符合下列标准的患者:年龄在26岁~77岁之间,预期寿命至少三个月,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PS)评分为0或1分,经组织学证实的化疗难治性mCRC,在接受最后一次含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标准化疗期间或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通过基于下一代测序(NGS)的突变谱分析评估组织样本中的RAS和BRAF野生型状态,患者器官和骨髓功能正常,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1版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病变。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有62%为男性。

研究者将上述患者安排在前6周每周接受SCT200(6 mg/kg)治疗,随后每两周接受SCT200(8 mg/kg)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主要终点为:经独立审评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定义为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百分比),次要终点包括左侧肿瘤患者的ORR、疾病控制率(DCR,定义为达到CR或PR或疾病稳定[SD]的患者百分比)、缓解持续时间(DoR)、至缓解时间(TTR)、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从SCT200首次给药至疾病进展[PD]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总生存期(OS,定义为从SCT200首次给药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和安全性。该研究的数据分析截止日期为2020年5月15日。

研究结果显示,经IRC评估的ORR为31%(34/110,95% CI 22%~40%)。有31%(34/110)的患者达到了确认的PR。研究者在各种预设的亚组中观察到客观缓解,这些亚组包括性别、种族、ECOG PS评分、原发部位、临床分期、既往全身治疗线数和靶向治疗史。

经IRC评估的DCR为75%(82/110,95% CI 65%~82%)。中位DoR为5.6个月(95% CI 4.0个月~7.4个月),中位TTR为1.4个(95% CI 1.3个月~1.4个月)。

在纳入的1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缺乏治疗后评估而未被纳入评估(包括4例不可评估患者和1例因非靶病变进展而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研究者在105例患者中观察到有75例(71%)患者出现经IRC评估的肿瘤缩小

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5.1个月(95% CI 3.4个月~5.2个月)和16.2个月(95% CI 11.1个月~不可用[NA])。

经IRC评估的左侧肿瘤患者的ORR为31%(95% CI 22%~41%)。左侧肿瘤患者的中位PFS为5.1个月(95% CI 3.3个月~5.2个月),而右侧肿瘤患者的中位PFS为3.6个月(95% CI 2.9个月~NA)。左侧肿瘤患者的中位OS为16.2个月(95% CI 11.8个月~NA),而右侧肿瘤患者的中位OS为6.6个月(95% CI 5.5个月~NA)。

安全性方面,所有入组患者(110/110)至少发生过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有45%(49/110)的患者报告了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低镁血症(17%,19/110)和痤疮样皮炎(11%,12/110)。研究者没有观察到死亡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说,在接受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的RAS和BRAF野生型mCRC患者中,SCT200治疗显示出积极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研究分析表明,该疗法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此类患者或是一种有希望的选择。

参考资料

[1] Yang L, et al., (2024). Efficacy, safety and genomic analysis of SCT200, an anti-EGFR monoclonal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fluorouracil, irinotecan and oxaliplatin refractory RAS and BRAF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phase Ⅱ study. EBioMedicine, doi: 10.1016/j.ebiom.2024.10496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4827, encodeId=ffb5218482ea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43ca445619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奥沙利铂#</a> <a href='/topic/show?id=18c6256e1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伊立替康#</a> <a href='/topic/show?id=64fe63923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氟尿嘧啶#</a> <a href='/topic/show?id=bc0e110695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T200#</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0695, encryptionId=bc0e110695d0, topicName=SCT200), TopicDto(id=25671, encryptionId=18c6256e1ba, topicName=伊立替康), TopicDto(id=44561, encryptionId=43ca4456198, topicName=奥沙利铂), TopicDto(id=63923, encryptionId=64fe63923be, topicName=氟尿嘧啶),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an 30 14:02:25 CST 2024, time=2024-01-3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论着】| 癌相关纤维细胞介导直肠相关作用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以iCAF无血清培养抚育iCAF如何进行免疫调节因子,再以iCAF条件培养基(iCAF条件培养基,iCAF-CM)刺激CRC细胞,探讨iCAF与CRC细胞的关系。

年度盘点 | 2023 结直肠癌临床研究年度盘点

在过去的2023年里,结直肠癌领域研究进展飞速。e路新干线小编特制作年度盘点幻灯总结和回顾2023年结直肠癌临床研究新进展。

ASCO GI 2024:循环肿瘤DNA(ctDNA)为II/III期结直肠癌(CRC)辅助化疗(ACT)提供预后信息(BESPOKE CRC中期分析)

作为首批基于ctDNA的前瞻性研究之一,BESPOKE CRC 的研究结果将通过正在进行的以ctDNA为指导的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新型CTLA-4单抗ADG126联合PD-1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效果卓著

ADG126仅在肿瘤微环境(TME)条件下被激活,通过有效清除调节性T细胞(Treg)增强疗效,并通过柔性配体阻断来维持其生理功能,显著提高了治疗窗口并有望解决现有CTLA-4疗法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J Hepatol:IL-10可能是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键因子

肝脏,是结直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之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转移靶器官,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伴有

文献荐读|袁瑛教授:KRAS G12D 抑制剂 HRS-4642 治疗KRAS G12D突变晚期实体瘤

KRAS突变是结直肠癌常见的突变类型,目前KRAS G12C已经有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KRAS G12D作为另外一个位点,尚无相应研究报道。

肿瘤免疫治疗大咖谈 |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优化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Int J Cancer:炎症性肠病一级亲属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

IBD患者的后代、兄弟姐妹或父母可能不需要额外进行CRC筛查。

Nat Med:化疗难治性KRAS G12C结直肠癌应用索托雷塞+帕尼单抗,最新数据公布

CodeBreaK 101主方案的1b期子研究在化疗难治性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评估了索托雷塞联合帕尼单抗治疗的疗效。本文报告了剂量探索队列和剂量扩展队列的结果。

NCB:初波/朱书/柴人杰/顾伟发现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通过抑制铁死亡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

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代谢物能够通过抑制铁死亡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