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借“菌”杀“毒”治婴幼儿腹泻

2014-11-17 佚名 新华网

美国科学家说,利用一种细菌的蛋白激活免疫系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借“菌”杀“毒”的新策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也许可极大提升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生存率。 全球每年有多达60万名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现有两种主要的轮状病毒疫苗,但有些国家接种覆盖率不足,而且疫苗需要提前注射和等待机体诱发免疫保护。 在新研究中,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研究人

美国科学家说,利用一种细菌的蛋白激活免疫系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借“菌”杀“毒”的新策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也许可极大提升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生存率。

全球每年有多达60万名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现有两种主要的轮状病毒疫苗,但有些国家接种覆盖率不足,而且疫苗需要提前注射和等待机体诱发免疫保护。

在新研究中,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叫做鞭毛蛋白的细菌蛋白治疗感染轮状病毒的小鼠。鞭毛是细菌表面的运动器官,鞭毛蛋白是鞭毛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注射鞭毛蛋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小鼠的轮状病毒感染。

论文第一作者张本越(Dr. Benyue Zhang)助理教授表示,他们早在5年前就发现了细菌鞭毛蛋白具有抗病毒效果,但直到现在才弄清其中的机理。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鞭毛蛋白可以激活免疫细胞产生两种蛋白:白介素-18和和白介素-22,其中白介素-18可清除感染细胞中的病毒从而限制病毒的扩散,而白介素-22可防止病毒进入机体细胞。

“这是一个全新的、以前没有发现过的抗病毒途径,意义重大,”张本越说,“鞭毛蛋白的效果是即时的,不需等待,可以制成治疗性疫苗,如果在今后的临床试验中证明有效,将弥补现有疫苗的不足,极大地提高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生存率。”

张本越说,初步试验还显示这种方法具有抗击多种病毒的能力,除轮状病毒外,还可抗击诺如病毒和丙肝病毒等。他们下一步计划开展相关人体临床试验。

原始出处:

Benyue Zhang, Benoit Chassaing, Zhenda Shi, Robin Uchiyama, Zhan Zhang, Timothy L. Denning,Sue E. Crawford, Andrea J. Pruijssers, Jason A. Iskarpatyoti, Mary K. Estes, Terence S. Dermody,Wenjun Ouyang, Ifor R. Williams, Matam Vijay-Kumar, and Andrew T. Gewirtz. Prevention and cure of rotavirus infection via TLR5/NLRC4–mediated production of IL-22 and IL-18. Science, 14 November 201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74954, encodeId=5ec313e4954f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491599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I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998, encryptionId=2949159989d, topicName=SCI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55683, createdName=仁医06, createdTime=Wed Nov 19 07:23:00 CST 2014, time=2014-11-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11-19 仁医06

相关资讯

JCI:抗轮状病毒转基因水稻或可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感染

预计上市还等10年,可有效预防发展中国家儿童严重腹泻   研究人员在水稻基因组中添加了一种对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图片来源:IRRI   根据8月8日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上的一项研究成果,一种能够预防腹泻的转基因水稻为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提供了一条划算的途径。   通过在水稻基因组中添加一种最初在美洲驼中发现的能够抵

NEJM: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诊疗(综述)

在美国,每年约发生急性腹泻病例1.79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发生0.6次急性腹泻。在一项研究中,成人的估计患病率为3%-7%,患病率与年龄相关,≤5岁儿童的患病率为8%。德国最近报道的成人急性腹泻的患病率也与此相似。 在美国,急性腹泻死亡人数的83%发生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医院感染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是该病致死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诺如病毒感染;两者都常见于养老院中居住的人群。 腹泻通常被定

Genome Biol:严重腹泻相关新细菌的研究

目前,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可触发腹泻病的微生物,以及其他能防御腹泻病的微生物。在以前,这些微生物与这种疾病之间并没有广泛的联系。这项研究未来有望帮助控制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教授O. Colin Stine指出:“我们能够识别这些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相互作用在以

Clin Infect Dis:人类已对腹泻疫苗也产生了耐药性?

近日研究表明,急性腹泻疾病几乎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五分之一的儿童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可以对疾病传播有所限制。目前,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减少死亡率的方法。不幸的是,一些研究已经表明,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可用的两种活疫苗Rotarix 和RotaTeq在发展中国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在许多非洲国家疫苗的保护效应已低至20 - 50%。 目前Lennart

Ann Oncol:益生菌可减轻癌症患者腹泻吗?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治疗腹泻。那么益生菌可否用来治疗癌症患者的腹泻呢?2014年10月发表在 Ann Oncol 的一项英国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究,发现益生菌可减少癌症患者腹泻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减少抗腹泻药物需求量,但需要更多研究来评估其真实效果。 背景:益生菌是活性微生物,普遍被认为对受体有益。益生菌对急性传染性腹泻患者有效,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成本效益。作为常导致腹泻

Gut:昂丹司琼可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常可致里急后重及间歇性大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社交及外出就餐。有研究表明,小剂量昂丹司琼口服(4mg tid)可使IBS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症状减轻。 英国诺丁汉皇家医学中心消化科Klara Garsed及其同事就昂丹司琼对IBS-D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一项两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2013年12月12日的Gut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