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点击跳转

【病例】高原上10年死亡率高达94%的“<font color="red">虫</font>癌”

【病例】高原上10年死亡率高达94%的“癌”

寄生虫,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仿佛是遥远的传说。但是因为暂时的不平衡发展,一种可怕的寄生虫多年来一直在草原上蔓延。下面就是一例来自藏区的案例。

MedSci原创 - 包虫病,病例 - 2018-04-20

恶性“食脑”<font color="red">寄生虫</font>可治疗癌症?

恶性“食脑”寄生虫可治疗癌症?

我们都知道,从20世纪初开始有些感染性疾病就成为引发特殊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但让研究者更为担忧的是,全世界大约六分之一的癌症都可归因于感染性制剂,全球有超过200万的癌症病例都和特定致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有关尽管在18世纪以前研究者们都阐明了寄生虫和癌症之间的密切关联,但如今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发现特定的寄生虫感染和特殊类型癌症发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比

生物谷 - 寄生虫 - 2016-08-28

一种化合物就可治疗三种<font color="red">寄生虫</font><font color="red">病</font>

一种化合物就可治疗三种寄生虫

图片摘自:studyblue.com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诺华医疗研究基金会基因组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杀灭引发三种被忽视疾病寄生虫,这三种疾病分别为:美洲锥、利什曼和非洲锥;这些疾病在拉丁美洲、亚洲及非洲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但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疗法来对其进行治疗。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利用单一类别的药物

生物谷 - 寄生虫 - 2016-08-10

PNAS:持续<font color="red">感染</font>如何为机体提供长期免疫保护?新研究揭示其中原因

PNAS:持续感染如何为机体提供长期免疫保护?新研究揭示其中原因

许多感染性疾病都是发生一次之后,病人就会对相同疾病获得免疫。对于其中一些感染来说——以水痘为例——会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在症状消退之后仍然残存于体内,当人的免疫力因年龄疾病发生下降,这些微生物会重新活跃起来并引起疾病再次发生。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利什曼进行研究,为长期感染与长期免疫之间存在的看似矛盾的联系找到了一个解释。这种热带疾病每年杀死数万人。通过持续提醒免疫系统引起利

生物谷 - 免疫 - 2017-01-20

“<font color="red">寄生虫</font>”定居在身体赶不走?很可能是妄想<font color="red">寄生虫</font>症

寄生虫”定居在身体赶不走?很可能是妄想寄生虫

去医院查,医生说寄生虫在她身上安了窝。可用了很多方法,这些寄生虫就是赶不走、杀不死。“因为这个,我丢了工作,老公要跟我离婚,孩子也不愿意回家,这辈子都被毁了。”下图是微博热议: 针对

MedSci原创 - 寄生虫 - 2015-09-20

新型化合物或有望治疗多种类型的人类<font color="red">疾病</font>

新型化合物或有望治疗多种类型的人类疾病

科学家们最早在开发一种药物化合物时往往只是针对治疗改善某一种疾病,然而,随着研究者们深入的研究偶然间的研究发现,他们才意识到这些药物/化合物或许还有别的用处,能够治疗其它多种类型的疾病,比如说研究人员就发现,治疗糖尿的药物二甲双胍不仅能够治疗镰状细胞和β地中海贫血,还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那么还有哪些药物化合物能够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呢?

生物谷 - 化合物,药物,肥胖,癌症,糖尿病,疗法 - 2017-02-28

“菊花”里爬出绦虫,究竟是怎么回事?

“菊花”里爬出绦虫,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猫总描述,自己辗转就医检查,最后确定感染的是牛带绦虫,这种寄生虫以牛为宿主。应该是食用了未煮熟的被感染的牛肉。再三回忆,可能是潮汕火锅涮肉不走心,没熟就吞进肚造的孽。

澎湃新闻 - 寄生虫,消化,科普 - 2018-10-06

群落生态学研究<font color="red">或</font>将加速<font color="red">感染性疾病</font>疗法的研究

群落生态学研究将加速感染性疾病疗法的研究

尽管医学在不断进步,然而每年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还会引发1000万人死亡,许多新兴疾病的生态复杂性,包括多个宿主、多种载体甚至多种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有效控制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为新兴疾病的爆发理解提供了新的线索。

生物谷 - 菌群,生态学,感染 - 2015-09-08

心前区总一阵阵“隐痛”,罪魁祸首竟不是心脏

心前区总一阵阵“隐痛”,罪魁祸首竟不是心脏

前段时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人间鼠疫散发病例使得我们许多人惶惶不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鼠疫散发病例有的竟然是肆意捕杀和食用“土拨鼠”而后造成感染,听起

检验医学网 - 心前区疼痛 - 2020-03-24

PNAS:反义核酸新型疗法治疗弓形体<font color="red">病</font>

PNAS:反义核酸新型疗法治疗弓形体

近日,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治疗弓形体的新的治疗方法,弓形体是一种寄生虫。这种新型方法在早期试管和动物实验中表明,其可以阻止寄生虫产生选择性的蛋白质,当这种新型疗法在小鼠中进行试验的时候,研究者揭示了其可以明显降低小鼠体内超过90%的可见寄生虫

生物谷 - 反义核酸疗法,弓形体病,寄生虫病 - 2012-08-17

浆膜腔积液的检验:漏出液 VS 渗出液

浆膜腔积液的检验:漏出液 VS 渗出液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若有多量液体贮留,形成积液,即为病理变化。这些积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胸膜积液(胸水)、腹膜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临床上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

MedSci原创 - 2021-08-27

病例讨论: 反复发作的肺部团块样实变病灶1例

患者伴有慢性疾病的消耗症状(乏力、消瘦及盗汗),无发热。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检查示,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肺部局限性实变病灶(图1)。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可部分好转,易反复。既往糖尿病史,以及起前有醉酒后误吸病史。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组织活

咳嗽,咳痰,支气管 - 2010-09-12

吃烧烤麻辣烫 脑中长出8厘米寄生虫

男童脑中取出8厘米寄生虫 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长马杰谈到,近日,该科室曾收治了一名因“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入院的11岁男童。经诊断后,马杰从患者脑中成功取出一只近8厘米的寄生虫——“裂头蚴”。据悉,该男童平时爱吃烧烤、麻辣烫、鱼虾蟹、野生黄鳝等食物,而裂头蚴是最常见于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的寄生虫

东方网 - 寄生虫,麻辣烫 - 2014-11-26

Nat Gene:我国学者破译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密码

继完成日本血吸虫基因组计划后,我国科学家经过3年努力,又解析出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原体——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相关研究论文9月8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原文下载】 由细粒棘球绦虫所引起的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万人感染这种寄生虫。3年前,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健康报 - 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密码 - 2013-09-1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