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寄生虫 点击跳转

探案:老年人肺部团块伴骨质破坏,不是癌症还能会是啥?

探案:老年人肺部团块伴骨质破坏,不是癌症还能会是啥?

2015年8月~2016年5月,左上胸、肩部疼痛,胸部CT提示左上肺阴影(10×8cm)。当地医院先后2次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未见肿瘤依据,病程中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并进行性增大(2×2cm),细针穿刺提示真菌感染可能,未治疗。

SIFIC感染官微 - 肺部团块,骨质破坏,肺毛霉菌病 - 2018-06-05

洪水无情 湘西“白衣战士”驰援灾区

洪水无情 湘西“白衣战士”驰援灾区

6月29日至7月1日,湘西州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多地遭受洪涝灾害,湘西州卫计系统全力强化防汛抗洪卫生应急措施,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红网 - 防洪抗汛,驰援灾区,公共卫生 - 2017-07-03

湖南暴雨卫计系统启动24小时应急 5-8分钟进行医疗救援

湖南暴雨卫计系统启动24小时应急 5-8分钟进行医疗救援

湘西州卫计系统全力强化防汛抗洪卫生应急措施,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红网 - 卫计委,湖南,暴雨 - 2017-07-03

Nat Microbiol:微生物利用抗CRISPR蛋白破坏CRISPR/Cas系统

Nat Microbiol:微生物利用抗CRISPR蛋白破坏CRISPR/Cas系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多样性的细菌物种编码阻断特异性CRISPR/Cas系统活性的基因。通过扫描原噬菌体(即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来自多伦多大学的Alan Davidson和同事们鉴定出5种新的抗CRISPR蛋白编码基因,而在此之前,他的团队已鉴定出9种。这项最新的研究突出强调了一种学习CRISPR系统如何工作的方法以及一种潜在的

生物谷 - 微生物 - 2016-06-15

【盘点】近期关于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精华一览

【盘点】近期关于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精华一览

【1】Oncotarget:抗乳腺癌,苯乙双胍挑战"一哥"二甲双胍!大量研究证实二甲双胍不仅控糖有效,还可以适度减重,降低心血管并发症与死亡风险,并且安全性良好,此外研究还提示二甲双胍(通常规定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与降低癌症风险(包括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相关。二甲双胍介导的抗癌活动与全身和细胞调节活性有关,包括降低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

MedSci原创 - 抗癌机制 - 2017-12-23

【盘点】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肠道微生物组近期重大进展

【盘点】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肠道微生物组近期重大进展

近期,三大期刊Nature、Science和Cell纷纷发表肠道微生物组方面的重磅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点在哪里呢?请让小编一一道来。1.Nature:发现肠道中不同细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人类肠道是密集且又多样化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家园,但是人们对我们肠道中的大量细菌如何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和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组 - 2016-05-16

FDA批准美国首个恰加斯病治疗药物

FDA批准美国首个恰加斯病治疗药物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加速批准苄硝唑用于治疗患有恰加斯病的2~12岁儿童,成为美国批准用于这种罕见病的首个治疗方法。

环球医学 - FDA,恰加斯病,药物 - 2017-08-30

吃完小龙虾就发作,很多人中招!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再忙也要阅读和转发!

吃完小龙虾就发作,很多人中招!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再忙也要阅读和转发!

小龙虾千万不要这样吃 小龙虾、冰啤酒、宵夜……这些词几乎快成了夏日夜晚的代名词。而小龙虾也从当年的入侵物种、水沟里的混世小霸王,被咱中华儿女吃成了人间小可爱,可谓是宵夜档一霸。 不过,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提防“龙虾病”。自五月以来,最近不少贪吃吃坏肚子的患者,其中不少都跟吃小龙虾有关系。

三甲传真 - 小龙虾,健康,医学知识 - 2019-06-02

云南省首次报告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云南省首次报告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目前两名患者已解除隔离,康复出院。

中新网 - 输入性基孔肯雅热 - 2019-06-02

NEJM:潜蚤病-病例报道

NEJM:潜蚤病-病例报道

潜蚤病是由沙蚤属中穿皮潜蚤引起的皮肤感染,穿皮潜蚤是一种遍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体表寄生虫

网络 - 潜蚤病,穿皮潜蚤,皮肤病变 - 2019-04-04

全身多发囊虫病一例

全身多发囊虫病一例

患者男性,55岁,藏族,因进行性乏力3年,于2017年8月3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无精神异常、高热、寒颤、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囊虫病(影像学资料不详),予阿苯达唑0.40g/d口服,治疗3个月后自行停药,乏力症状较前无显著改善;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1次,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伴双侧肢体抽搐,无大小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全身,多发囊虫病 - 2019-06-11

夏季游泳运动好,疾病防控不可少

夏季游泳运动好,疾病防控不可少

炎炎夏日,游泳池成了大家避暑消夏的好去处。作为很多人共用的一波碧潭,游泳池究竟干不干净?会不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又会传播哪些疾病?经过严格消毒的泳池又是否绝对安全呢?

江苏感控之窗 - 眼部传染病,皮肤传染病,妇科疾病 - 2018-08-03

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

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缘何成就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

新华社 - 医教协同,医学教育 - 2017-09-28

NEJM:牛带绦虫病-案例报道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icm1504801

MedSci原创 - 感染,寄生虫,牛 - 2016-01-21

Proc Natl Acad Sci:吗啉代低聚物(MO)能改变疟疾的疟原虫的RNA转录,克服耐药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疟原虫的基因表达可以抑制或减慢其在机体血液细胞中的生长,这一现象有可能抑制耐药菌株的出现。且该研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得以提出和解释。全球范围内针对疟疾已经进行了巨大的努力,并耗费了国家庞大的财力 。它带给人们的打击是致命的和毁灭性的。在非洲,每年有近一百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疟疾。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疟原虫对药物和杀虫剂会出现耐药性,这无疑对治疗过程带来了困

MedSci原创 - 疟原虫,RNA,耐药性 - 2015-09-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