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有讲座视频)

2014-09-24 MedSci MedSci原创

相关会议视频请进入:http://edu.medsci.cn/course/serielist-1085890.html由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与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共同承办的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十六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1日-14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相关会议视频请进入http://edu.medsci.cn/course/serielist-1085890.html


由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与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共同承办的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十六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1日-14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在会议开幕式上,前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吴兆苏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致辞。霍勇教授和朱鼎良教授分别就“从近期国外高血压指南看我国高血压防治”和“上海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之路”进行了主旨演讲,其中朱鼎良教授重点介绍了上海闵行地区高血压防治的经验。韩国高血压学会主席Kim, Chong-Jin教授介绍了将于 2016年在韩国举办的国际高血压协会(ISH)科学年会的准备情况,并寄予201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ISH 2018很高的期望。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吴良有处长以及来自上海的赵光胜教授、陈灏珠院士等嘉宾也参加了本次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


重视基层高血压防治


本次会议发布了2014年《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并组织进行了2014年《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解读会。在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发布会上,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文教授指出:修定基层管理指南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需要、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6亿人,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占据2.6亿60%的基层高血压患者人群没有得到有效、科学、合理的防治。因此,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更新,制定权威且可操作的国家级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并以此开展科学规范的高血压基层防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切实控制好基层高血压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师、公共卫生人员、健康教育人员在内的各类医务人员,都有责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因地制宜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科学管理水平。

                

本次会议特别组织了社区高血压防治专场,内容涉及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探讨、效果评价等诸多方面。同时对中国8城市社区心血管疾病防控项目进行了工作总结与经验交流。本次会议全方位的结合我国高血压防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概况、心血管病防治策略的选择、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防控方案—-适用于社区医疗服务实践的培训方案,对于社区高血压防治模式探讨、如何组织发动群众性高血压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实施方案和流程、信息化建设与高血压社区防治、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效果评价等这些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突出性的难题切实进行了深入讨论,细化高血压防控的策略,进而从实践上落实了社区高血压防治的工作。


中国8城市社区心血管疾病防控项目实施一年半取得的成绩如下:为社区医师提供了适合社区临床服务特点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居民心血管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水平提高;血压的分布向左平移;社区的心血管疾病防控水平有了初步改善;居民的心血管健康知识改善;生活方式向健康方向改变;表明世界卫生组织的防控方案可以在中国社区实施。

      

关注高血压防治的新政策与新技术


高血压防治政策与策略论坛上,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鄂啟顺处长重提了2009年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据此《意见》到2020年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要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要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要得到进一步提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届时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为全体居民免费提供。


会议期间发布了“爱心护心”系统: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工具。该评估工具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中国高血压联盟基于我国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共同开发,是世界上首次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开发心脑血管病风险评估系统,其优势在于: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而不仅仅是死亡;计算发病概率+心脏年龄;完全针对中国人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权威的发布渠道、基于国际水平的研究结果。在发布会现场,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吴兆苏教授谈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技术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机遇。同时让中老年人群学习、进入、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这对我们切实做好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在高血压重点人群的筛选、诊治上起到关键一步的作用。


远程/移动医疗与血压管理论坛上,针对远程动态的血压监测与应用,王继光教授探讨了动态与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心血管风险评估及降压疗效判断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无线通讯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上,为动态血压监测的规范开展及家庭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技术条件。


增进两岸及国际学术交流


本次年会共邀请欧美及亚太地区专家学者共21人参会,年会期间组织了两岸四地论坛、中日韩高血压专题研讨会、中欧国际指南专题论坛、亚洲队列研究报告等国际学术交流版块。其中两岸四地论坛分别分享了澳门、台湾、香港以及大陆的高血压人群管理经验。中日韩高血压专题研讨会邀请了以日本高血压学会主席Satoshi Umemura教授和韩国高血压学会主席Kim, Chong-Jin教授带队的两国学者对2014年日本高血压指南、2013年韩国高血压指南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解读,我国学者张宇清教授还报告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更新方向,同时就中日韩三国高血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包括动脉弹性、家庭血压监测、难治性高血压。中欧国际指南专题论坛特别邀请了英国的Bryan Williams教授和意大利的Gianfranco Parati教授分别报告了最新国际高血压指南与临床实践以及2014年欧洲新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指南,并通过专家面对面的形式与中国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高血压的临床试验:来自中国的证据


在高血压临床试验专题中,马丽媛教授和张宇清教授分别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CHIEF试验和CHINOM试验的研究进展。王文教授作了“中国的临床试验:成绩与挑战”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临床试验历程经历了初级阶段(1986~1990年,代表试验为Syst-China, STONE,CNIT),中级阶段(1990~1996年,代表试验为PATS, CCS-1, CAST),国际接轨(1996~2006年,代表试验为PROGRESS, CCS-2,FEVER,ADVANCE,CREAT,ONTAGET,HOPE-3)以及自主创新(2006-,代表试验为CHIFE,CHINOM)四个阶段,这一系列临床试验的结果,为指导我国高血压、急性心梗、急性脑梗塞以及卒中后降压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国和国际指南的修订提供了循证证据。中国在高血压领域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还面临以下问题与挑战:缺少高血压新药,企业投资下降;缺少高血压研究的突破性进展;高血压阳性药之间的比较效果差异很小;轻型高血压干预的耗费很大,难以进行;对伦理等要求更加严格。今后高血压领域的临床试验应着重于解决以下问题:1)轻型高血压干预的效果及效价;2)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效果;3)脑血管病后不同血压目标的研究(SHOT);4)CCB+BB联合降压治疗的效果;5)生活方式长期干预的效果;6)家庭血压,动态血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


关注相关疾病及学术热点,推动学科间交流协作


会议还就血脂异常热点问题、高血压与冠心病、房颤与抗凝等组织进行了专题讨论;就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关键问题(依从性还是药物选择)、高血压指南是否需要心血管风险分层、β受体是否作为降压一线用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目标血压(140mmHg/80mmHg还是130mmHg/80mmHg)进行了学术辩论;就高血压领域的众多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这些热点问题包括:肺循环与高血压、高血压学科建设、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临床研究设计及评价、高血压与心力衰竭、高血压与肾脏病、高血压与糖尿病、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高血压的介入治疗、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损害、继发性高血压、RDN治疗技术的再评价、高血压的临床试验、转化医学等。


晨间课程作为历届会议的传统内容,就如何书写学术论文、如何评估血管风险及动脉弹性问题、如何正确使用e-GFR、WHL-WHO血压调查结果的标准化统计分析与报告、遗传与高血压、高血压与性功能障碍等新鲜话题进行了探讨。

              

高血压与糖尿病专题论坛


继往开来:褒奖老一辈的突出贡献,重视青年人才培养


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长河中,老一辈专家孜孜不倦,付出了诸多艰辛和努力。本次会议期间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联合举行了“中国高血压突出贡献奖”颁奖,赵连友教授、纪宝华教授、郭冀珍教授和崔天祥教授获得殊荣,并接受了现场颁奖。余国膺教授诲人不倦,八十有余仍积极组织转化医学论坛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顾复生教授积极投入RDN 的临床应用上方面的学术争鸣。继往开来,中国应该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走向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帮助中国的青年学者顺利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也为了ISH 2018在北京的成果举办储备人才和展示中国自己的研究成果,大会期间举行了第二届中青年英语论文报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的16位青年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英文报告比赛,专家评委予以积极点评,最终评选出6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并领取了证书和奖金。

                      

中国高血压突出贡献奖颁奖仪式

 

中青年英语论文报告比赛选手及评委


 

作为会议主办方,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精诚合作、密切沟通,秉承践行转化医学的学术理念,组织精干的执行团队,排除干扰、矢志不渝、勇于探索,最终使会议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共有2230名代表注册参会,331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的主持或报告,邀请欧美、日韩及港澳台专家21人。会议期间安排了70个学术专题,245个学术报告。会议还收到口头发言29篇、壁报52篇。


在面对慢性非传染病影响愈发严重的今天,高血压是防治的切入点。其研究已经日渐深入,防治已初见成效,但对于其并发症的有效控制,仍然面临重大挑战。我们所有从事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广大同行都肩负着历史性的责任,必须不断探索防治的中国之路,服务于广大患者。


201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十七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9月17日-20日在北京召开。未来,我们将不断努力,提升会议学术水平,重点加强原创研究的展示,同时巩固各级继续教育项目,为迎接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年会(ISH2018)这一高血压领域的“国际奥林匹克”而不断进取。

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

第十六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

学术委员会

2014年9月


 

                

王继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霍勇教授在全体大会上做主旨演讲

           
 吴兆苏教授向获得中青年英语论文报告比赛一等奖的选手颁奖         

刘力生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14: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再引热议

ESC2014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去肾交感神经(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将全部的肾动脉神经进行成功地去除。 研究者们对110例平均年龄为65岁和平均动态血压为154/85 mm Hg的患者(男性58%)施行去肾交感神经治疗,同时予其服用6种以上降压药。术后6个月,66例患者有随访、诊室和24小时动态血压评估数据。24例患者去肾交感神经治疗无效,诊室血压增加约14 mm Hg。在

ESC 2014:小胖墩患高血压风险增6倍

在ESC2014上,德国一项研究调查了2万多青少年,发现小胖墩男孩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男孩的5.9倍,小胖墩女孩是正常体重女孩的4.3倍。 Schwandt是该研究的作者,他认为,“越胖的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减轻体重是降低危险重要措施。” 该研究也发现,随着青少年体重的增加,高血压前期的风险也是增加的。超重男孩的高血压前期风险是正常体重男孩的1.6倍,肥胖男孩是正常体重男孩的2.4倍;超

JACC:高血压与死亡呈U型曲线的新证据

高血压看似寻常,但控制起来颇有学问,到底血压降到什么程度最为适宜?一项对40万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的研究发现,将收缩压控制在130~139 mmHg,舒张压控制在60~79 mmHg,肾脏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最低。 如果患者的血压不在130~139/60~70 mmHg这个范围内,就会有一定问题。就收缩压而言,与在130~139 mmHg者相比,120~129 mmHg者肾脏衰竭风险增加10%,血压在1

EASD 2014:达格列净可安全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2014年会的一项报告表明,在高血压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两项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研究以血糖(HbA1c 7.0-10.5%))和血压(BP: 140-164 / 85-104 mmHg)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

JAMA Intern Med:装置引导呼吸未能显著降低诊室血压

荷兰一项荟萃分析表明,与音乐治疗和假装置相比,装置引导呼吸(DGB)未能显著降低诊室血压。相关论文9月1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研究者检索了Medline、EMBASE、clinicaltrials.gov和Cochrane数据库,并纳入了持续时间最少4周、采用双盲或单盲设计、具有活性对照组的DGB试验。主要转归指标为诊室血压。 结果显示,

陈鲁原:对高血压诊治切点140/90mmHg的质疑

高血压的诊断与降压目标值应该如何确定?此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已经争论了许多年。本文对目前普遍认同的高血压诊治切点是140/90 mmHg的观点提出如下质疑,以期引发相关临床思考。 1.定义高血压较困难且人为因素多 目前全世界都采用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 7)和2007年《欧洲心脏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指南》所规定的:所有成年人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