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加速部分乳房照射对比全乳照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中的疗效差异:GEC-ESTRO APBI研究10年随访结果解读

2023-04-04 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肿瘤学杂志 发表于安徽省

GEC-ESTRO APBI是一项探索加速部分乳房照射(APBI)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对比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技术的APBI与体外全乳照射(WBI)的疗效和副反应差异

中文标题:

近距离加速部分乳房照射对比全乳照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中的疗效差异:GEC-ESTRO APBI研究10年随访结果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4-04

简要介绍:

GEC-ESTRO APBI是一项探索加速部分乳房照射(APBI)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对比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技术的APBI与体外全乳照射(WBI)的疗效和副反应差异。研究设计上,采用国际、多中心、非盲、随机、对照设计的非劣效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容效果、10年无病生存率和10年总生存率等。研究共纳入1 3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外照射WBI组或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APBI组,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3年和10.18年,符合分析条件的患者数分别为551例和633例。WBI组的10年局部复发率为1.58%(95%CI:0.37%~2.80%),而APBI组为3.51%(95%CI:1.99%~5.03%),复发差异率为1.93%(95%CI:-0.018%~3.870%,P=0.074)。7.5年和/或10年随访数据表明,两组不良事件大多为1~2级,3级副反应发生率方面,APBI组优于WBI组(1%vs4%,P=0.021)。结果表明,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技术APBI与外照射WBI相比,疗效类似且晚期副反应较少,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新选择。尽管该研究的10年随访结果进一步确认了APBI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的应用价值,但在非劣效研究设计和临床结果解读等方面仍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思考。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近距离加速部分乳房照射对比全乳照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中的疗效差异:GEC-ESTRO APBI研究10年随访结果解读.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063511c0030ea453, title=近距离加速部分乳房照射对比全乳照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中的疗效差异:GEC-ESTRO APBI研究10年随访结果解读, enTitle=, guiderFrom=肿瘤学杂志,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GEC-ESTRO APBI是一项探索加速部分乳房照射(APBI)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对比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技术的APBI与体外全乳照射(WBI)的疗效和副反应差异, cover=https://img.medsci.cn/Random/doctor-is-working-at-the-hospital-PTE4SCK.jp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4445, associationName=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associationIntro=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Tue Apr 04 00:00:00 CST 2023,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666666;">GEC-ESTRO APBI是一项探索加速部分乳房照射(APBI)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对比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技术的APBI与体外全乳照射(WBI)的疗效和副反应差异。研究设计上,采用国际、多中心、非盲、随机、对照设计的非劣效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为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容效果、10年无病生存率和10年总生存率等。研究共纳入1 3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外照射WBI组或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APBI组,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3年和10.18年,符合分析条件的患者数分别为551例和633例。WBI组的10年局部复发率为1.58%(95%CI:0.37%~2.80%),而APBI组为3.51%(95%CI:1.99%~5.03%),复发差异率为1.93%(95%CI:-0.018%~3.870%,P=0.074)。7.5年和/或10年随访数据表明,两组不良事件大多为1~2级,3级副反应发生率方面,APBI组优于WBI组(1%vs4%,P=0.021)。结果表明,多导管插植近距离照射技术APBI与外照射WBI相比,疗效类似且晚期副反应较少,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新选择。尽管该研究的10年随访结果进一步确认了APBI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的应用价值,但在非劣效研究设计和临床结果解读等方面仍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思考。</span></p>, tagList=[TagDto(tagId=285, tagName=乳腺癌)],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5, categoryName=肿瘤,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9, categoryName=乳腺癌,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1054,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乳腺癌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1100, categoryName=达仁堂循证e学界,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285, articleKeyword=乳腺癌,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285, guiderKeyword=乳腺癌,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解读, guiderLanguage=0, guiderRegion=3,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9327, appHits=51, showAppHits=0, pcHits=154, showPcHits=9276, likes=0, shares=8,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Fri Apr 07 08:18:00 CST 2023, publishedTimeString=2023-04-04,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FUNNYMAN,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5,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FUNNYMAN, createdTime=Tue Apr 04 14:15:19 CST 2023, updatedBy=2427819, updatedName=梁丽玲, updatedTime=Sat Jan 06 18:27:18 CST 2024,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安徽省,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近距离加速部分乳房照射对比全乳照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中的疗效差异:GEC-ESTRO APBI研究10年随访结果解读.pdf)])
近距离加速部分乳房照射对比全乳照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中的疗效差异:GEC-ESTRO APBI研究10年随访结果解读.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JAMA Oncol | 年轻乳腺癌患者二次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1297名40岁及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了二次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遗传变异携带者在首次诊断后10年内发生二次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较低,而遗传变异携带者的风险较高。

JAMA Network Open | 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韩国绝经前期女性中,较高的体脂率、体质指数、腰围、脂肪质量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

该研究旨在评估BMI、腰围等指标及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评估的体脂率、肌肉质量等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韩国绝经前期女性中,较高的体脂率、体质指数、腰围、脂肪质量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

石晶教授:分子检测全病程指导乳腺癌精准治疗,必要时应再次评估!

本期的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晶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了简要解答。

85岁父亲罹患前列腺癌检出BRCA2胚系变异,50岁女儿后续检出相同变异并确诊乳腺癌

本文介绍了一例患有晚期PCa的男性患者,在 85 岁就诊时处于疾病晚期,携带潜在的BRCA2突变。

首例:男性罹患乳腺多形性/实性小叶癌,NGS检测发现PALB2 c.1240C>T胚系突变

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且有趣的侵袭性多形性/实性小叶癌病例,该病例携带PALB2基因致病性变异,并且有乳腺癌家族史,但没有其它明确与此类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本文还回顾了现有的文献。

强效抗癌新布局!“最常见”和“最毒”乳腺癌等最新突破研究一览 | ASCO前瞻

近两年来,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方面的突破,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09版)

中国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09-12-01

2010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0版)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 · 2010-01-01

2010 SBI/ACR推荐建议:乳腺癌影像学筛查

乳腺影像学会(SBI,Society of Breast Imaging) · 2010-01-20

2010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 2010-02-01

2010 ASCO-CAP指南: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10-04-19

2010 ASCO指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妇女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10-07-12